明君汉文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亲民爱民

提到文帝亲民爱民之策,引起众之观测的当属那一道免除赋税的旨意了。文帝执政中期曾下令将税赋减免一半,并于次年下令将赋税彻底取消,放宽政策,令百姓自由发展,与民休养。

汉文帝自登基后为彰显普天同庆下了第一道圣旨,诏曰:“制诏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间者诸吕用事擅权,谋为大逆,欲危刘氏宗庙,赖将、相、列侯、宗室、大臣诛之,皆伏其辜。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从中可以看到给每一个男子赐爵一级,每人都有则是没有,无实际意义。另外每百户赐牛,酒令其举行大宴庆祝,畅饮五日,但是并未记录范围,大致囿于京城附近。

次年五月,有官吏上请建议立太子,在一番推辞的程序过后,上乃许之,并下令赐天下民当为父后者爵一级。同样如此广施的虚名,是没有实际意义,恐还引起奸佞肆起。说到太子,当时坊间有一段野史传闻,(早间刘恒是有一个王后的,并且育有二子,但王后已崩,在进入长安城后窦氏在和大王手下的郎中令张武就大王立后和立储一事商议,张武言道如今前王后的留下的二子正是娘娘的儿子成为储君的绊脚石,我前去将其暗杀于代地王宫之中,则娘娘无后顾之忧矣。之后二子便在代宫中被杀,消息传于代王刘恒耳中,他此时才进入长安城内,还有很多事要做,并没有细下查清,而是相信二子是病死的。虽然大王对此事很伤心,但还是只剩下了刘启一个儿子,那自然刘启就成为了太子。)儿子做了太子,那么不久母亲也被提议立为了皇后,三月,有司请立皇后。皇太后曰:“立太子母窦氏为皇后。”随后又下诏:“看现在是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那些在飞舞的小动物和在风中摇曳的花草显现出了多么和谐美丽的画面。可是我身为皇帝此时却高兴不起来,作为帝王,天下人皆是我的子民。我身为天下百姓的父母,看到百姓中有大量的鳏、寡、孤独、穷困之人都在弥留之际,奄奄一息,身为他们的君父,我怎能不忧心?不难过。我们要讨论如何去救济帮助那些可怜的子民。现在是春天,可是到了寒冬来临的时候,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人他们没有棉袄,如何温暖过冬?他们能吃到肉吗?吃不到肉食,他们怎么能够有足够的营养来养好身体呢?抵御疾病和寒冬呢?现在我们要派官吏去看望乡亲父老,帮助天下子孙孝养其亲,我曾听闻有的官吏在发放养老的粮食时用陈年旧积发霉的稻谷发放给百姓,这样的粮食能吃吗?这样能贯彻我们的养老制度吗?现在我们急需制定律法来贯彻我们的养老措施,将我们的养老制度规范化。

文帝所制定养老政策如下:有司请令县道,年八十以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以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赐物及当鬻米者,长吏阅视丞若尉致。不满九十,啬夫、令史致。二千石遣都吏巡行,不称者督之。刑者及有罪耐以上,不用此令。

上述记载是汉书中的记载,在史记里面对此只有一句话:上为立后故,赐天下鳏寡孤独穷困及年八十已上孤儿九岁以下布帛米肉各有数。史记中司马迁对此事只是简单的进行了描述,非常的简略,并且在前面缀有上为立后故。由此可见司马迁对此事的描述是汉文帝为了立后而对天下进行的一次特别的恩赏。基于此前汉书和史记中的其他两种赏赐的描述来看,一共有三次恩赏。其中第一次是汉文帝登基,第二次是立太子,第三次是立皇后,似乎也合情合理。但是在这里我们结合史记和汉书的介绍,将其作为养老制度的政策贯彻来述写。

结合来看,汉文帝所制定的养老政策具体如下:

1.为保证本政策贯彻实行,在中央设置巡回检察官员,对地方各级官吏落实执行本政策执行监督检查,享纠察之权。

2.对八十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和九岁以下的孤儿由当地的县一级政府负责由农政官员、令史亲自布置送交发放米粮,按照每月每人一石米,二十斤肉和五斗酒的标准发放。

3.对九十岁以上的孤寡老人,除享受上述第二条的待遇以外,并由县丞或县尉亲自送交,额外再增加两匹布帛,三斤棉絮。

4.上述政策对正在服刑或被羁押将判处二年以上的人员不予适用。

5.以上具体实行计划由县令负总责并督促安排。

现代意义上的养老制度起源于德国俾斯麦,如果文帝的诏令属实并执行落实一段时间的话,那么中国的养老制度则早于两千年之久。该制度的制定可以看出,作为两千年前的帝王,能够下此命令以奉养老人是绝无仅有,世所罕见的。后面也有记载,文帝曾经想要修建一个露台,但是根据工匠的计算,需要花费的耗资是十户中产之家一年的开支,便放弃了。由此可以想象此制度是有可能性是真实存在的。在此之前,秦始皇大肆修建宫殿,陵墓,花费巨资与这样旧有的封建帝王形象对比,文帝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是很难想象的,此时我们已不得而知,前面的帝王是穷凶极欲的,虽然到了文帝时的国家百废待兴,但是像这般克制欲望,与民同乐,不喜奢望的帝王别说前者,就是遍观二十四史也不曾有,所以三代以下非谬赞。古有如此意志发下如此善心的帝王怎会没有一番宏图霸业,对于帝王而言,其最大的功绩一是千史留名为后世之人所赞誉,一是仁治善理被当世之人所认可追随。毫无疑问刘恒做到了这一点,他的惠民不止于此,后面还会论及。(相传在西汉末王莽篡汉的时候爆发了赤眉军起义,他们行军至汉室的陵墓附近遂对西汉历代皇帝的坟墓实施了洗劫,在挖掘的过程当中唯独避开了文帝的霸凌,可能是对文帝仁慈的亲民所感,又或许是文帝的节俭幸免遇难,当然相信二者皆有之。)

同年四月份,在齐地和楚地(山东,湖北,江浙一带)接连发生了大地震,有二十九座山同时山崩地裂,并发生洪水泛滥。文帝得知此情形后,于六月份下令免除各郡国封地每年应向朝廷的纳贡,文帝的仁政广施四海,传播九州,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称赞。

十一月份,出现了日食现象(古人将日食看作是人间存在冤恶,上天不高兴,降下的征兆)故而文帝下了一份罪己诏,向全国陈述自己的过失并下令裁减了京都周围的军队人数,以省徭费以便民。

第二年,正月,文帝亲自下田进行耕种,皇后则进行蚕桑,以此来作为宗庙祭祀时所用的衣食。之后,又下令,赦免了不能按时缴纳县署种子和粮食的人。(这么做一来是各地发生地震并且伴发着洪水,二来也和日食有关,进行大赦来乞求上天的宽恕)

九月,文帝下令:农业是天下之本,人民百姓都是依赖吃粮食而存活,如果农民不能安心事农而去追逐商利的话,就会导致天下人的生存问题受到影响进而动摇国本。所以朕特率领群臣下地进行农耕以表率全国。另外,为鼓励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从今年开始将百姓的田租减免一半。与此同时,文帝还下令鼓励农民进行植树,大力发展绿色路线,重视对生态环境的治理。

以上我们看到文帝为了鼓励农业生产,亲自下地躬耕,并且对于皇家所用的粮食衣帛都有皇家自己进行生产,足以见其与民同享,与民同乐,真正做到了无为而治。(与后面免除农民的田租形成了呼应)

老子曰: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是道德经中的内容,曾几何时我们将其挂上小国寡民的头衔,标记上国家分裂的标签,究其根本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老死不相往来,而忽略了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老子所描述的是大同的世界,是人类发展到文明顶端的盛世。对于盛世政治老子的描述是百姓不知天下君王是何人,孔子所讲是百姓皆无议政。无论何种都是阐述人民安居乐业,各享其成,而无君,与民享,与民乐也。道家所讲无为而治正是如此,则是君与民共享天下,与民共乐。汉初,尊黄老之学,致力于无为而治,与民休养。文帝的做法无疑是无为而治的表率,他的所作所为都深刻体现了与民共享共治共建的思想。但是要实现大同是不可操之过急的,非一世一代之功劳,文帝的政策宽松也酿造了许多祸患。

四月份,下令废除盗铸钱令,允许民间私自铸造货币。这样的放宽政策,放在今天可谓是大跌眼镜,虽然古代钱币不同于今时的纸币,民间铸造和官方铸造都是选用同样的金属材料,但是久而久之,这些私铸的货币,先不讲会不会影响市场运作规律,就是其所铸造的比例在民间私铸之风大起的时候,不会破坏正常的生产秩序吗?如此一来货币的质量越来越低,本来应该向着市场集营化发展的经济方向也由此被扼杀,虽然大同世界是不需要钱的,可是那处于遥远的时间和地方。秦始皇统一货币仍旧是一大贡献,一切都不可急于一时,而应顺应时代潮流。

次年,二月,遣散放出刘盈时的后宫宫女,令他们自由婚配。(古时候,人民受压迫、剥削很严重,这些宫女要么是到了年纪很大的时候,老了以后才能被放出宫去,要么就是老死宫中)。

三月,下令废除了关禁之令,原来进出关隘是需要相应的证件的,现在废除后则是放开了关隘的大门,让交流更为方便。但如此一来逐利的商行之风便会大起,除此以外古代的安保设施匮乏,给司法安全部门也同样带来了巨大挑战。

六月,下令免除天下百姓的农田租税。诏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廑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谓本末者无以异也,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赐天下孤寡布帛絮各有数。(这里的廑,是勤劳的意思,即是说那些勤劳从事农耕的人,说其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倒置,这里是在和商人进行对比,而文帝能够意识到从事生产劳动和那些商人从中赚取差价之间的区别,是为很先进的,在哪个时代就可以有同情重视于生产者而压制于商人那么何尝不是在解放生产力致力于共富呢,而后来所产生的阶级现象不过是资本逐利而导致的官僚现象放大而产生的社会恶效应)

四年,五月,释放管家女婢,解除奴籍,还于百姓。

五年,四月,发生旱灾,蝗灾,天下颗粒无收,百姓怨天载道,下令免除各诸侯国的纳贡,并解除开采各地山脉的禁令,削减公务开支,精简公务人员队伍,下令各地粮仓开仓赈济灾民,有爵级的人可以通过卖掉爵级来换取钱财。(前面曾言对广施的封爵没有实际意义,到了现在其价值也算得以体现)

宽松的政策最终还是富了富人,对于广大的农民来说,虽然朝廷免去了租税但是地主阶级仍旧在盘剥,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一刻也没有缩减,而农民也没有一刻实际意义上的解放和自由。正如教员所说,文景二帝是为无能之辈,不值一提。原因就在于虽然他们提倡的与民休息政策,但他们终究没有对地主阶级进行任何限制,最终导致的是让富人更为富有。所以令人想象刘恒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宠臣获利而非是天下,封建阶级终究是封建阶级,其不可能跳跃出自身的局限性。他所实行的一切经济政策最终都是为了那些富人,大地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这些政策最终实施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导致了国家控制力的削弱,使国家处于隐患之中。但就封建时代而言仁哉仁帝,但不是大有作为。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