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说什么如何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所徼。

此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

,第一、三个“道”是“道德经”的“道”,是名词;第二个“道”是“说”、“言说”,是动词。

,永恒。注:王弼版中将“恒”改为“常”(经常),是避讳汉文帝刘恒。恒、常二字含义稍有不同,但“恒”比“常”更久远。

,第一、三个“名”是名词;第二个“名”是命名,是动词。

,微妙、微之极,如量子有量子纠缠。

,归属、终端,【也有书中解释为:边界、要、求、邀(动词)】。

,幽远、深奥、追本溯源,超越万物的、万物之极。【还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张衡“无形”,苏辙“远而无所至极”,范应元“深远而不可分割”,吴澄“幽昧不可测知”,朱谦之“变化不测”。】开创于两晋的“玄学”,其“玄”来自于《道德经》。本书认为,“玄”是指人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第14章开头的三句),泛指人感受不到的东西。人通常用眼耳鼻舌身感知外在的物质世界。所以,道是“玄”的,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只是它不能用人通常的方式去感受,其真义在大家都能感受到的之外。

现在,请读者再读诵一遍《道德经》第一章,再理解一下其含义。对本章的理解是否更深了?

希望读者在阅读《道德经》各章时,也这样做:在了解了不认识、不熟悉的字的含义后,在看本书的解读前,自己尝试理解这一章的含义。

古文言简意赅,要学好《道德经》,应该要习惯古文:它字更少,含义更丰富,从而离道更近。

下面逐句解释本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这一句有两层含义。其一,道不可说,王弼说“故不可道,不可名也”,能说的不是道。其二,道可说(描述),但所说的那个“道”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很快就变了,偏离甚至远离了真正的道。本书认为,道不可用五官感受,因此,道不可说、不可命名;能言说的、可命名的,至多是道的近似,而且它们随时间(环境)变化而离道越来越远。

可以言说的、可以确定名称的,都是那些看了就能识别出来、观察而后能获悉其含义的,如在天上的日月星辰有形象、在地上的山川草木有形状,但这些都是会变化的,不是“永恒”的。道是不可言说、不可命名的。

“道”不可说,但可以悟。老子悟到了“道”,想与人说(或关令请他说),就只能勉强地说一些,以描述他所悟到的“道”是怎样的。

有人问你为何爱她/他,你可能会说她/他爱我、对我很好,或者说她/他漂亮、身材好、性格柔和、笑起来好看,等等,这些都是说得清楚的理由,都是会消失的。而说不清楚、深埋心底的一些东西,可能是你爱她/的真理原因,这些原因可能是更长久,能让你们一生都不离不弃的东西。

本质上,由第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可推得第二句“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所以,第一句更为本质。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一个人出生后要取名,发现一种新的动物、或植物也给其取名。但我们一般不会给还未出生的小孩或者未发明的东西取名字,肯定不会给不想生的小孩、不会去做的事,取个名字。

一对夫妻想要个小孩的时候,一个技术发明家想到要发明某个东西的时候,尽管还没怀孕、还没具体想法,但这是万物之始:不想要小孩的夫妻不会有小孩、不想发明的人就不会有新的东西发明。所以说,无名未形之时为万物之始。

小孩已经怀上了甚至生下来了,新的技术发明成功了,称之为有名有形。这需要孕育、生养,所以是其母亲。有人会问:有的夫妻在怀孕前就先给小孩取好名字,这又当如何?其实,这个名字所指向的是谁呢?是无所指向,所以这时还不是真正的名字。同样,生下来还没取名,我们也会用“宝宝”、“宝贝”等名来称呼小孩,这也是名字。万物生下来后(自然有其母)才有名、有形。

世上万物都开始于无名,万物出生后都有其名字。

老子是第一位思考宇宙有始(从而也可能有终)的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时空(时间与空间)开始于宇宙大爆炸时。这是说,我们的宇宙是从“无”开始的,这个“无”既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是一个真正的“无名,天地之始”。

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所徼。

万物始于微(道极精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

道,不能命名、不能言说,什么都不是,那就是“无”。这个“无”,不是一无所有、空空如也,而是一个东西,它是极其精微、极其微小的。那么,你我如何能够找到它、发现它呢?(,道。,微之极。其妙,道的妙处。)

我们一定要将万物放下,将来自万物的各种欲望放下,让自己内心空空如也,这样才有可能发现这个“妙”,即“观”到“妙”。人的各种欲望都是影响“观”的噪音,所以要“无欲”。你若不将种种噪音屏蔽掉,如何能“观”(感受)到那个微之极、极微的妙?老子这儿用了一个词“观”,它应该是“旁观”的“观”,特别的,是不作评价的、单纯的“观”。俗话说“旁观者清”。常无欲虚空,以观始物之妙。

相反,有欲望时,“以观其所徼”是何意?关键是“”的含义。对此,前人提出了很多种观点。本书以为,无欲与有欲相对,故“”与“”也应是相对的:“”指道的极细微、微妙,那么“”是“道”在万物这一端的呈现,它的特征是:(1)光明,指万物明亮,我们一看就看清楚、看明白;(2)末端,光线到了末端,就变得幽暗,不易辨认,比喻万物背后的道被遮蔽了、不易被观察到。

当你有想要个小孩子的欲望时,你就生一个,体验“有个小孩子”这个“”。所以,有欲望时,从无生有的过程就启动了。

量子力学中所谓的“薛定谔猫”,在没人去看的时候是既死又活的,这是多么的“妙”!但一旦有人有欲望想去一看究竟时,这只猫就非死即活,这是有人去看时的“徼”。

道是万物的规律,准确无误、丝毫不差叫巧,巧到极点叫妙,妙到极点才叫道。

将本句与上一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会有新的含义。

基于《说文解字》,我们来看“始、母、妙”这三个字的含义:,女之初也;,有乳房的女子;,女+少,少女。由此可知,“”相应的含义应是“孩子”。据此,我们解释“”的含义是性欲、生孩子的欲望。因此,道就是生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宇宙间最奇妙的是生命,尤其是人:人竟然能够研究宇宙、能透过宇宙来看人自己。

此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两者”应该是指“”与“”。“”与“”不仅名字不同(“异名”),而且相差非常大:微妙接近道,终端远离道,但它们却是“同出”。“同出”中的“”是指“出生”、“生产”,因此是一座门,比喻生殖之门。生育人的“门”是天地间最奇妙的,比喻为宇宙生殖器,强调道以生为用。老子论道,是以天地之道和人的身体为基础。如此不同的两个东西却是“同出”,是从同一个门中生出来的,这个不好理解,也说不清楚,因此,“同谓之玄”。其中的“”是指“同出”,“”是指“同出”,即“同出之门”。

道不可得而名、是不可言说的“无”,所以是玄,它深不可测、黑乎乎看不清楚、默默然然似乎没有,但是妙、徼之所出也。这个玄而又玄的道,众妙都由她生出来,所以称之为“众妙之门”。(,名、说。)

玄之又玄”中有两个“”,只是重复强调。

启示

1.如何学道?

老子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那么如何学道?

“名可名”,用于理解道德经。道德经的每一章都在说“道”,请务必记住这一点。对《道德经》的任何解释都只是名,是帮助我们理解道德经的,请看过即忘!对《道德经》的各种解释,也只是帮你理解老子本意(《道德经》真义)的船。

所以,道是要悟的,不是学的。就如《道德经》第48章说“为学日增,闻道日损”。学过之后忘掉,剩下的,可能与道有关。

但你是否悟到道,是可判别的,就是你是否感受到了“”。悟道,一定要感觉到。如果在某件事上,你感觉到妙,无论是知、还是行方面,就悟了一点道。

世界万物真正的、本质的意义,一定在道(一元意识)中。故“恒有欲,以观其所徼。”

作为对比,我们来看看儒家是怎么说道的。

关于儒家之道,王阳明(《传习录》)说:“道之全体,圣人亦难以语人,须是学者自修自悟。”孔子之道,孔子亦说不出来一个清晰的,要靠学生自己去悟。王阳明说:“见圣道之全者惟颜子。”颜子即颜回,去世时年仅31岁,很可惜。王阳明说:“颜子没,而圣学之正派遂不尽传矣。”因此,《论语》中并没有直接描述孔子之道。而是王阳明悟道之后,才悟出来孔子之道。

2.世界既变又不变

下面的两条原则是老子的第1章给我们的指示。

原则1:世界万物皆变,不会永恒不变。

过去以至今日的(不)成功,不等于明日依旧(不)成功。所以,自己任何的成功与不成功、任何的幸福与不幸福,都不可自傲、自命不凡、自以为是,或终日沉沦、唉声叹气。

世人可说、所说的一切,皆是“可道”,不是永恒的,不是周全的,只是事物的某个侧面、某个角度,在某个时段成立。故,“可道”是相对意义上的;而道是绝对意义上的。

原则2:世界万物皆变的背后是不变的道。

如果将人类可以言说的三维物质世界称之为二元世界,道所在的世界(物理学认为宇宙是11维的)称之为一元世界。那么,道与可道之间的关系是:可道世界是道在三维空间的投影。

原则1是“变”,原则2是“不变”,变的是万物、不变的是道。老子在第71章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所以“道”是简易。《易经》中的“易”也包括变易、不易、简易。因此,“道”与“易”在这三点上是相同的。

由原则1可推得如下推论。

推论1:组织要不断改革,个人要不断革新。

因此,每个人都要成为既是奋斗者、又是胜利者、更是创业者。要勇于创新(道、名;提出概念,并实践之),同时又不会抱着不放。

3.名可名非恒名

所有观点都只是暂时正确,需要不断验证

老子说:能说的道,不是永恒的;给某种东西取的名字,会随着时间变得不合时宜。因此,任何观点(包括理论、知识、概念)都一定不是永恒的,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成为错的。也就是说,不可能有能够言说的绝对真理。所以,人只能创造、发现、发明相对真理,并不断地修正相对真理。

我一直信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觉得这应该是正人君子所为。

但“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更符合道。为什么“用人要疑”?之前你可能认识他多年,感觉是值得信任的,无论是他的人品、还是他的能力,能胜任一份工作。按照老子的观点,你所理解的他的人品、能力都可能不是真的,你的认知有偏差甚至很大的偏差,因此就“要疑”,要有所怀疑。同时,他也在变。那怎么用人呢?在商业上用一些机制、规定来约束他。当然,如果造成的后果很小,不值得你花时间与精力去约束他,那就可以完全的信任他。

同样,疑人要用,一是可能你的怀疑是错的,二是你对他有所怀疑,但可能没人比他更合适了,那你用谁呢?所以,疑人要用。

平日里对他人打的任何标签,例如,“他是个好人”、“他有能力”、“他会帮我”、“他爱我”,等等,都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时候改变。

甚至我们对自己打的标签也是会改变的。例如,我在20岁大学时,就认为我喜欢的音乐是轻音乐,特别有一些一听,就想到“家”的音乐。但在46岁时听了一场钢琴演奏,才发现我喜欢那狂野的音乐,我的心会与之共鸣。

当然,我有几位朋友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至今我们还是好朋友。

我们求职时需要一份简历,见一个陌生人时需要自我介绍。这儿的“简历”、“介绍”,都是在定义我是谁。一般地,简历介绍自己做过哪些事,取得哪些成绩,这是展示外在的我是谁。但外在的那些是由内心的一些东西决定的:你的能力、你的持之以恒的努力、你的志向,等等,那么我们的内心认为,自己是谁呢?如果扔掉外在的一切,我又是谁?

有的人,一生就是寻找一个人生信念,然后不断的在生活或工作中验证它,一旦被证伪是错的就修正它。然后继续验证、修正它。慢慢地,修正得少了,最后在余生中践行它,轻轻松松地工作与生活。如果有幸能够找到这样的一个信念,就是幸福人生。我们把这个过程叫作证伪。

读者会问:那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描述的“道”,有没有可能是错的?

首先,按照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恒道”,老子说的也不是真正的道,只是对道的描述。其次,如果有一代人都不相信老子说的,那么老子写的《道德经》就应该不会流传,就绝迹了;相反,有人学懂了《道德经》,感觉老子说的是对的、有用,于是就会传播《道德经》。2500多年了,还有我等在传播《道德经》,应该是说,每一代人中都有很多证实、相信老子在《道德经》所说的。

4.营销的定义

我自己对营销的定义经历了下面这七个阶段或者说七个方面。

(1)企业营销就是骗人。曾经听一位营销教授的营销课,他说营销就三句话。第一句话,营销就是骗人,第二句话,仍是营销就是骗人,第三句话,还是营销就是骗人。

(2)政治家的竞选,就是营销。营销自己的执政理念、进而营销自己这个人。

(3)做朋友时的自我介绍,也是营销。甚至你不介绍你自己,也是一种营销。

(4)写论文的引言,就是营销:如何让审稿人、让读者喜欢、欣赏我的这篇论文?

(5)当老师,上好课让学生喜欢这课重要,当导师教学生做好研究,都是营销。所以,营销是为师之道。过去的我,觉得我这儿有好东西,你不识货是你的损失。现在改成了:好东西一定要广而告之。营销自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6)说话。与人聊天,如何说话,也是营销。既然要说,就是要让自己的观点被人接受,就需要营销。

(7)人的一言一行也是营销。有那么两年的时间,我天天穿西装、打领带,向人推销“我是一本正经的人”,尽管我很受西装的拘束。现在,我天天穿着随便,向人推销“我很随意”、“我很喜欢自由自在”。

如上,我对营销的理解,从负面变成正面,从狭义到广义而更为本质:营销就是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某样东西(一个观点、一个产品、某个行为、一生相依的伴侣,等等)。

小说《输赢》是第一部职场类小说。作者将营销之道,既用于企业营销、也用于追求女友。

思考题

1.命名或定义是个人/部门/企业界定自己关心的范围。你的工作是什么?你的部门/公司提供什么?

2.“无中生有”的例子,最著名的莫过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科学家发现太阳系也是从当初的一片星云,有一天动起来,形成了以太阳为中心,多颗行星围绕太阳旋转,其诞生的过程也是“无中生有”。

请读者考虑,这两个例子中讲的,有何区别?

3.给自己下个定义,不要说外在的一切,从自己的内心来说说: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