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素问·经脉别论第二十一
学习目标
1.素质目标 通过对原文学习,增进对古文字及古文化多方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人文素养,对中医药文化有更深更全的认知,提升职业素养及文化自信。
2.知识目标 掌握饮食水饮在人体的消化吸收及转输过程。
3.能力目标 将饮食水饮的消化吸收过程灵活运用于辨证治疗中。
【原文】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①;食气入胃,浊气②归心,淫精于脉③,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④,输精于皮毛⑤,毛脉合精⑥,行气于府⑦,府精神明,留于四脏⑧,气归于权衡⑨。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⑩。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注释】
①淫气于筋:肝主筋,谷食之气散于肝,濡养于筋。淫,浸淫满溢,此处为滋养濡润之意。
②浊气:指谷食之气中的浓稠的部分。
③淫精于脉:水谷精气中浓稠的部分归入于心,心中精气满溢,再将精气输入于血脉之中。
④肺朝百脉:肺主气,百脉中气血运行有赖于肺之调节,故百脉朝会于肺。朝,朝会。
⑤输精于皮毛:肺主皮毛,肺之精气充盈则输送于皮毛以滋润营养。
⑥毛脉合精:肺主气,心主血脉,毛脉合精,即气血相合。
⑦行气于府:即精气行于血脉之中的意思。《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脉者,血之府也。”
⑧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指经脉中的精气,正常运行而不紊乱,流行输布于肝、心、脾、肾四脏。
⑨气归于权衡:言精气化为血气入于血脉,精气的敷布要保持平衡的生理状态。权衡,即平衡的意思。
⑩气口成寸,以决死生:肺朝百脉,脏腑之气皆显见于气口,故气口可诊脏腑之气血盛衰及病变。气口,指手腕桡动脉手太阴肺经所过之处,因其长1.9寸,故曰“气口成寸”。
游溢精气:指精气浮游满溢。游溢,浮游盈溢之意。精气,即由水饮化生之精气。
揆度:测度也。
【释文】
食物进入胃之后,化生的精微物质,一部分输散到肝,由肝再把它输送到全身的筋。另一部分浓稠的精微物质,注入于心,由心再把它输送到血脉,精气流行在血脉里,而血脉中的气血都要流归到肺,肺又将气血输送到全身所有的血脉中去,最后把精气输送到皮毛。当皮毛和血脉内外的精气进行交流会合后,又返还流归到血脉之中。血脉中的精气就这样循环流行不息,正常不乱,并流行输布于所有的脏腑,从而达到全身气血的平衡协调状态,而这种平衡协调的变化,表现在气口的脉象上,因此气口脉位虽然长不过一寸余,脉象却能判断患者的死生。水液进入胃之后,它的精气在胃中翻滚游动,上行输送到脾,经过脾的布散转输,再上行到肺,而肺气下降,能通利调达水道,水精便经水道一直下输到膀胱。水精就这样环流不息,四布周身皮毛,内灌五脏经脉;然而衡量水液代谢是否正常,还要看它是否能随着四季寒暑的变迁和五脏阴阳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节。
【按语】
1.论述谷食和水饮入胃后其精气输布运行的过程 谷食水饮的输布过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散精于肝”,二是“浊气归心”。这个输布过程,不仅能看出经脉在精气输布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还能看出肝、心、肺在输布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尤其是“肺朝百脉”的理论,指出精微物质,必须通过肺气化合,才能为人体利用,起到营养周身的作用,从而突出了肺在精微物质输布中的重要作用,是对肺主治节理论的进一步补充。
2.提出“四时五脏阴阳”的学术观点 本节指出,水谷精气的输布、运行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是相适应的。提示四时、五脏、阴阳之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
另外,原文以“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一段,说明寸口诊脉的原理及其重要性。
【执医考点】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揆度以为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