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穴临床应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十一)丘墟(Qiuxu GB40)

【别名】丘虚、邱墟。

【出处】《灵枢·本输》: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

【归经】足少阳胆经。

【定位】在外踝前缘直下线与外踝下缘水平线的交叉点上,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图1-14)。

图1-14 丘墟

【释名】高出称“丘”,大丘称“墟”。穴当踝的前下缘凹陷处,因踝高似丘似墟,故名。

【类属】本经原穴。

【穴性】舒筋活络、宽胸止痛、清泄肝胆。

【主治】

1.运动系统病症 颈项强痛、外踝肿痛、脚酸转筋、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

2.消化系统病症 胸胁疼痛、腋下肿、呕吐、反酸、疟疾、疝气。

3.其他病症 心痛、目生翳膜、脚气。

【配伍】配瞳子髎治目翳;配解溪、商丘治脚背痛;配中渎、支沟治胁痛;配三阳络治胸闷痛;配泻肝俞、胆俞、膈俞、太冲治疗带状疱疹;配悬钟、解溪治疗外踝肿痛;配肝俞、胆俞、期门、日月、中脘、阳陵泉治疗胆囊炎;配风池、行间治疗肝火旺盛的头痛;配风池、太冲治目赤肿痛;配迎香、风池治鼻渊;配中渚、听会治耳聋;配养老、曲垣治落枕。

【刺灸法】直刺0.6~1.2寸;可灸。

【古代应用】

《针灸甲乙经》:目视不明,目翳,疟振寒,腋下肿,腰两胁痛,脚酸转筋,大疝腹坚,胸满善太息,痿厥寒,足腕不收,躄,坐不能起,髀枢脚痛。

《备急千金要方》:主腋下肿,身寒热。

《针灸大成》:胁痛,针丘墟……卒疝,丘墟。

【临床报道】

1.胆道病症 《浙江中医杂志》1989年第4期报道:针刺丘墟透照海治疗胆绞痛108例。取双侧丘墟,向照海透刺,施较强提插捻转手法,留针15~30分钟,出针时摇大针孔,勿按压。结果:均1次止痛。《云南中医杂志》1996年第4期报道:针刺丘墟治疗胆绞痛30例。患者左侧卧位,取右侧丘墟,进针0.5寸,得气后快速提插、捻转强刺激5~10分钟,待疼痛缓解或消失,再留针30分钟,根据疼痛缓解情况随时行针,直至疼痛消失为止。结果:针刺后5分钟左右绞痛消失9例,15分钟左右消失16例,15~30分钟消失4例,30分钟左右缓解1例,全部有效。《中国针灸》1996年第9期报道:丘墟透照海治疗胆囊炎、胆结石、黄疸胁痛等。针刺患侧丘墟透照海,留针15分钟,5分钟后疼痛即可缓解。其后每日针1次,并配用曲池,留针20分钟。共治疗24次,血常规、血总胆红素测定恢复正常,B超检查胆囊壁光滑,胆囊内无回声光团。追访1年无复发。

2.骨伤科病症

(1)胸胁屏伤:《中国针灸》1998年第7期报道,缪刺丘墟透照海治疗胸胁屏伤98例。疼痛偏左侧者取右侧丘墟透照海,疼痛偏右侧者取左侧丘墟透照海。快速进针1.2~1.5寸,行提插捻转泻法,边行针边让患者由浅到深逐渐加深呼吸,并试着由小幅度到大幅度做双臂外展抬举、扩胸耸肩等动作。若感疼痛明显减轻,再嘱其用力咳嗽。动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若复感疼痛,则重复上述手法动作。出针后再在患处拔火罐10~15分钟,同时用TDP(特定电磁波)照射患部。每日1次,治疗5次内统计疗效。结果:治愈72例(73.5%),好转26例(26.5%),全部有效。《中国民间疗法》2003年第5期报道,针刺丘墟透照海治疗胸胁痛100例。主穴:双侧丘墟。配穴:心烦、失眠加神门、三阴交;腹胀、食少加手三里、足三里;头痛、头晕加太阳、四神聪;呕吐、呃逆加内关、足三里;咳嗽、咯痰加风门、肺俞;外感加大椎、风府。常规消毒后,用28号2.5~3寸不锈钢针从丘墟进针朝照海方向透刺,进针2寸余,得气后行捻转泻法,而后接G-6805电针治疗仪,连续波刺激30分钟,刺激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配穴常规针刺;外伤急性期出针时放血3~5滴。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3日。结果:痊愈64例,好转32例,无效4例,有效率达96%。《中国中医急症》2005年第12期报道,针刺丘墟治疗急性胸胁屏伤15例。取患侧丘墟,用40mm毫针针尖向照海方向刺入1寸,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同时嘱患者做深呼吸及扩胸动作,尽力扭转活动上半身,待症状减轻后出针。隔日1次,共治疗3次。结果:痊愈2例,好转7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60%。

(2)踝关节扭伤:《中国临床医生》2001年第12期报道,巨刺丘墟治疗踝关节扭伤50例。取健侧丘墟,快速刺入皮下,进针25cm左右,大幅度提插捻转,以泻法为主,同时令患者活动伤足,缓缓做踝关节的背伸跖屈及内翻外翻动作,5分钟左右可行针1次,一般留针20~30分钟即可。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42例,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在痊愈的42例中,治疗次数最少1次,最多7次,平均为4次。对于扭伤较重者适当配合局部冷敷、按摩、TDP治疗等效果更好。JCAM2003年第5期报道:单用丘墟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52例。结果:痊愈46例,好转6例,全部有效。

3.其他病症

(1)呃逆:《中国针灸》1996年第9期报道,针刺丘墟透照海治疗呃逆。进针得气后采用强刺激(先补后泻法),20分钟后呃逆停止;次日再针1次,留针20分钟,2次而愈,1年后随访未发。

(2)心绞痛:《中医药学刊》2004年第4期报道,针刺丘墟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主穴为丘墟,血瘀型加膈俞,痰浊型加丰隆或肺俞,气滞型加阳陵泉,阴虚型加太溪、三阴交,阳虚型加大椎、关元,气虚型加气海、足三里。丘墟进针得气后施捻转泻法2分钟,留针4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以针感循经上传为佳。配穴常规操作,留针20分钟(背俞穴得气后,刮针柄1分钟不留针)。结果:显效35例(70%),好转15例(30%),全部有效。

(3)肋间神经痛:《光明中医》2000年第5期报道,深刺丘墟与丘墟前后敏感点治疗肋间神经痛40例。取患侧丘墟,再在前后探索敏感点,丘墟朝照海方向刺入1.5寸,得气后以气至病所、出针后仍保持针感者佳。结果:痊愈35例,显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

(4)中风后遗症:《中国针灸》1996年第9期报道,丘墟透申脉治疗中风后遗症。取患侧丘墟透申脉,配百会、曲池、通里(双),采取先补后泻手法,留针20分钟。每日1次。结果:7次后患者能讲出简单的语言,血压150/90mmHg;后加用足三里,行补法,并嘱患者配合适当运动。共治26次,患者语言基本流利,患侧上下肢肌力均达Ⅴ级,行走自如,追访2年,疗效巩固。

【现代研究】

实验研究证明:针刺丘墟可使胆汁分泌增加,使胆囊收缩、胆总管的规律性收缩明显加强,对慢性胆囊炎有较好疗效。

图1-15 太冲

【别名】大冲。

【出处】《灵枢·本输》: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

【归经】足厥阴肝经。

【定位】在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约当第1、2趾缝上2寸处(图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