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乳根(Rugen ST18)
【别名】虚里、气眼、薛息。
【出处】《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归经】足阳明胃经。
【定位】胸部,乳头直下,平第5肋间隙的乳房根部(图2-4)。
图2-4 乳根
【释名】在乳房根部,因部位而得名。
【类属】胃之大络。
【穴性】宽胸理气、通利乳汁。
【主治】
1.乳房病症 乳腺炎,乳汁少。
2.呼吸系统病症 咳嗽,胸闷,咯吐脓血。
3.心血管系统病症 胸痛,心悸。
【配伍】配俞府治哮喘痰嗽;配内关治心前区痛;配内关、天宗治乳腺炎;配膻中、合谷、少泽治产后乳汁不足。
【刺灸法】斜刺1寸左右,可灸。右侧本穴下内部有肝上部,左侧本穴下部为肺下部,故刺不可深,灸不宜多。
【古代应用】
《黄帝明堂灸经》:主膈气不下,食噎病。
《肘后备急方》:治卒吐逆,灸乳下一寸七壮。
《千金翼方》:反胃,食即吐出,上气,灸两乳下各一寸,以瘥为限。
《医宗金鉴》:膺肿乳痈灸乳根,小儿龟胸灸亦同。
【临床报道】
1.产后乳少 《针灸学报》1989年第3期报道:针刺乳根、膻中治疗产后乳汁不足39例。穴位常规消毒,乳根向乳房基底部平刺1寸左右,得气后平补平泻;膻中先向上再向左右乳房两侧横刺1~1.5寸,针感先向上后向两旁乳房扩散为好,平补平泻;均不留针。经1~3次治疗,痊愈29例(74.36%),好转5例,无效5例。乳根治疗产后乳少。进针后,针尖朝乳房中央刺入1寸,用导气手法行针1分钟,使针感向四周放散;退针至皮下,再将针尖向乳房内侧刺入1寸,行针1分钟;而后再进针1寸,行针1分钟,令针感直达膻中部位,全乳有酸胀沉满之感,即可出针。附例介绍一27岁余姓女子,产后15日因为与人争吵生气而导致乳汁突然减少,经多方医治,疗效不佳。经用上法治疗1次,乳汁大增;3次后乳房饱满,乳汁充盈有余(吕景山,《单穴治病选萃》,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报道:针刺治疗缺乳症50例。选穴乳根、膻中、少泽、合谷、脾俞、足三里,补法加灸,留针2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44例(88%),好转5例(10%),无效1例(2%),有效率98%。
2.乳痛症 《黑龙江中医药》1995年第4期报道:穴位注射乳根、膻中等穴治疗乳痛症74例。取乳根、膻中、肾俞、足三里为主穴,肾阳虚加腰阳关,痰甚加丰隆;性情急躁、失眠、月经不调加三阴交;胸闷不适、胸胁胀痛加期门或太冲。每次选主穴、配穴各1~2穴,每穴注入当归注射液0.2mL,每周2次,10次为1个疗程。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痊愈41例(57%),好转28例(37%),无效5例(6%),有效率94%。
3.乳腺炎 《中国针灸》2000年第7期报道:针刺乳根、少泽等穴治疗急性乳腺炎88例。取穴:乳根(患侧)、少泽(患侧)、膈俞、足三里。乳根沿皮横刺1.5~2寸,泻法,使针感扩散到整个乳房;少泽用三棱针点刺出血5~6滴;足三里泻法,乳根、足三里留针10~15分钟,行针2~3次,起针后再刺膈俞,泻法,留针10~15分钟。每日1次,治疗1周。另设计60例对照组,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青霉素400万IU,每日上午、下午各静滴1次,每日总量800万IU,连续用药1周后评定疗效。结果:针刺组痊愈84例(95.4%),显效2例(2.3%),全部有效;对照组痊愈24例(40%),显效17例(28.3%),好转19例(31.7%),好转2例(2.3%)全部有效。但针刺组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陕西中医》2004年第7期报道:针刺乳根加刺络放血治疗急性乳腺炎58例。取患侧乳根,加至阳、曲池、肩井、内庭、行间,乳根沿皮横刺1.5~2寸,使针感扩散至整个乳房;刺肩井针尖对准同侧乳头,沿皮向前刺,进针1~1.5寸;内庭、行间针尖向踝关节方向斜刺,进针1寸;曲池常规针刺,均行提插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起针后改俯卧位,用三棱针点刺至阳出血5mL左右,然后加拔火罐。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3次治疗,临床治愈54例(93.1%),显效2例,好转2例,全部有效。《上海针灸杂志》2005年第8期报道:针刺结合TDP治疗乳腺炎218例。一般取肩井、风门,病程在1周以上者加乳根或膻中,单侧乳房取患侧穴,双侧者取双侧穴。诸穴常规针刺操作,病灶部位用TDP照射20~4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207例(94.9%),好转11例(5.1%),全部有效。其中1个疗程治愈186例(84.4%),2个疗程以上治愈32例(15.6%)。
4.乳腺增生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报道:针灸乳根等穴治疗乳腺增生1076例。主穴乳根、屋翳、合谷,并随证加减。常规针刺,结果:痊愈726例(67.5%),显效205例(19%),好转90例(8.4%),无效55例(5.1%),总有效率为94.9%。《上海针灸杂志》2001年第5期报道:针刺乳根、膻中等穴治疗乳腺增生120例。主穴取乳根、少泽、天宗。肝气郁结加膻中、肝俞(双)、太冲(双)、膈俞(双);肝火上炎配行间、阳陵泉;肝肾阴虚配肝俞(双)、肾俞(双)、太溪(双);气血亏虚加脾俞(双)、肾俞(双)、足三里(双);月经不调加三阴交、合谷。乳根向上平刺进入乳房底部2寸左右,使乳房出现酸胀感;少泽毫针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或艾灸;其他穴位按常规刺法操作,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月经期停止治疗。结果:经5个疗程治疗,痊愈78例(65.0%),显效32例(26.7%),好转8例(6.6%),无效2例(1.7%),总有效率为98.3%。大多患者经7~10次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1~3个疗程可获近愈或显效。《上海针灸杂志》2005年第4期报道:针灸辨证治疗乳腺增生38例。主穴取乳根、膺窗、足三里、太冲、三阴交。肝郁加肝俞;脾胃虚弱加脾俞、胃俞;胸肋不舒加膻中、曲池。乳根、膺窗上下对着乳房平刺1.2寸许,平补平泻,使酸胀感传到乳房;其他穴常规针刺。然后接G-6805电针仪,用连续波,刺激20分钟,同时采用艾条温和灸,以局部出现红晕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效果:显效21例(55.3%),好转14例(36.8%),无效3例(7.9%),有效率92.1%。
《吉林中医药》2005年第6期报道:针刺乳根等穴治疗乳腺增生病22例。取患侧乳根、阿是穴(增生部位)、双侧足三里、太冲、肝俞、胃俞。快速透皮,缓慢进针,提插捻转,平补平泻,得气后在足三里下1寸处加适当压力,将针尖向上方刺入,使针感向乳房部位传导。接G-6805治疗仪,用连续波刺激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经期停针。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治愈13例(59.1%),显效4例(18.2%),好转3例(13.6%),无效1例(9.1%),有效率90.9%。
5.呃逆 《山西中医》1995年第5期报道:电针乳根、膻中等穴针刺治疗呃逆62例。取双侧乳根、太渊和膻中、鸠尾,针刺后连接G-6805电针仪,以连续波刺激3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47例(75.8%),好转15例(24.2%),全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