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穴临床应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公孙(Gongsun SP4)

【出处】《灵枢·经脉》: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

【归经】足太阴脾经。

【定位】足内侧缘,第1跖骨底前下方的赤白肉际处(图2-5)。

图2-5 公孙

【释名】公,众也;孙,嗣续也,支络也。本穴连通十二经络,四通八达,周行脏腑,故名。

【类属】

1.足太阴之络。

2.八脉交会穴之一,与冲脉相通。

【穴性】健脾和胃、调理冲任。

【主治】

1.消化系统病症 胃痛,呕吐,呃逆,消化不良,腹胀,肠鸣,泄泻,痢疾,黄疸,急慢性肠炎。

2.心脑病症 心悸,怔忡,胸痛,胸闷,癫狂痫证,心烦,失眠。

3.生殖系统病症 月经不调,痛经。

4.肢体病症 足踝痛,足心热痛。

5.其他病症 头面肿,水肿。

【配伍】配内关、神门治心胸痛;配足三里、内关治胃痛、呕吐、消化不良、呃逆、反酸;配内庭、厉兑治久病不思饮食;配百会、水沟、太冲、合谷治癫狂痫证;配三阴交、中极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配中脘、足三里治食欲不振、饮食停滞。

【刺灸法】直刺,透涌泉方向0.5~1寸,不可用粗针反复提插探寻,以免伤及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内侧动脉,引起局部肿痛,导致行走障碍;可灸。

【古代应用】

《灵枢·经脉》:实则腹中切痛,虚则鼓胀。

《针灸甲乙经》:腹中气大满,热痛不嗜卧。

《备急千金要方》:主头面肿。

《标幽赋》:脾冷胃疼,泻公孙而立愈。

《针灸大成》:脚弱无力。

《医宗金鉴》:主治痰壅膈,肠风下血积块疴,兼治妇人气蛊病。

【临床报道】

1.消化系统病症

(1)呃逆:《针灸临床杂志》1996年第10期报道,针刺本穴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良好。

(2)小儿流涎症:《陕西中医》2000年第5期报道,针刺本穴治疗小儿流涎症、隔姜灸治疗老年便秘,疗效极佳。

(3)小儿腹泻:《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报道,按摩公孙配合止泻散敷脐治疗小儿腹泻58例。经5次治疗后,痊愈45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有效率98.3%。《中国针灸》2001年第6期报道:针刺治疗小儿腹泻40例(其中10例经抗生素输液5日疗效不显)。取公孙、天枢、足三里、章门,用1寸毫针快速针刺,平补平泻法,不留针。每日1次。结果:全部治愈(1次痊愈30例,3次痊愈10例),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无复发。

(4)蛔虫症:《四川中医》1998年第3期报道,针刺公孙、内关等穴治疗蛔厥证39例。主穴:公孙、内关。肝郁气滞加行间、期门、足三里;邪在少阳加外关、阳陵泉;胃肠积热加曲池、支沟、足三里。留针20~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每次行针1~2分钟。每日2次,遇疼痛急性发作时还可适当增加治疗次数。结果:经1~3日治疗,痊愈(主症消失,兼症明显缓解,B超复查胆总管内蛔虫影消失)36例(92.31%),无效3例(7.69%)。

2.妇科病症

(1)胎动不安:《针灸临床杂志》1998年第9期报道,公孙有安胎作用。一28岁吕姓公务员,患者婚后曾怀孕1次,妊娠3月时因劳累过度而自行流产,之后月经正常。本次已停经88日,停经40日左右时出现恶心、呕吐,尿妊娠试验阳性。3日前因骑车不慎跌倒而感腹痛隐隐,伴阴道少量流血。患者现阴道少量流血,伴腰酸、腹部隐痛、下坠、头晕汗出,纳差,二便调,睡眠可,舌淡,脉沉细。取公孙,配断红(手背第二、三指缝中的赤白肉际处)。公孙:以毫针速刺,进针0.5~1寸,捻转补法,使酸、麻感上传至膝。断红:向掌心方向快速刺入0.8寸,捻转泻法,使酸麻感上传至肘、肩部。经治疗1次后腹痛即消失,3次后诸证悉除而告痊愈。对惧怕针刺者还可用指压法,即徐徐按压公孙,待出现酸麻胀感后持续3~5分钟,腹痛症状亦可解除。

(2)习惯性流产:《中国针灸》2000年第8期报道,公孙穴位注射人参注射液治疗习惯性流产22例。取公孙、肾俞(均双),每穴注入人参注射液1~2mL。每日2次。结果:全部治愈。其中,治疗3~4次痊愈5例,5~6次痊愈10例,7~8次痊愈7例。

3.其他病症

(1)心神经症:《针灸临床杂志》1995年第4期报道,针刺公孙治疗心悸、神经症,效果显著。附一病例:32岁黄姓女患者,胸闷、气短、心慌1年半之久,作心电图、B型超声波、胸部平片、血液生化等一系列检查,均未发现阳性体征。服用不少中西药,并作针灸等治疗,时轻时重,效果不满意。经针刺公孙(双),得气后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结果一次而愈,随访5个月,疗效巩固。

(2)腹股沟淋巴结炎:《中医杂志》1982年第1期报道,针刺公孙、太白治疗腹股沟淋巴结炎42例。取健侧公孙、太白,进针后向同一方向捻转,使之得气,同时嘱患者按摩患处并屈伸患肢,每隔5~10分钟重复1次,直至疼痛消失,肿块缩小(30分钟左右)。结果:均获痊愈。

【现代研究】

1.消化系统方面 《辽宁中医杂志》1981年第3期报道:针刺公孙对小肠功能作用的研究。在人工造模小肠瘘的狗身上观察到针刺公孙在多数情况下使小肠蠕动增强,可使小肠液的分泌明显增加,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也明显升高,如刺其他穴位无此反应。说明公孙对小肠分泌和吸收功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辽宁中医杂志》1991年第11期报道:艾灸公孙后,胃肠电图波幅与频率均有一定的变化。施灸前波幅与频率较低者灸后波幅频率增高;施灸前波幅与频率较高者灸后波幅频率降低。表明艾灸公孙对胃肠运动有双向调整作用。

《上海针灸杂志》1993年第3期报道:对6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分别电针刺激公孙、内关二穴,均能明显提高胃窦及胃体部的胃电幅值,尤以二穴配合应用更为明显。艾灸公孙可以使35例健康人胃电频率、幅值呈双相性变化。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6年第4期报道:电针公孙,胃幽门蠕动呈亢进反应。

《中国针灸》1997年第1期报道:针刺控制化疗所致胃肠反应临床研究。随机将90例癌症化疗患者分为A、B两组各45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交替使用针刺和胃复安治疗。A组开始化疗第1周期用针刺,第2周期用胃复安;B组化疗第1周期用胃复安,第2周期用针刺。针刺取穴:公孙、内关、足三里为主,酌情配用中脘、关元、太冲、膻中、胃俞等。得气后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3次。每次化疗前15分钟和化疗后2小时各针刺1次,化疗结束第2日停止。胃复安于每次化疗前15分钟和化疗后2小时各肌注30mg,化疗结束第2日停止。观察结果:针刺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胃复安(P<0.01);在促进食欲和进食方面针刺效果也比胃复安好,尤以第1~2日较明显(P<0.001);抑制恶心的效果针刺优于胃复安,第1~2日有显著性差异(P<0.005)。研究表明:针刺公孙、内关、足三里等穴有很好的调节胃肠功能作用,对各种化疗方案引起的胃肠反应均有较好疗效,尤其对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具有良好的止吐效果,其控制化疗所致胃肠反应疗效明显优于胃复安。

《针刺研究》2000年第2期报道:针刺公孙、内关、梁丘等穴对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

《中国针灸》2000年第2期报道:公孙、内关协同作用的神经解剖学研究。运用CB-HRP神经示踪法对公孙、内关配伍机理从神经解剖学角度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其针刺信息可在脊髓内经中间内、外侧核的神经元纤维感传至相应脊髓节段,再分别与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形成突触联系,形成在脊髓层次的协同增效关系;同时通过两穴在脊髓内相应神经元向孤束核的投射纤维产生突触联系,实现对胃内脏传入信息在脊髓和孤束核水平的调节整合作用。

《肿瘤研究与临床》2003年第5期报道:针刺对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对32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均予等氮、等热量早期肠内营养8天,随机分为2组各16例,研究组同时配合相关体-耳穴针刺。体穴取公孙、合谷、足三里,针刺后持续捻转针3~5分钟,接电针治疗仪刺激30分钟,每日1次;耳穴取双侧肝胆区,用王不留行籽贴压24小时。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均定期监测肝功能各项指标、外周血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急性炎性反应指标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无手术并发症及营养支持代谢并发症发生。血浆急性炎性反应指标(IL-6、PGE2)均有提高,针刺组升高更明显(P<0.05);而急性炎性反应指标(IL-6、PGE2)均有所下降,针刺组下降更明显(P<0.05);针刺组肠功能恢复较快,对早期肠内喂养耐受性好。结论:对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喂养的患者进行相关体-耳穴针刺配合治疗,可有效地刺激机体免疫功能,缓解过度的急性炎性反应,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使机体对早期肠内喂养有更好的耐受性。

2.心血管系统方面 《中国针灸》1994年第3期报道:电针公孙、内关对冠心病Ⅱ导联(亚导联)心电图S-T段的影响。通过对50例冠心病Ⅱ导联心电图ST段下移的患者进行了针刺即刻作用的比较观察,随机将患者分成:①电针刺激双侧内关、公孙;②电针刺激双侧内关;③电针刺激双侧公孙;④电针刺激双侧非穴点(双侧内关与列缺连线中点和双侧公孙与然谷连线中点);⑤静卧组,共5个组,每组10例。观察结果:电针刺激3组穴位,均能使冠心病患者Ⅱ导联心电图下移的ST段抬高,经t检验,电针刺激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非穴位组电针刺激前后及静卧组静卧前后,Ⅱ导联心电图下移的ST段位置改变不大,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卧对Ⅱ导联心电图ST的影响不大(P>0.05),这就排除了冠心病Ⅱ导联心电图下移的ST段自然抬高的可能,从而证实了电针刺激内关、公孙对心胸部疾病的治疗作用;电针刺激非穴位对Ⅱ导联心电图ST的影响也不大,这表明,并非电针刺激人体任何部位都能使冠心病Ⅱ导联心电图下移的ST段的抬高产生有统计学意义的作用,从而肯定了电针刺激内关、公孙对心胸部疾病的相对特异性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