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支正(Zhizheng SI7)
【出处】《灵枢·经脉》: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定位】前臂背面尺侧的中部,当阳谷上5寸处(图2-8)。
图2-8 支正
【释名】支,络脉之称;正者,正经也。又本穴适当腕肘折中处,故名。
【类属】手太阳之络穴。
【穴性】安神宁志、通经活络。
【主治】
1.神志病症 癫证,痫证,狂证,脏躁,忧郁,善惊,善忘,精神失常。
2.肢体病症 手指痛,持物无力,肘痛不能屈曲,肩周炎,颈项强痛。
3.其他病症 发热振寒,颔肿,感冒发热恶寒,消渴。
【配伍】配百会、水沟治癫狂痫证;配神门、内关治心胸痛、心悸、心律不齐;配内关、水沟、足三里治脏躁;配太阳、印堂、风池治头痛和目眩;配大椎、曲池、合谷治热性病(外感发热、温病发热等均可);配曲池治手肘疼痛;配合谷、养老治手指无力不能持物。
【刺灸法】直刺0.3~0.8寸,斜刺0.5~1寸,刺肘注意避开血管;可灸。
【古代应用】
《灵枢·经脉》: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肬,小者如指痂疥。
《针灸甲乙经》:振寒热,颈项肿……头项痛……支正主之。
《针灸大成》:主惊恐悲愁,癫狂,五劳,四肢虚弱,肘臂挛,难伸屈,手不握,十指尽痛……喜渴,强项,疣目。实则节弛肘废,泻之;虚则生肬,小者如指痂疥,补之。
【临床报道】
1.精神分裂症 《针灸临床杂志》2000年第2期报道:针药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所致听幻觉症11例。针刺选穴以支正、小海、听宫为主,依据辨证酌情配用太渊、列缺、偏历、温溜、隐白、公孙、足三里、解溪、太冲、行间、百会、上星、中脘、膻中,针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药物治疗用舒必利注射液100~600mg/d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抗精神病药物药量应从低量渐增至治疗量)。两种治法均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显效4例,好转5例,无效2例(为精神分裂症残留型患者)。
2.疣 《中国针灸》1995年第1期报道:针刺支正治疗各种疣76例。支正垂直刺入1~1.5寸,得气后行泻法,针感以沿经上下走窜或直达病所为佳。留针20分钟,间歇行针1~2次。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不服药物,不控制饮食。经治3个疗程,痊愈63例(82.9%),显效10例(13.1%),无效3例(4%),有效率96%。《中国针灸》1999年第3期报道:按揉支正并配合贴压耳穴治疗青年扁平疣36例。体穴取一侧支正,以按摩棒顺时针按揉支正或穴位周围最酸胀点5分钟,以患者能忍受为度;耳穴选疣体发生的相应部位以及肺、肝、脾、小肠、内分泌、肾上腺,大便干燥加大肠,夜梦较多加心、神门等,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两耳交替使用。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所贴耳穴3~5次。每周治疗2次,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痊愈28例(77.8%),好转6例(16.7%),无效2例(5.5%),有效率为94.5%。
3.舌尖疼痛 《上海针灸杂志》1988年第4期报道:针刺支正治疗舌尖疼痛,常规针刺,用提插捻转泻法,动留针30分钟。收效良好。
【现代研究】
《针灸临床杂志》1994年第2期报道:针刺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选择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各30例,两组每天均常规口服阿司匹林、硝酸酯类和钙拮抗剂。针刺主穴取支正、神门、内关、间使、足三里(均双),配穴根据辨证加太冲、照海、三阴交、丰隆等,快速进针,捻转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每日上午8~10时进行针刺治疗,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对血脂、血糖含量及心绞痛、心电图变化进行复查,结果:针刺对心绞痛、心电图ST-T波正常化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