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心存敬畏手握戒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一些领导干部缺乏自律精神,敬畏之心的缺位是主要原因之一。“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将一切侥幸心理摒弃在外是慎初的题中之义。心存敬畏,就是要敬畏法规纪律、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为政之德;手握戒尺,就是要戒贪止欲、修身律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缺乏敬畏,制度的牢笼扎得再好,也难以起到作用。心中没有敬畏的人,其思想与行为完全受欲望控制,注定会惹出祸端,而且多数时间遇事在第一关就要败下阵来。
(一)心存敬畏才能行有所止
“官有所畏,业有所成。”敬畏之心的缺失,是导致落马官员们没有把握住“第一次”的主要原因之一。“要强调心中存有敬畏。牢记权力姓公不姓私,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不能以权谋私,不能追求享受。”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杨震畏四知而辞金”的典故来教育党员干部要心存敬畏。杨震赴任东莱太守,途经昌邑县,县令王密原是荆州的秀才,经杨震举荐而得以提拔任县令。为感谢杨震的知遇之恩,王密深夜携带十斤黄金来杨震住处。杨震直接拒绝了这份礼物,并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回答:“幕夜无知者。”面对王密的行为,杨震怒目圆睁,厉声说:“你顶天而来,天知;你踏地而来,地知;你怀金而来,你知;你送金与我,我知。何谓无知?”王密面对训斥自感羞愧,只得灰溜溜地带金而回。无独有偶,叶存仁也有“不畏人知畏己知”的诗句。清朝乾隆年间的叶存仁为官清廉自守,深受百姓好评。在他离任河南乘船赴任东河时,江上又驶来一只小船,船上载着下属们送给他的礼品。虽然夜幕笼罩着河道,可避人耳目,但收下礼物却无法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叶存仁面对下属们的送别之情,将礼物全部退还回去,丝毫未取,并赋诗一首:“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那么,党员干部如何才能做到敬畏?
一方面,党员干部要敬畏法规纪律。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弄明白法律规定我们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即是强调党员干部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将纪律法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足的法律知识,有利于培养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是党员干部做到依法办事的前提。各级党员干部要加强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为做到慎初奠定法律知识基础。特别是对于新上任的党员干部来说,面对新的环境与新的工作任务,通常是怀着很大的热情,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希望实现自身的价值、为人民办实事。但是,在制度越来越健全与细化的情况下,如果还保留着原有的思维模式,如“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法不责众”等落后思想来处理问题,就远离慎初了——他们不仅难以实现自身的理想与抱负,更有甚者会身陷囹圄,酿成终身遗憾。
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要敬畏道德。许多腐败分子走上犯罪道路,大多是从操守不严格、品行不端、道德败坏开始的。可以说,腐化堕落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党员干部对从政道德缺乏敬畏之心的后果。《礼记·大学》中有载,万事先“修身”,“修身”是“齐家”“治国”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人无德就像无根之木,不断提高自身德行修养是建功立业的基础。“以德为先”自古以来便是我们所尊崇的原则。党员干部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其个人修养对社会起着一定的示范与导向作用。如果党员干部能够严守私德,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则能够给人民群众做自律的表率;如果党员干部私德败坏,则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党员干部锤炼做人为官的个人品德,可借鉴传统家训和为政之道中的立德修身教育。传统家训强调的“蒙以养正”的教育理念与慎初不谋而合。康熙皇帝认为:“凡人进德修业,事事从读书起。”提升德行修养,强调以读书勤学为本。多读书能降低欲望,欲望低了自然生活上的需求变少,花销也低,那么便养成了节俭等优良品德。唐太宗李世民在《帝范》序言中精辟地点明了德行的重要性,他认为身为一国之君,手握权力,不仅事关人之生死,更是关系国之兴亡。《庭帏杂录》里也记载:“专于道德者为上,志于功名者次之,志于富贵者为下。”意思是说,在人的一生当中,最为重要的任务就在于专注自身的道德修养并且不断地对此进行提升,将崇尚美好的品德作为人生理想,其次才是追求建立功勋大业,最下品的目标是追求荣华富贵。清代王师晋在《资敬堂家训》中指出:“修德存心如根本,积功累行譬之培植壅护,科名富贵譬之开花结果,愈培植则花果愈密。”他将立德比喻为大树之根,科名富贵是开花结果,根正后自然会结出果实,所以做人的根本在于修德存心。这些优秀思想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政德培育提供了巨大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
(二)学会制欲才能握住戒尺
党员干部做到慎初之道,也要学会制欲之道。从近年来的违法违纪案件中可以看出,不少官员理智没有战胜欲望,被膨胀的欲望所俘虏,最终走上一条不归路。他们都有着相似的经历,在登上领导岗位、掌握权力后,身边不怀好意的人增多,诱惑也随之增加,欲望慢慢开始滋生。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侥幸心理促使他们心中的天平倒向了欲望的一边,手中的戒尺在此时滑落了。他们在尝到第一次甜头后,欲求变得更为强烈,钱权交易、以权谋私一发不可收。在这些人中,无论是“苍蝇”还是“老虎”,贪念与私欲都是其没有把守住第一道大门的始作俑者。欲望是人的本能。正当的欲望是值得肯定与尊重的,但是如果欲望膨胀到无法控制,就只会让人走向反面,迷失于欲望的花花世界中。客观来讲,熄灭欲望的焰火是不可能之事,也并不可取;失去欲望的人,同时失去了追求与动力。面对欲望,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理性来引导和节制,通过理性把欲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中,做到欲望不越规矩、不超法纪。
一方面,党员干部要握牢思想戒尺,即知危、知足,认清危害,力戒贪欲,防患于未然。这是因为,党员干部手中握有权力,难免不被一些妄图走捷径的人“盯上”。面对诱惑与请求,党员干部必须保持清醒的态度,做到思想自觉,这样才能戒慎于开始,远离危险;如果失去了思想戒尺的警醒,存有侥幸之心,就会有踩“红线”、触碰“高压线”的危险,就可能落马、坠崖,亲手断送了前程,甚至丢失性命,不仅使家人蒙羞,也抹黑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学会做欲望的主人还要学会知足。知足,即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不对额外的好处存有非分之想,懂得满足。实际上,作为国家公务人员,可以说过着不错的生活。若是不明白知足这个道理,也就打开了攀比的缺口。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某某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时,在其家中发现2亿元现金,重1.15吨,检察官从北京一家银行的分行调去16台点钞机清点,当场烧坏了4台。魏某某身边的人都称他平日很低调,不仅穿着朴素,而且每天上下班也是骑着一辆折叠自行车,很难将他与2亿元现金联系在一起。贪婪无度,是一种病态的心理。身为领导干部,伸手拿不该拿的东西,明知危险却还不收手;即使得到了许多钱财,也无福消受,最终成为火山口的守财奴。知足自然会量力而行,也不会因心理不平衡而被欲望吞没,就能够把持住第一次,不向不属于自己的钱财伸手,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牟利。
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要握牢行为戒尺,即知止、知舍,懂得适可而止,学会放弃。在思想上是否划清界限,在行为上是否明确边界,是检验政德修养的标尺。如果没有行为戒尺,就不会知道何时该止步,何处要放弃,也就无法做到慎初。XX县原县委书记杜在忏悔书中说,自己第一次收下下属的礼金后,造成了世界观的崩塌。他形象地称自己就像一个车主空有购置权,刹车、油门都在他人脚下,甚至方向盘也被他人把握着,从此人生的方向就不在自己的控制中了。杜某某在刚上任时,曾在会上向大家说:“取一文,我就不值一文”,也想着做出一番事业。最开始,他确实做到了廉洁自律。杜某某到该地区的第一年,他的老同学当时也在该地区某乡镇任职党委书记,过年时提来几只洪湖麻鸭看望他,他婉拒了。杜某某由廉到贪,再由贪到规的过程,对当前党员干部具有警示意义——如果杜某某一直像初始时一样清楚界线在何处,一直保持高度的警惕,也不会打开第一次违法犯罪的闸口。管理欲望,还需要学会舍弃。我们常说,有舍才有得,什么都想得到的人往往一事无成。人生注定要在取舍中反复。如果将人看作大树,那么欲望就是伸出的树枝,需要辛勤地修剪。只有剪去干枯的或横生的枝杈,除去害虫,大树才能有漂亮的形状示人。党员干部的精神世界同样需要时常拿起理性的剪刀,剪去非分之想,剪去失格行为,才能做到慎终如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干部面对五光十色的世界,有着大大小小的欲望是很正常的,但是要懂得甄别欲望,明确哪种是应该舍弃的不当之欲,哪种是需要加强的动力之欲。知止、知舍,是为将戒尺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取不义之财,不谋不当之利,不做不法之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由此可以看出,党员干部无论何时何处,都应坚持修身律己,紧紧握住克制不当欲望的戒尺,始终把守住第一次的大门。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