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律自省的好党员干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 警惕初次违规违纪

“慎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从政之道。先秦以来,很多古文献中都有与慎初相关的内容。《诗经·大雅》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有言:“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尚书·蔡仲之命》也提出:“尔其戒哉,慎厥初,惟厥终。”以直言敢谏而闻名的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李渔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他在《慎鸾交·待旦》中也认为:“此生既能慎始,必能全终。”可见,抓好初始,方能善终,慎始与敬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件事情完美地落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开端;有着什么样的开始,大体上决定着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古人还将慎初作为君子修身养性的内容之一,常有劝人慎初之言。如《礼记·经解》云:“君子慎始,差若豪氂,谬以千里。”《晋书·景帝纪》中言:“夫圣王重始,正本敬初,古人所慎也。”汉代贾谊《新书·胎教》中也有着“故君子慎始”的说法。

慎初的巨大作用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慎初是谨防第一脚湿鞋。《松窗梦语》中记载了一则“轿夫湿鞋”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作者张瀚在刚刚上任御史、去参见上司都台长官王廷相时,王廷相讲述给他的。王廷相向他提起自己有趣的见闻——昨天他雨中出行,坐在轿子中感觉有些颠簸,仔细一看,发现是其中一位轿夫穿了一双新鞋——为了不让泥水弄脏新鞋,这位轿夫专门挑选干净的地来行走,这才导致轿子不如平常稳当。后来,轿夫一不小心将一只脚踩入泥泞,弄脏了一只鞋,但为了不让另一只鞋变脏,他依旧择地而行。最后这只干净的鞋子也沾上了泥污,轿夫便不复顾惜,随意而踏了。王廷相以此告诫张瀚:“居身之道,亦由是耳。傥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意思是说,身居官位也是如此,若没有把握住第一次,一时失足,事情将发展至无法挽回的地步。张瀚听后深受触动,此后一直将该教诲铭记于心并身体力行。后来他官至吏部尚书,在政治上颇有建树,成为明朝一代良臣。

从近年来的贪腐案件来看,落马官员干部们最初也是像王廷相所述的轿夫一样,择地而行,信誓旦旦对着党旗宣过誓,要谨慎行事,时刻保持廉洁自律;在踏上充满泥泞的违法道路之前,也曾犹豫过、挣扎过,与自己斗争过,但还是在诱惑中逐渐放松了警惕性,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他们在做了第一次不法之事之后,就像轿夫的新鞋沾上了泥污,不仅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还藏有没被发现的侥幸心理,自身不断膨胀的欲望再也难以抑制,逐渐习以为常,接下来就有了多次,最终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断送了自己的锦绣前程。因此,“轿夫湿鞋”的故事也对当前党员领导干部们敲响了警钟——必须谨防“湿第一脚”——一旦打开了第一次的闸门,违规、违纪、违法等行为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所谓的“下不为例”,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正如宋代思想家程颐所说:“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第一次”既是领导干部内心的一道关口,也是迈向违法违纪的一道缺口。党员领导干部在面对社会上各种歪风邪气与诱惑时,一定要严守第一道防线。

其次,慎初也是守护好自己的一身白袍。山云是明朝的一位将领,他被调任广西做总兵统领。那时候该地区的官员都会向就任将领赠送财物礼品。山云便向一位名叫郑牢的老吏请教:通常大家评价将军只会看其会不会领兵打仗,而不关注其是否贪慕财物、名利,那么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入乡随俗、收下这些礼品呢?郑牢回答他:初任官职,“犹如这一身白袍”,如果收下礼品,就像“不慎染墨”,那么永远也洗不掉这些污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一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白袍点墨,终不可湔”,同样强调了慎初的道理,警示党员干部一定要守护好自己的“一袭白袍”。在为官从政的道路上,若没有稍一不慎沾染了一个墨点、突破了“第一次”这道防线,就没有清誉的流失,也不会卷入贪腐的旋涡之中。近年来查处的贪污腐败案件中,大多都是从办点小事、收点小礼开始的。这些贪官的人生白袍就此染上了墨迹,再也难以洗去。随着欲望的膨胀,胆子变大,钱权交易等墨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直至一袭白袍变黑袍、锒铛入狱后,才悔不当初。

警钟长鸣

“严”的主基调,还体现在防范问题于未发生之时。2021年,纪检监察机关更加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深化运用“四种形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2021年1月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共147.4万人次。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105.3万人次,占总人次的71.5%;运用第二种形态处理32.2万人次,占21.9%;运用第三种形态处理4.6万人次,占3.1%;运用第四种形态处理5.2万人次,占3.6%。韩亚栋、李云舒、柴雅欣:《从数据看全面从严治党一严到底》,《中国纪检监察报》数字报刊2022年1月18日。

再次,慎初还是去除侥幸心理的一剂良药。唐朝宰相陆贽为官一直以清廉为本,从不接受一切馈赠之物。连唐德宗都认为他“清谨太过”,便劝陆贽像“鞭靴之类”的小物品也是可以收下的。陆贽却回答道:“贿道一开,辗转滋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日见可欲,何能自窒于心。己与交私,固难中绝其意。”他认为,自己身居高位,更应做到慎初。否则收受贿赂的大门一旦打开,便会从最初收受鞭靴小物的微小瑕疵慢慢发展至收受车舆、金璧等大错。清廉为官定要注重守好“第一次”,少一些侥幸心理,才能在政途上走得更稳更远。如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他的贪腐之路就是由两支毛笔开始的。正是因为没有严守住这“第一次”,胡长清所接受的赃款数额越来越大,直至被判处死刑。因此,领导干部要牢记陆贽“夫小者大之渐,微者著之萌,故君子慎初,圣人存戒”之言,杜绝侥幸心理,戒慎于问题萌芽之时,从而将“贿道”堵死。

最后,慎初是善终的前提和开端。没有慎始,何来善终?古有“君子慎始而无后忧”之说,可以理解为,良好的开端,是日后发展坚实的基础。《尚书·太甲》也说:“慎终于始。”意思是说,如果想慎重结束,那么在事情开始时就要倍加谨慎。领导干部不仅要慎初,还要做到善初,这样才能为从政道路开辟一个好的开始。从做事上来说,良好的开头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政务的处理需要善初;从领导干部个人修养上来说,慎初与善初代表了提升自我政德修养的一种积极态度。如果在初始环节出了问题,是无法走得长远的,更不必提成绩与名誉。所以,欲善终,当慎初。

事情的发展总有一个从第一次到无数次的过程。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中坚力量,是国家方针政策路线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也是实现复兴伟业中国梦想的领头羊与参与者。立足于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当牢牢把握把握量变质变辩证关系,谨防“湿第一脚”,心存“白袍点墨”之戒,摒弃“鞭靴之类”侥幸心理,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身政德修养。每走一步路都当作第一步,每做一件事都当作第一次,始终心存敬畏,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不忘最初的理想,不越“雷池”、不踩“红线”、不破“底线”,持之以恒,主动做善始善终的倡导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