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李斯的建议 (求追读哇)
赵煦很忙。
他从来没有想到监国要负责的事情竟有如此之多!
这两个多月以来,每天接见各地络绎不绝的贵族、主官,接见外使、赐宴都要用去半天的时间。
而且信陵君、虞卿、吕不韦三人每天都要抱着一大堆竹简、纸档请他过目批示。
甚至连修缮王宫大殿内的门窗之类的小事,也有人来请示他。
一桩桩一件件大事小事、鸡毛蒜皮的琐碎事,让赵煦忙的头昏脑胀。
就像是…全国的官吏突然就不干活了,全都甩给他这位监国理政的太子一样。
他有时候都在怀疑,为什么过去几年见到赵王的时候,不是在宴饮就是在休憩,难道是赵王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努力?
终于有一日,来拜访他的韩非道出了原因。
“他们这是在试探。”
赵煦瞬间明白了韩非的意思。
是的,试探。
但也不完全是试探。
从前赵王丹能那么轻松,是因为他舍得放权给别人,因此才能摆脱案牍之劳行,甚至有时间喝酒魏文帝到中风的地步。
但是赵煦不同。
他年轻、精力充沛,而且他内心深处对这个时代的官吏贵族有种天生的不信任。
比如在司寇报上来的要处死的案件,赵煦会召来司寇,详细询问楼昌案件的经过、断案的依据。
比如在地方郡守的任用上,他也不看对方的出身,而是命人去调查那人过去的成绩、口碑,自己也会亲自谈话。
甚至赵煦也已经放出了风,会在今年秋收之后,再次派出绣衣使者在国境内巡游,稽查不法。
这种严苛的姿态,让各地官吏很是惧怕。
他们害怕有什么事自己做的不和赵煦的心意,会让自己突然失去官禄爵位,就像上个月的那个倒霉蛋一样。
赵国新任上党郡守,在任不过一个多月就被赵煦罢免。
因此他们才会事无巨细请示赵煦。
而信陵君则是想辞去赵国相的位置,故意懒政。虞卿、吕不韦得不到相国的命令,也只能请示赵煦本人的意见。
综合起来,造成了赵煦如今忙碌的样子。
臣子们通过这种实事上的试探,要么知道了赵煦的底线,要么达成了自己的目的,要么纯纯为了在君王面前展示自己。
知道了原因,赵煦也有些无奈。
比如在信陵君的问题上。
他不可能轻易同意信陵君的请辞。信陵君海内人望,而且三年前的合纵之战可以说是把赵国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在赵国拥有巨大的威望。
如果赵煦刚刚掌权才几个月,就迫不及待的免去了信陵君的相位,赵国上下必然会因此生出非议。
这种议论看不见摸不着,却真的会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当今通讯不发达,不明真相的人只会关注信陵君这等大贤被免职的“事实”,不会关心背后的原因。
赵煦有些头疼地请教韩非,韩非却有些困惑。
他的理念是让一切权利归于君王,而赵煦现在的处境正是他想象中的最佳状态,他不明白为什么赵煦会因此烦恼。
年仅23岁的未来法家集大成者,此刻也有些沮丧。
随即他向赵煦推荐了一个人。
“我的师兄,李斯,他学习的也是帝王术,或许他可以帮您。”
很快赵煦又召见李斯,将自己的烦恼告诉了李斯。
李斯的心在胸膛里砰砰乱跳,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对他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此打起了百倍的精神仔细思索着。
高耸的龙台是王城的最高地方,也是整个邯郸最高的地方,这里建筑林立,是整个赵国的政治核心。
其中一间大殿中,时年27岁的李斯跪坐在席上,眉头微蹙着思忖道:“太子之忧,仆以为可以从赵国官吏制度入手。”
赵煦抬手示意道:“请试言之。”
李斯沉声道:“仆观赵国官制混乱,责任不清、职分不明,亦无明确等级尊卑,因而不论大事小事急事琐事,皆请示于您。”
“如果能划分职位臣属、确定其上下品级,使官吏各有其则,再规定无重大要事不得轻易上书于您,或可解太子之忧!”
赵煦的眉头不由地微微蹙起。
李斯的说的简单,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困难。
后世之人对于官员等级制度基本都能说出一些来,比如两汉时期的两千石、千石、百石,这是以官员获得的俸禄的多少划分体现官位高低。
再比如后来的九品十八级,更是贯穿了几千年的封建历史。
但是在这个时代,各种政治制度仍然还在摸索当中。
比如秦国,一直在国内推行郡—县—乡三级划分,郡有郡守、县有县令、乡有三老,基层还有亭、里,由上到下,等级森严。
但在赵国,有些地方是郡,有些地方是县,但是两者之间也没有明确的从属关系。
比如邯郸,一般称邯郸县,行政长官为邯郸令,但是别国如秦国则一直称“邯郸郡”,而从级别来说,邯郸县令要高于九原郡守。
比如平原君的食邑平原郡,或者平原地区,至今也没有明确的行政等级。
这显然是不利于统治的。
李斯面上平静如水,一双眼睛却时刻看着赵煦的神色,内心紧张不已。
从前他在楚国为郡中小吏,曾见厕所中的老鼠整日在屎溺中游走、以人的粪恭为食物;又曾见谷仓里的老鼠,吃的粮食吃到膘肥体壮,由此感叹平台对于人的重要性。
而现在,赵煦这位执掌大权的监国太子,毫无疑问是一个不容错过的“黄金台!”
可他不知道赵煦心中的纠结。
赵煦知道未来的治政经验,看网文看电影知道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知道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但是这种经验直接套用在当前时代,显然太过于机械。
而且国内的很多力量,或许也不见得会乖乖配合。
可是一想到自己身后不远那堆积如山的案牍,他突然觉得其实改变赵国现行的官制或许是变法最好的入手点。
“李卿,”赵煦缓缓开口道:“倘若请你为赵国设立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官制,你可能胜任?”
李斯在听到“李卿”的称呼时,一颗心就已经如战鼓擂动般作响。
这个时代,“卿”不是随意使用的字眼。
再听到赵煦后面的话,李斯整个人被一种巨大的兴奋感包围,他连忙深深下拜,大声道:“臣,愿意为太子效劳!”
赵煦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劳您多费心,先秘密行事,待我过目以后再定夺。”
李斯稍微冷静了一些,明白赵煦会不会任用他,取决于他所设计的制度会不会被采纳。
年轻的李斯沉稳地点头道:“臣必竭我所能!”
“善。”赵煦满意地点点头。
他想看看将来为秦始皇设计出三公九卿制度的李斯,在27岁的年龄能给他什么样的惊喜。
(今天冇了,晚安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