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价值
17世纪的经济学家,那些所谓的重商主义者将财富等同于货币,并将政府政策要最大化国家货币收入的重要性予以理论化。到18世纪后期,商品的“价值”(这个时候被确定为真正的“国家财富”)与商品的货币价格之间已经有所不同。
亚当·斯密在1776年写道,一件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需的努力决定的;商品交换的相对数量大体由商品的相对劳动决定;价格是由货币(在当时的欧洲通常是一种贵金属)的数量来衡量的,货币的价值等于与之交换的商品的价值。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虽然价格代表价值,但价格是可以改变的(就像不同大小的图片代表相同的物体),而价值却保持不变。随着开采和提炼金银的劳动生产率的上升或下降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也会相对发生变化。商品价值的变化和货币价值的变化,都会引起价格的变化。
在当代经济学中,斯密与同时代其他作家共同秉持的劳动价值论早已被现代经济学家所抛弃。但他们仍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物物交换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商品的所有者相互交换的是商品,而不是货币。这就是所谓的“实际经济”,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今天的经济学家仍然接受斯密的假设,即商品消费是“所有生产唯一的目的和用途”。
对于18世纪以来的经济理论来说,在一个由自由个体(不受制于某一统治权威,例如奴隶主)组成的社会中,自身利益促使个体通过相互交换自己制造的不同种类的物品来满足彼此的各种需求。企业家竭尽所能,有效地组织生产过程,以换取市场交换收益的一部分;正是企业家想要获得利润的愿望,在他们相互争夺买家的过程中,推动了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扩大。在这幅经济图景中,货币扮演着使复杂的交易网络更为便利的技术手段这一角色。
从这一理论观点来看,实物交换经济中的价值,可以被表述为两种可交换商品之间的关系,每一种商品都衡量着另一种商品的价值。根据所采用的价值理论(经济学家对此有不同看法),这种关系可以用“效用”(即心理满意度)来解释,每种商品对每个交换者都有一个效用表示,或者说,用每个人对每种商品的偏好来衡量效用。当每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匹配时,商品的相对价值就确定了。价格只是“实际”价值的货币名称,是用商品可以交换的某种标准货币单位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口味的改变、生产方法的改变,以及随机事件(譬如战争或天气)对经济产生影响,价格和数量将会(在理论上)进行调整,直到供需再次平衡。
新古典经济学的实践者认为,货币的价值是由它能购买的商品数量来衡量的。自19世纪后期以来,新古典经济学一直是主流学说的核心,它认为货币的价值是由货币自身的供需条件决定的。根据这一观点,如果相对于固定数量的其他商品,出现了大量的货币,那么,货币的价值将会下降,反之,货币的价值则会上升。货币价值的这些变化表现为调节市场经济的价格的变化。一般来说,它们上升则为通货膨胀,下降则为通货紧缩。由于价格变化可以影响经济决策,因此,决定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力量可以作用于实物交换经济,在短期内扭曲经济的自我调节,尽管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之后,经济均衡还将重新建立起来。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虽然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内工作,但他认为严格来说,尤其是为投资目的而借贷的利率,以及人们因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不愿消费,这两点可以改变价格决定的均衡条件,使“短期”长得令人不安。(不管怎样,他说:“从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去。”)他和他的追随者认为,这使得政府有必要而且有可能以最大化社会福利的方式干预经济,而不必过分担心通货膨胀的影响。
撇开理论不谈,商品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也出现在货币本身上。人们早就注意到,自己手中的金属铸币会由于金属含量的减少而发生贬值,但即便如此,金属铸币也仍然可以作为商品买卖的支付手段。统治者把更便宜的金属掺入银币里,降低银的比重;一旦铸币经过了商人和统治者的手,他们就把它“剪”下来一部分,将剪下来的铸币材料不断积累起来,变成新的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