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文献综述

1.2.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形成及区域特征研究

1.经济圈的内涵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演进历程

尽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概念提出不久,但学术界对经济圈内涵特征的界定和分析却十分成熟。从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空间规律来看,关于经济圈内涵的代表性观点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一是大都市区或城市带论。将经济圈等同于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社会活动联系紧密的空间经济组织实体(Sylvia,2020;Monroy,2020)。二是均质区域论或增长极论。将经济圈定义为生产资料、商品或要素内部自由流动,经济结构和社会组织高度相似并在一定空间内财富积累比重较高、增速较快的地理均质区和经济中心(Bosker,2019)。三是时空压缩论。将经济圈视为经济联系度高、产业分工密切、生产和生活互动频繁,并在时间和空间上高度依赖的区域共同体(Warf,2009)。

以传统经济圈内涵概念为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也自然而然地拥有一般经济圈的自然属性和发展规律,学术界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形成演变历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类观点。一是三阶段成长论。该观点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形成依次经历了2011年前后的成渝城市群时期、2016年的成渝经济区时期和2019年年末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时期,此三阶段划分的直接依据来自国家区域空间规划的政策节点(钟海燕,2020;李月起,2018)。二是四阶段演变论。该观点在三阶段成长论共识基础上,纳入了成渝双核大都市区形成的特定历史阶段,认为在成渝城市群形成壮大和逐步向成熟的成渝经济区演变过程中,成渝中心城市经历了中心区迅速扩张和次中心迅速发育壮大阶段。成渝双核城市的极化效应和中心地带动能力逐步增强(戴宾,2020;Qin,2015)。三是双重跳跃论。该观点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形成经历了从“区域分割”向“区域整合”、从“双核竞争”向“双核融合”的双重转型,完成了空间一体和政策一体的两维度跳跃,使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水平更上一层楼(王娜,2019;刘春霞,2017)。

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区域特征

近期,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区域特征的讨论已经逐步上升为学术热点。总的来看,理论界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特征的推断和界定,主要有以下四个代表性观点。其一是“两中心性”。该观点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与国内和国外绝大多数经济圈、城市群所不同的,其是由两个经济实力相当、区域辐射带动能力相同的双核中心城市共同引导扩散带动的地理空间(杨继瑞,2020)。其二是“多维临近性”。该观点强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所处区域具有地理上接近、产业上互补、文化上相似、基础设施上相通等多维临近特点,为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本身在一体化进程上便具有不可替代的先天优势(冯奎,2020)。其三是“不平衡性”。该观点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存在明显的“大城+大乡”现象。广阔的经济腹地和副中心、次级中心地发育水平远远落后于成都和重庆两个核心增长极,经济圈周边塌陷和中间塌陷问题较为突出(盛毅,2020;王崇举,2020)。其四是“竞合性”。该观点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同质化竞争和异质性合作并存特点。这是成渝地区分分合合的历史规律发展必然,也是经济圈发展去行政化和地方行政化自主性发展之间角力的区域性表现(林毅夫,2020;姚乐野,2020)。

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构建方略

新时代如何实施并加快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理论界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前学术界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了较多建设性观点,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以下三种。一是四目标导向说。该观点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当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牵引,打造高质量科教创新中心、西部高质量产业中心、全方位内陆开放新高地和公园城市示范区(罗来军,2020)。二是轴心建设说。该观点强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当着力实现“中心”变“轴心”,协同实现交通轴、文化轴、生态轴、产业轴、科技轴、创新轴六轴一体布局(李后强,2020)。三是问题化解说。该观点明确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难点和痛点在于内部合力不足、区内中小城市塌陷、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极化效应大于分散效应等,为此应针对性出台改革策略,在新时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深化改革中对上述问题逐步进行解决,促使经济圈更加高质量发展(卢阳春,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