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2-10 09:15:32
封面
版权信息
前言
作者简介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形成及区域特征研究
1.2.2 城乡融合的内在特质及实现动力研究
1.2.3 成渝地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
2.1.1 城乡融合发展的定义
2.1.2 城乡融合发展的特征
2.1.3 城乡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2.2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溯源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乡关系思想
2.2.2 中国共产党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探索
2.2.3 发展经济学相关城乡关系理论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融合发展历程与政策演进
3.1 城乡分立分治阶段:1949—1977年
3.1.1 城乡兼顾、互助(1949—1957年)
3.1.2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固化(1958—1977年)
3.2 城乡关系改革调整与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1978—2012年
3.2.1 城乡关系改革调整(1978—2001年)
3.2.2 城乡一体化发展(2002—2012年)
3.3 城乡融合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
4 战略意义、现实基础及实现逻辑
4.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空间范围及特征
4.1.1 城市群、经济区及经济圈的概念辨析
4.1.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政策空间范围
4.1.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间范围的理论探讨
4.1.4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空间结构与特征
4.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
4.2.1 实现成渝地区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4.2.2 实现成渝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4.2.3 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可行路径
4.2.4 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区域化样板
4.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4.3.1 我国整体进入城乡融合发展时期
4.3.2 成渝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先发优势
4.3.3 成渝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经验
4.4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双轮驱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逻辑
4.4.1 城乡经济融合逻辑
4.4.2 城乡生态融合逻辑
4.4.3 城乡文化融合逻辑
4.4.4 城乡空间融合逻辑
4.4.5 城乡社会融合逻辑
5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与问题
5.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5.1.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镇化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构建
5.1.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构建
5.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
5.2.1 城镇化发展子系统与乡村发展子系统的综合测度
5.2.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计算
5.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的动态侦测
5.3.1 整体演变态势
5.3.2 片区演变态势
5.3.3 空间演变态势
5.4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
5.4.1 城乡融合度较低,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存在
5.4.2 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滞后,乡村数字化水平仍需提升
5.4.3 城乡要素双向流通机制不完善,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不健全
5.4.4 绿色发展动能较弱,城乡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持续加强
5.4.5 县域城乡融合载体功能发挥不足,经济圈区际空间联系相对较弱
6 国外、国内城乡融合的经验借鉴
6.1 国外城乡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
6.1.1 美国“城乡共生型”模式
6.1.2 德国“城乡等值化”模式
6.1.3 日本“地域循环共生圈”模式
6.2 国内城乡融合试验区典型案例
6.2.1 广东清远“一主线两标准”模式
6.2.2 长春九台“四集四引”模式
6.2.3 江西鹰潭高水平一体化模式
6.2.4 西安高陵区“三机制+三转变+三建设”模式
7 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应对策略
7.1 以乡村振兴为牵引,在城镇化进程中统筹推进城乡融合
7.1.1 “双轮”驱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
7.1.2 “双轮”驱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的重点领域
7.2 加快创新发展,推动城乡产业融合
7.2.1 促进城乡产业深度融合
7.2.2 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7.2.3 以数字化赋能城乡产业融合
7.3 加快绿色发展,推动城乡生态融合
7.3.1 科学制定绿色发展规划
7.3.2 促进生态资源价值转化和提升
7.3.3 利用绿色金融推进绿色技术的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
7.3.4 强化绿色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
7.4 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城乡文化融合
7.4.1 推动城乡文化交融并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