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工匠文化
工匠文化源远流长,是一种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辛勤劳动、技能匠艺的文化精神总结,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补充。工匠文化内蕴精湛的技艺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塑造了一代又一代工匠的形象,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工匠文化的解读,需要从文化视角深入理解“工”和“匠”,注重把握工匠的一般属性和根本属性,在此基础上深入阐析工匠文化的内在意蕴,以不同学科视角分析工匠文化,从匠志、匠德、匠艺、匠师四个维度对工匠文化进行解读。只有对工匠文化的孕育与传承进行系统性剖析,才能把握好新时代工匠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凸显工匠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时代特征,以及在人类社会演进和时代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1.1 工匠、工匠文化的含义
对“工匠”和“工匠文化”的含义进行梳理,是深刻理解和把握“工匠”和“工匠文化”内涵的前提,对深入学习和研究“工匠”和“工匠文化”具有基础性作用。
1.1.1.1 工匠的含义
理解“工匠”,既要了解“工”,又要知晓“匠”。“工”是象形字,形似工具,“工”与“巨”(矩)在古汉语中是同一个字,有“规矩”的意思,即持有工具。从词性的角度来理解,“工”既可以作为名词来使用,又可以作为形容词来使用,还可以作为动词来使用。首先,作为名词,“工”可以指代工作、工人、工作场所或工作过程等。如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工,巧饰也,像人有规矩也。”这里的“工”就是指工匠使用的曲尺。《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工”指的是工匠,也就是从事各种技艺的劳动者。其次,“工”还可以当形容词来使用,表示精巧、精致等含义。例如,《晏子春秋·问上二四》:“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这里的“工”指的是“精巧”。最后,“工”还可以当动词来使用,表示擅长、善于等意思。《韩诗外传》卷二:“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这里的“工”指的是“擅长”。总而言之,“工”作为名词、形容词和动词,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示与工作、工艺或工程相关的含义。如何正确地认知“匠”呢?“匠”可以作为名词和动词来使用。“匠”最初指的是木工,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匠,木工也。”这里的“匠”是指从事木工的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制者,裁也。上行于下,如匠之制器。”这里的“匠”也指木工,泛指工匠。“匠”还可以指某一方面造诣高深的人,如技艺高明的能手被称为“匠手”。此外,“匠”还可以用作动词,如《小尔雅》中的“匠,治也。”这里的“匠”指的是治理;元·王祯《农书》卷十三:“窃谓镈,锄属,农所通用,故人多匠之,不必国工。”这里的“匠”指的是制作、创造。总体来说,“工”更强调的是劳动的意义,包括生产、制造等方面;而“匠”更侧重于技艺的传承和精湛的技术。无论是工人还是匠人,他们都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工匠”的理解,还可以从一般属性和根本属性两个方面来分析。众所周知,“工匠”本身就包含“工”和“匠”,是指具有特殊技能和经验的技能者,他们通过熟练的工艺和精湛的技术,将原材料转化为精美的产品。一方面,“工匠”具有和所有技能者一样的属性,即能够从事生产劳动,这就是“工匠”的一般属性,侧重于“工”的层面。另一方面,“工匠”不单单是指普通的技能者,如木匠、鞋匠、铁匠……而是指“技能者”这一群体里“脱颖而出”的那一部分人,侧重于“匠”的层面,这就是“工匠”的根本属性。这种根本属性立足于“匠”,别具“匠技”、独具“匠心”、颇具“匠魂”。其一,别具“匠技”。匠技主要是指工匠的技术。工匠们的技艺和经验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和传承,代代相传。工匠制作的产品超越了简单的物质范畴,可以称得上文化传承与表达,这种文化传承与表达的基础需要“工匠”具有高超的技术。其二,独具“匠心”。匠心主要是指工匠的心思。工匠对作品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和经验,还包含了一种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工匠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追求卓越和完美。他们注重细节,追求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工艺水平,这本身就需要花费很大的心思。其三,颇具“匠魂”。匠魂主要是指工匠的精神。工匠们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豪,他们把工作当作一种艺术,十分追求对自己工作的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这就需要工匠刻苦钻研,爱岗敬业,不断提升技艺,以此形成自身的精神特质。总体来说,“匠技”是基础,“匠心”是关键,“匠魂”是升华,三者共同推动“工匠”成为“匠人”。
1.1.1.2 工匠文化的含义
对工匠文化的解读,可以从学科视角出发。纵观社会发展的历史,在不同阶段都有与工匠文化主题相关的学术著作,这些学术著作代表了一定时期不同学科对工匠文化的阐释。比如在经济学领域,马克思、恩格斯撰写了《资本论》;在技术学领域,李约瑟撰写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在建筑学领域,刘叙杰等编著了《中国古代建筑史》;在艺术学领域,路甬祥撰写了《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在文化学领域,孙机撰写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在人类学领域,薛凤撰写了《工开万物: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在哲学领域,张慧撰写了《基于情境的工匠创造力研究》。以上学术著作,是进一步理解工匠文化的重要补充。此外,同济大学邹其昌教授2022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工匠文化的专著《工匠文化论》,作者基于工匠文化生态学、工匠文化结构学、工匠文化形态学、工匠文化文明学四个篇目,对工匠文化体系进行了解构,通过具体、现实的案例,由点及面系统地阐述了工匠文化,为读者全方位深入理解工匠文化提供了重要借鉴。可以说,工匠文化本身就是一个涉及经济学、技术学、建筑学、艺术学、文化学、人类学、哲学等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研究论题。
工匠文化强调对传统工艺和技术的传承和发展,其落脚点是文化,其根源属于价值观范畴。对工匠文化的理解,还可以运用文化的视角,从匠志、匠德、匠艺、匠师四个维度来分析。工匠文化的第一层内涵可以理解为匠志。“志,意也。”匠志即有成为工匠的志向和意愿,执着专注、乐而为之。对技能者而言,就是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基本素质,专注于自己从事的行业,内心十分愿意从事相应行业,愿意做好本职工作,朝着工匠的方向不断努力前行。工匠文化的第二层内涵可以理解为匠德。“德,升也。”匠德是指要具备工匠的道德和品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这种品德集中体现为忠于职守,十分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待工作能够以小我奉献大我,大公无私,愿意积极帮助他人,以此实现共同成长。工匠文化的第三层内涵可以理解为匠艺。“艺”可以理解为技能、技术。匠艺就是说要具备工匠的技能和技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技能者在练就匠艺的过程中,其核心是对细节的关注,就是要关注每一个细节,通过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从材料的选择到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精益求精。技能者的技艺和技能是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得来的。只有通过一丝不苟地实践和不断尝试,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不断追求自我提升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变革和需求的改变,才能练就更好的技艺,进而持续保持竞争力。工匠文化的第四层内涵可以理解为匠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榜样,众多。”匠师是指要成为工匠的表率和榜样,追求卓越、臻于至善。工匠文化的价值观体现在对产品和生活的追求上。工匠们注重产品的质感和设计,追求细节的完美和独特的美学。这种追求卓越的态度影响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鼓励他们追求品质和独特性,追求内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文化价值观影响了人们对产品和生活的追求,鼓励他们追求品质和独特性,追求内在的价值和意义。总之,工匠文化既包含技艺的传递,又内蕴文化的传承,承载着工匠对精神价值和情感认同的追求。匠人们通过心怀“执着专注、乐而为之”的匠志、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匠德、练就“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匠艺,以此成为“追求卓越、臻于至善”的匠师,传递了一种独特的美学和文化价值观。
1.1.2 工匠文化的孕育与提出
研究“工匠文化的孕育与提出”,是对“工匠文化”内涵理解的延续,有利于从更深层次、宽领域把握“工匠文化”在不同阶段的核心要义,进而加强对工匠文化的认同。
1.1.2.1 工匠文化的孕育
工匠文化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是由历史、人民智慧和劳动精神共同孕育而成的。在中国古代,工匠们通过世代传承的技艺和精湛的技术,创造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艺术品和建筑物。可以说,工匠文化的孕育离不开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培养。从古至今,工匠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轻人跟随老师傅学习技艺,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逐渐掌握各种技巧和技能。他们不仅追求工艺的美感,还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他们往往需要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匠。工匠文化最早产生于旧石器时代。在古代农业社会,“工”是古代“四民”之一,“士、农、工、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始社会的打制、磨制石器或骨器等工作,其实就是技能人最简单的工匠文化表达,等到夏商周时期许多科技发明成果陆续产生,实际是工匠文化的发展和延续。
中国古代社会,工匠被视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技艺和贡献被广泛称赞和推崇。中国古代社会对工匠的尊重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工匠的技艺被认为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因此他们受到社会的高度赞赏。他们的工作被视为一项艺术,他们的才华和智慧得到广泛称赞。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赞美工匠们的技艺和创造力的词语,比如“巧夺天工”“鬼斧神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次,社会给予工匠们相应的地位和待遇。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工匠被视为有特殊技能的人群,他们的工作不仅需要努力和智慧,还需要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因此,他们在社会中享有一定的地位和声望。工匠们常常被赋予特殊的称号,如“匠人”“巧匠”等,以彰显他们的特殊身份。历代统治者也积极支持工匠们的发展和创新。总之,工匠文化蕴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造力,对工匠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赞,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因此,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工匠们都以其勤奋和智慧,为中国的工艺品制作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传承和弘扬工匠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传统技艺,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繁荣。
1.1.2.2 工匠文化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工匠”主题进行深刻阐述,虽然没有关于“工匠文化”的直接论述,但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这是工匠文化的内核。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2020年11月24日举行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即“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劳动价值理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技合一”的理念,彰显了新时代工匠文化,成为推动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理论。一方面,要立足马克思主义解析新时代工匠文化。马克思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可以说,劳动创造价值。工匠文化的衍生同样离不开劳动,正是在劳动的滋养下,工匠文化才得以不断升华。早在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就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争取人人出彩。”这突出说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价值维度,鼓励劳动者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升华。另一方面,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析新时代工匠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工匠文化,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一部充满着灿烂文化的历史,这部历史记录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成长与发展,展示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魅力。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工匠领域的历史,而“道技合一”的理念便贯穿其中,成为工匠发展史的生动印证。正是因为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新时代工匠文化的表达和提升才更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融合了德艺兼修的工匠文化追求,为新时代工匠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具有战略性和创新性,体现了他对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关切,更为当前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和路径。其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一系列“强国建设”的目标指向,擘画了“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建设“制造强国”成为应有之义。而“制造强国”的建设本身就与工匠文化息息相关,需要高素质产业工人的有力支撑。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指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因此,制造业的发展与制造强国的建设存在密切联系,不论是制造业的发展,还是制造强国的建设,都与工匠文化关系紧密。可以说,工匠文化是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还鼓励新时代劳动者用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并通过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提振当代工人阶级精气神。这为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也能够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其二,高质量发展的推动离不开彰显新时代工匠文化的高素质劳动者。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5年4月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就指出,“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因此,新时代工匠文化对于劳动者素质培养极其重要,能够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焕发出新时代的道德与实践力量,进而能够加快实现科技自主创新,促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