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58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供销社和集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物资匮乏,经济困难是普遍的,别说万元户,家中存有千元就已经是稀见的富翁了。条件好的生产队,一个人家年终能分到百元,便要用来支撑未来一年的全家之用,还得没病没灾。实际上,不少生产队往往连续多年都没有年终分红,这样,一家人的零花钱就需要靠卖粮食或年猪来解决,在这个时候,“鸡屁股银行”就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时的人家里养鸡,主要目的并不是用来吃鸡肉或吃鸡蛋,许多人家没有钟表,要靠公鸡打鸣报时,而母鸡的主要作用就是下蛋卖钱,补贴家用,只有养到老得不能下蛋才会杀了吃肉。

当时邻居之间如果向人借钱,一般都是借五角或一元,借十元的一定是有大用项!因为所有的人家里都没钱,所以一切都以勤俭为原则。衣服鞋帽都是补丁摞补丁,家用的器物、工具能自己制作的都是自己做,自己做不了的便会换工解决,大型工程,比如盖房子、砌院墙等,都是邻里互相帮工完成。

因农村里的人大都生活困难,商品经济便不发达。当时一般每个大队都有供销社,负责销售化肥、农药和日常生活资料,如盐、酱油、醋、烟酒、糖、毛巾、肥皂、布匹等,购入农村土特产和废旧物资。供销社里的商品很少,都陈列在橱窗里,许看不许动,想买什么,要由售货员拿给你。而今孩子们司空见惯的各种零食,当时根本没有,就是最普通的水果糖,也只有过年时才可能有货。并且除了酱油、醋、散装白酒、盐等生活必需品外,几乎所有的东西都需要票证才能购买,如布票、粮票、棉花票、糖票等等。这些票证都是按人头发放的,印象中,当时每人每年发布票是十二尺,就是成年人做一身单衣的程度,糖票是每户一斤,棉花票是每人一斤。至于粮票,由于我们是农村,只是发给每人一两斤,买饼干点心时使用。当时发的还是地方粮票,要到外省,就必须去兑换全国粮票,我上大学时,母亲就给我换了二三十斤全国粮票。当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被称为“三大件”,这三大件加上收音机,又被称为“三转一提”,是必须要用专门的票证才可购买的,有时即使你有票证也难能买到。

图四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大队供销社外貌(栾春彦摄)

这种供销社几乎每个大队都有,规模也都差不多,其主要功能是收购农副产品、供应日常必需品,但除了盐酱油醋以外,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要凭票才可购买。

图五 1966年的五斤全国粮票

当时的全国粮票有半斤、一斤、三斤、五斤等几种,可以全国通用,可凭此票购买粮食用品。

因为农民可以杀年猪解决全年的食用油料问题,还可以自己种植大豆、苏子来压榨豆油和苏子油,所以农村没有肉票和油票。据说当时城市也吃不上肉。辽宁省的城市,最艰难时每人每月仅三两肉,以致当时辽宁省的革委会主任、后来的省委书记陈锡联被戏称为“陈三两”。由于没钱买布做衣服,不少孩子多的家庭便会把多余的布票拿来换粮食,因为能吃上饭始终最重要。

金钱缺乏,物资缺乏,农民们能够直接食用、使用的东西,比如家庭手工制品、禽畜、水果、蔬菜等,基本上是能省就节省下来,然后拿到集市上交易,换来零花钱后,再购买家里最需要而自己又无法制作的东西。但有些东西是国家统购统销的,集市无法交易,这样的东西就会卖给供销社,比如猪毛、猪皮、废塑料布、公鸡翎毛之类。据说猪毛用于制作工业上用的刷子,猪皮用于制革,而公鸡翎毛则用于手工制作鸡毛掸子。回收废塑料布则是用于再生产,所以当时的小孩子会到处收集废塑料布去卖钱。我读四年级时,一次卖废塑料布得钱1.05元,当时这算很高的收入了。有了这么一笔财富,该用于何处呢?我犹豫了很久,最后买了一把我眼馋了多时都舍不得买的多用不锈钢小刀,这把小刀也成为我难得的用来在同学中炫耀的奢侈品。我的赶集经历以后还会讲到,这里就是介绍个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