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7章 艰难生存
布加勒斯特,尼亚罗马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心脏。
夜幕低垂,厚重的云层遮蔽了星光,使得这座东欧古城的夜晚显得格外压抑。
在市中心一座并不起眼,但安保措施异常严密的政府大楼深处,一间没有窗户的会议室内烟雾缭绕,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香烟味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焦虑。
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决定国家未来走向的内部高级别讨论。
参与者寥寥无几,但每一位都是尼亚罗马权力核心的关键人物:主管经济的部长同志、外交政策的负责人、国家安全部门的首脑,以及一位代表着最高领袖意志的、沉默寡言的党内秘书。
白天与龙国代表团初步接触后被紧急召回的对外贸易部官员尼古拉·乔巴努和红星机床厂厂长瓦西里·波佩斯КУ也列席其中。
他俩略显拘谨地对坐在长桌的末端,等待着大佬们的最终裁决。
“情况就是这样,同志们。”主管经济的部长,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憔悴的老者,用疲惫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面前摊开的是一份关于国内粮食储备和消费品供应的最新报告,上面的数字...着实有些触目惊心。
“我们的谷仓正在见底。由于去年的干旱和‘集体农庄’效率低下等多种因素,今年的粮食缺口比预期还要大。几个主要工业城市的食品配给已经一再削减,民众的不满情绪正在积累。再不想办法,恐怕……”他没有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那未尽之语的含义。
“大毛那边怎么说?他们承诺的援助小麦什么时候能到?”外交负责人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
“大毛?”经济部长苦笑一声,“他们自己也在为全球扩张的军事行动和援助那些‘亚非拉兄弟’焦头烂额。”
“北冰洋下,他们最新的‘德尔塔’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如同深海巨鲨,时刻威胁着鹰酱的本土;在西欧平原的边缘,数以万计的T-62、T-72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像一柄悬在北大西洋联盟头顶的巨锤,让整个欧罗巴大陆都喘不过气来。”
“为了维持这庞大的军事机器和全球战略,他们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哪里还有多少余粮真正分给我们?之前承诺的援助,一拖再拖,数量也大打折扣。我们不能指望他们了。”
这番话引起了一阵压抑的骚动。
在座的都是尼亚罗马的高层,他们比普通民众更清楚国家所处的尴尬境地。
名义上,他们是共和联盟大家庭的一员,是毛熊阵营对抗西方的桥头堡。
但实际上,尼亚罗马一直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
纵观历史,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就深谙在地缘政治夹缝中生存的艺术。
从奥斯曼帝国到奥匈帝国,从第三帝国到如今的“老大哥”。
尼亚罗马的统治者们始终像一个精明的投机分子,在各大势力之间左右逢源,时而顺从,时而抗拒,竭力维持着自身的独立性和最大限度的自主权。
他们虽然加入了大毛组织的联盟,却不愿完全听命于大毛的指挥棒;他们与帝国保持着盟友关系,却又在国际事务中时常发出不和谐的声音。
甚至在不结盟运动眉来眼去。
这种“墙头草”的策略,为尼亚罗马赢得了一定的战略空间,但也使得他们在阵营内部显得格格不入,自然难以获得真正的信任和核心支持。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某人个人意志的膨胀和对“独立自主”路线的过度强调,尼亚罗马与大毛之间的分歧日益明显。
他们耗费巨资,试图建立独立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但这高昂的军费开支和不切实际的“大国梦”,如同一个无底洞,正在吞噬着本就紧张的国家资源,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困难,使得民众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
“用我们最先进的精密机床去换粮食……这听起来确实有些……丢人。”
国家安全部门的首脑,一个眼神锐利的中年人开口了。
“但是,同志们,我们必须认清现实。眼下,没有什么比维持国内的稳定更重要了。如果人民饿着肚子,心怀不满,那么再多的坦克,再先进的导弹,也保卫不了我们的政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他看了一眼乔巴努:“那个龙国的代表,姜晨,他直接点破了我们的困境,这说明他们是有备而来,而且很可能已经掌握了我们内部的一些真实情况。这既是威胁,也是机会。”
“机会?”外交负责人皱起了眉头。
“是的,机会。”安全首脑解释道,“龙国,这个遥远的东方大国,与大毛的关系现在也非常微妙甚至敌对。他们同样感受到了来自北极熊的巨大压力。如果我们能与他们建立起某种特殊的经济联系,甚至在未来发展成某种程度的政治默契,这不失为一条摆脱大毛控制、增加我们战略筹码的潜在退路。”
“正如乔巴努同志汇报的,那个龙国人明确表示,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几台设备,而是‘一批’,并且暗示了长期合作的可能。用我们相对成熟的工业技术(尤其是大毛不愿提供给他们的领域),换取他们充裕的粮食和我们同样短缺的轻工业品,这笔交易,从长远来看,或许对我们更为有利。”
烟头在烟灰缸里微弱燃烧。
最终,那位一直沉默不语的、代表最高领袖意志的党内秘书,缓缓开口了。
“最高领袖同志原则上同意了这个方向。稳定压倒一切。粮食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但是,我们也不能做亏本的买卖。”
他将目光转向乔巴努和波佩斯库:“明天,你们继续和龙国代表团谈判。可以同意以物易物的原则,但价格必须咬住!具体用哪些机床交换,要慎之又慎!尽量用那些我们已经成熟掌握技术、甚至准备更新换代的型号去谈。那些代表着我们最高水平、具有战略意义的核心设备,要严格控制,非必要不出售!波佩斯库同志,明天你亲自带他们参观生产线,重点展示我们设备的优良性能和高技术含量,给他们一个明确的信号:想要好东西,就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也就是足够多的粮食和物资!”
“是!请领导同志放心!”乔巴努和波佩斯库立刻挺直了腰板,齐声应道。
“记住,”党内秘书最后强调,“这是一场复杂的博弈。既要解决眼前的危机,也要为国家的长远利益打算。分寸,一定要把握好。”
会议结束,夜色已深。
乔巴努和波佩斯库走出大楼,冷风吹在脸上,让他们因紧张而发热的头脑稍微清醒了一些。
他们知道,明天将是关键的一天。他们手中握着的,不仅仅是冰冷的机器,更是尼亚罗马在这个复杂世界中艰难求存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