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10-11 17:01:01
封面
书名页
版权信息
卷首语
Remapping
高研所讲座
全球殖民性与世界失序:脱殖后的去殖民性及冷战后的去西方化[1]
引言:关于去殖民政治
一 殖民权力模式:西方文明的历史基础
二 西方霸权周期的终结
三 冷战后的去西方化:变革对话内容
四 脱殖后的去殖民性:变革对话条件
五 终结与开放
涵化还是宽容?莫卧儿时期北印度的信仰间关系
导论
“孟希”(Munshī)[10]的世界
介绍“穆赫利思”阿南德·拉姆
阿南德·拉姆更远途的旅行
结论思考
理论之路
二十世纪中国
俄国民粹主义、青年问题与农村的浮现:李大钊《青年与农村》再解读
一 李大钊与民粹主义问题:学术史和文献的考察
二 再读《青年与农村》
盛世才执政时期新疆的语言政策与实践[1]
一
二
三
镶嵌与磨合:中国工会“特色”的形成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争论与持久问题
二 批判与新传统的形成
三 1980年代的重构及其限度
发明“无人地带”:帝国、殖民与国际法语境下的中朝边境[1]
一 中朝图们江争端的背景
二 篠田治策的“间岛”定义
三 “无人地带”的漫长跋涉
四 结论
“我们的阿拉伯兄弟”:作为政治主体的人民与中国第三世界国际主义视野的形成
序言 冷战话语笼罩的“世界革命”
一 “民族主义”的多种政治体验
二 改造世界:国际主义的早期理论体验
三 再造新人:作为政治实践的国际主义
四 自力更生:国际主义的平等政治面向
五 世界革命:国际主义的世界秩序想象
六 国际主义时刻:新中国世界观与建设中的世界体验
结语 从第三世界理解中国革命的普遍性
特稿
语文学、东方主义与“未来语文学”
一 “重回语文学”
二 东方主义理论与语文学的衰落
三 “未来语文学”:一个坚硬世界中的一门软科学
四 语文学:“下一个方法”或者“下一个时尚”
五 “未来语文学”不是语文学的未来
六 质量:时尚与风格
俄罗斯关于1917年革命100周年的纪念及相关评价
一 俄罗斯官方对1917年俄国革命100周年纪念的举措
二 俄罗斯官方对1917年革命100周年纪念举措的寓意
三 近年来俄罗斯学界关于1917年革命若干问题的评价
编后记
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