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23 14:05:43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序言
前言
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1.1 乡村振兴的提出与演进
1.1.1 乡村振兴战略的缘起
1.1.2 乡村振兴战略的正式提出
1.1.3 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和完善
1.1.4 乡村振兴中长期战略规划的出台
1.1.5 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细化
1.1.6 乡村振兴的组织法治保障
1.1.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
1.2 乡村振兴战略丰富的时代内涵
1.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1.4 乡村振兴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2 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
2.1 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
2.2 乡村振兴战略在四川省的循序推进
2.2.1 四川省关于乡村振兴的第一个一号文件
2.2.2 《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2.2.3 制定确保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措施落地的激励考核制度
2.2.4 四川省聚焦乡村振兴的第二个一号文件
2.2.5 2020年四川省委省政府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乡村振兴
2.2.6 2021年四川省委省政府一号文件仍然聚焦乡村振兴
2.2.7 加强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相关的领导干部考核
2.3 三年来四川乡村振兴取得的实绩
2.3.1 四川乡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2.3.2 扎实工作、各方支持是取得成绩的保障
2.3.3 国家和四川省两级政府投入大量财力实施乡村振兴
2.3.4 各地市州推进乡村振兴存在一定不平衡
2.4 四川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3 四川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
3.1 人才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支撑
3.2 重视乡村振兴各类人才培育
3.2.1 花大力气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3.2.2 重视卫生服务领域人才培育
3.2.3 重视村支部书记群体培养
3.2.4 重视艺术人才挖掘培育
3.2.5 重视农业创新创业优秀人才培育
3.2.6 针对深度贫困县大力开展人才振兴工作
3.3 对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情况的总体评价
3.4 四川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中存在的不足
3.4.1 乡村就业人数持续下降
3.4.2 乡村人才供需不匹配,一线人才匮乏
3.4.3 人才培训资源整合不够
3.4.4 对进入乡村系统的人才激励不足
3.4.5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足
3.4.6 乡村人才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符
3.5 乡村振兴对乡村人才支撑提出新要求
3.5.1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振兴
3.5.2 乡村产业振兴对乡村产业人才提出新要求
3.5.3 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生态文明人才
3.5.4 繁荣乡村文化需要各类文化人才
3.5.5 乡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高效运行需要基层拥有各类人才
3.5.6 乡村公共服务建设需要有相关人才
4 四川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成长环境分析
4.1 人才成长离不开合适的成长环境
4.2 个人家庭是影响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的深厚土壤
4.3 乡村产业发展环境是乡村人才成长的广阔舞台
4.3.1 各类人才拥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是乡村振兴汇聚人才的重要条件
4.3.2 创造良好的农业农村产业经营环境是乡村产业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
4.3.3 具有创新创业的产业平台是乡村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重要条件
4.3.4 财政支持是乡村各行各业人才成长的重要环境条件
4.3.5 农村产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发展水平对人才的吸纳具有重要影响
4.3.6 支持产业发展政策的普适性是影响乡村产业人才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4.4 科技应用程度是乡村人才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
4.5 教育培训是乡村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
4.6 城乡二元制度和土地制度是影响乡村人才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
4.6.1 城乡差距是乡村人才流失的重要环境因素
4.6.2 城乡户籍制度是乡村振兴人才成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4.6.3 乡村土地制度是乡村振兴人才集聚的重要环境因素
4.6.4 乡村宅基地制度是影响乡村振兴人才集聚的重要环境因素
4.7 乡村创业就业支持政策是乡村人才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
4.8 社会价值导向是乡村振兴人才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
4.9 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影响乡村人才队伍的基本环境因素
4.10 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是影响乡村人才成长的重要环境条件
4.11 营造乡村人才培养良好环境
5 四川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
5.1 四川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总体要求
5.1.1 四川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要坚持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
5.1.2 四川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要有科学合理的培育目标
5.1.3 明确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的原则
5.2 健全各类人才向乡村流动的机制
5.2.1 创新乡村人才引进机制
5.2.2 发挥以市带县作用
5.2.3 搭建乡村人才集聚平台
5.3 创新乡村人才使用机制
5.3.1 让机关干部到乡村锻炼
5.3.2 让各类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5.3.3 建立县域人才统筹使用制度
5.4 完善培训主体
5.4.1 完善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5.4.2 用好党校、行政学院和红色教育培训学院
5.4.3 支持企业参与乡村人才培养
5.4.4 用好对口帮扶培训资源
5.4.5 整合县(区)培训力量
5.5 创新培训方式和课程设置
5.5.1 积极探索开展线上培训,推行培训输转一体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