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说卷:梅志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读许广平先生的札记

上月的一天,海婴冒着暑热来看我,并交我一本练习簿。一见那字迹,我就认出来了:“这不是许先生的遗墨吗?”

“我在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找出了这个本子,想让你看看,回忆一下,你该能记起一些情况。对你也可能有用。”

于是,他便复印了一份给我。

这段札记的第一部分对我就有很大的启发。那是李霁野写给鲁迅先生的信,内中特别提到,“应该有一个人好好为你写一部传记,……我觉得只有景宋女士最合适,因为她常有机会听录些你的谈话耶。”许先生很赞同,马上就决定,“先要把日常的生活事实,有可记录的摘写出来……”鲁迅先生最初的态度是不愿意,“以为自己不值得这样做”。后来是说,“要写,就坏话也得写。”

看到这里,我的感触很深,似乎这也是对我准备写自己亲人传记时的嘱咐!由于是自己的亲人,人们写时不可避免地会有偏心,可能隐恶扬善,锦上添花,甚至还会人为拔高,溢美赞颂等等,这也应说是正常现象。鲁迅先生这一嘱咐“就坏话也得写”,对于从事传记著作的作者可并非易事,更何况写自己亲人的传记!

提到《死魂灵百图》,那还是住在霞飞路俄国大菜馆楼上的孟十还,在他家附近白俄开的旧书店中发现的。这情况被鲁迅先生得知,经查阅,绘图的作者是当时的名家,出版年代又是最早的,所以不但是精品,还是稀有的文物呢。鲁迅先生便出了一百元将它买下。后来,文化生活出版社愿意出版,但觉得要印这样精美未免成本太高。于是,鲁迅先生便又拿出了一笔钱补成本,并订购了五十本书。

收到这精致的《死魂灵百图》精装本,鲁迅先生的高兴劲儿和立即自己动手“一本一本包裹起来,打算给朋友们快点收到浏览”的那种心情,只有许先生亲眼目睹记录了才能生动地反映出来。这一小段记录使人们了解到鲁迅先生对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不仅止于自己喜爱欣赏,还不惜人力财力将它出版,并赠给朋友们使他们也能喜爱欣赏。我记得,他送胡风的那本是他亲自交给胡风的,拿到家后我俩久久地翻看欣赏着。可惜的是,抗战初起我们逃离上海时,这精装的《死魂灵百图》和精装的《死魂灵》都没能带出。后来我的同父异母哥哥怕被日伪查出连累他,就把它们连同其他书都付之一炬了。想不到,这样的被鲁迅先生视为印刷装帧最好的书籍竟遭到如此的下场!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胡风用惋惜的口吻和巴金谈起此事,这才又得到了巴金赠送的平装本。

对黎先生谈办刊物的话,这是先生办刊物的一贯主张。他自己办的《奔流》杂志,就发表过不少年轻的不知名作家的作品。和朋友办《海燕》时,虽说是同人杂志,但在仅出的两期中,就有不少当时并不知名的青年作家。先生一直希望从新人中发掘出好的真情实感的作品,现在特别向黎先生提起是有原因的。当时,黎烈文正在编《中流》,鲁迅先生用别的笔名为他写了几百字的小文章,起名为《掂斤扑两》很有特色。先生这番话想是因孟十还的《作家》而发。因为孟常来信要稿,并将先生的头像放在十大世界文化名人头像中,使他很反感,因此便说了他久藏在心里的肺腑之言。

胡风一直遵循着鲁迅先生办刊物的宗旨主张,他办的《七月》、《希望》,都是不以名作家为号召,而着重从读者来稿中发掘好的作品。

许先生记的F先生就是胡风,那是无疑的。因为查日记,这些日子胡风都去过先生家里。5月10日黎烈文走后,胡风晚上去了。这从一则记录可以看出,和胡风的谈话内容还是和黎烈文谈话的继续。不但是要重视新生力量,办刊物应多吸收新作家,甚至说出“必须老的烧掉,从灰烬里产生新的萌芽出来”。他对中国传统的老字辈占据地位不让的做法,感到多么沉痛,感到中国是多么的需要走新的道路,这也是他从封建的旧文化势力中奋斗出来的深切体会。

由这谈到杨邨人嚷嚷没有出路。他从苏区逃了出来,而说没有出路,当然是为自己辩护。他的“出路”是变节后又乱骂一通,将过错推给新生力量。

所以,先生才有感于日本的共产党员,即使转向了,但他们的思想如故。有的仍在翻译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有的仍在写有思想的文章,只在对歌颂天皇和军国主义这方面表示沉默。

那以后,在5月28日和31日的日记上都记有胡风和雪峰一同谈话的情况,许先生没记录,日记上也没有写出。可能因为许先生不在一旁,就是在一旁也多半不便记下。这实在是很可惜的。

读到“写文章真难,因中国文字实太不够用,所以写作时几乎个个字在创造起来……”这段,这样的牢骚和哀叹,我听鲁迅先生和胡风谈起过。他们还很称赞日本人的大胆创新,敢于吸收外来字,用译音,形成本国的新字。而中国仅一个“混凝土”,就出现了不同的译法,有的译成“水门汀”,有的译成“士敏土”,最后总算成了新名词(现在是统一用“水泥”二字了)。所以,鲁迅先生和胡风都曾议论过中国字的不够用,尤其是翻译时。到后来,由于国民党书审官的“独具慧眼”,常常疑神疑鬼,写作时不得不使用“奴隶的语言”。幸好鲁迅先生还未及尝到这种难于应付的苦头。

最使人遗憾的是许先生记录得太少了。本来,她起意记录已太迟,不久先生就常在病中,她便无时间也无心来记录了。这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就只能读到这么几则了。就是这不到三千字的几段记载,都已给了我们不少启发和教益,成为研究鲁迅先生的宝贵资料。

199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