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科学探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跳远教学中的助跑与起跳环节“结合”技术的实践研究

戴 东 陈琪瑶

一、前言

在助跑速度不受影响的条件下,腾空愈高远度则可能愈大,这是跳远的一个准则。如何才能在助跑速度极快的前提下做到能够跳得起来呢?人们多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从加大垂直作用力入手,充分利用支撑腿的起跳缓冲和退让,再配合有效的上肢摆动的反作用力,以达到身体的腾起。这种观点的结论,从力学法则讲是正确的,应该是垂直反作用力大就跳得高。然而,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增加起跳作用力?用什么样的技术才能使支撑反作用力得以提高?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有人认为:“跳远运动员在助跑末端出现技术结构上的某些变化(如重心的下降和起跳前2步步长增大及起跳前1步步长的缩短)属于运动员的一种下意识的自然动作。”

对此,笔者认为是应该极力提倡,竭力追求和加强的一种必不可缺的技术。它是助跑和起跳有机衔接的关键——即“结合”技术。

助跑和起跳的力必须建立在活体系统的基础上。如果把助跑和起跳割裂开来,将人体运动简单化,则不能正确指导运动实践,理解稍有偏差,还会破坏对跳远完整技术的掌握。

为此,我们借助有关生物运动力学理论,结合优秀运动员的助跑与起跳的特点,对合理的“结合”技术做进一步探讨。以加强在教学与训练中对该项技术的理解和重视。

二、关于对加强起跳作用力的分析

支撑脚在上板时,运用“制动式”的着地方法可以提高身体腾起的反作用力,但这样做的结果会使水平速度明显损失,因此在跳远技术中断不可取。除此之外,起跳作用力主要来自于上板前人体腾空的下落冲量和起跳腿的加速下压冲量以及上肢积极上摆的反作用力。因此作用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冲量的大小,还受冲量作用时间所制约。即公式:作用力=冲量/作用时间

可见,加强起跳作用力可以通过提高身体冲量或缩短支撑时间并加速上肢上摆速度,或者在冲量提高的同时,缩短支撑时间,加之用提高上肢的上摆速度的方法加大起跳作用力。

(一)用提高冲量的方法加强起跳作用力的局限性

1. 用提高上板前一步的身体重心腾空高度和降低上板时的重心高度的方法,虽可使人体的下冲量增大,但用于跳远起跳会造成:

(1)加大支撑腿的负荷,加深缓冲程度。

(2)延缓蹬伸时间。

采用此种方法加大起跳作用力,不仅容易形成因冲量作用时间过长,使作用力降低,也会造成重心提前移过支持点,使支撑腿腾空上撩,上体前旋破坏腾空后的身体平衡。故此类方法在跳远教学中并不可取。

2. 用上板前起跳腿大腿的积极下压加大冲量的方法比较适宜。

鉴于大腿的下压动作是以髋关节为轴的向心运动,在大、小腿的重力作用下,兼之腰、背、臀和大腿后群肌的快速收缩,完全可以使脚自然上板的速度增加,从而增加下冲量。这样做还能形成:

(1)缩小着板前支撑脚与重心投影的距离,便于更快转入后蹬起跳,缩短支撑作用时间。

(2)支撑脚着板前向心速度的加快,便于形成“扒地式”的起跳技术,降低制动效果。

3. 臂的积极,协调、快速上摆和急停,不仅能够增加起跳作用力,同时还能更好地维持起跳平衡。有关资料证明,臂的上摆反作用力可以占到全部起跳力量的25% ~30%。

(二)利用缩短冲量作用时间提高起跳作用力

支撑脚上板后,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其缓冲、退让、蹬伸都需要完整的过程和一定的时间,缓冲、退让的程度和蹬伸时的重心高度对所需时间长短起决定作用,重心高,缓冲幅度小,蹬伸也就快,时间就短,缓冲有两种方式:一种属于自然缓冲退让,即支撑腿在受到下冲量作用时,肌肉在正常形状时被冲量压缩后拉长转入后蹬时再急骤收缩,这种形式的缓冲幅度较大,冲量作用时间相对较长,另一种则属积极性缓冲退让,即支撑腿在着板前,肌肉先进行“预紧张”当冲量作用时,肌肉在较短的情况下“被迫”再拉长,转入后蹬时,肌肉进行反弹式收缩,这种起跳技术所需时间无疑比前一种短,所以为提高起跳作用力,采取“硬缓冲”这种技术形式是十分有效的。

三、助跑与起跳之间必须经过一个相应的过渡形式

助跑与起跳之间必须经过一个相应的过渡形式(“结合”技术环节)才能保证起跳作用力的提高和发挥。

助跑和起跳是两个结构完全不同的运动形式,运动的目的也截然不同。运动员在高速助跑中,具备一定的心理和技术准备,从而进入突发改变运动状态,向起跳过渡。

一般来讲,优秀运动员的最大跑速出现在上板前两步着地前的刹那,仅在支撑时期才表现出与助跑技术不同的某些结构变化特征。例如重心的下降,上板前两步的步长增大等。虽然这种现象有时用肉眼很难观察到,但借助生物力学分析可以获得必然结果。

惯性定律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物体都有一种企图保持它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助跑中人体重心运动的轨迹虽有一定的波动差,但由于步长的相对稳定和节奏一致,波动差变化不大。在研究中,我们假定助跑中重心是朝直线水平方向运动的,运动员在上板前两步出现步长增大时,即会出现重心向下波动,当到达支持状态时,重心的向下加速运动将会形成惯性,作用于支撑点,使重心的加速方向相反,即向前上方波动。而出现重心上升到一个比助跑重心轨迹更高的高度,正因为重心轨迹的这种变化,形成了上板前一步较小。优秀运动员的这种技术证明——上板前一步要比前两步步长短10厘米左右。为起跳作用力的提高和发挥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上板前身体重心高于助跑中的高度,有利于高支撑提高起跳重心高度。

(二)由于最后一步重心高,更利于大腿的加速积极下压。

(三)便于降低支撑腿的缓冲幅度,容易应用“硬缓冲”技术来缩短支撑时间。

(四)由于上板前一步步长较短,更便于加速上板起跳,形成“扒地式”起跳技术。

当前人们更加重视助跑速度对跳远成绩的影响。助跑应达到或接近个人的最高速度,是提高跳远成绩的重要发展趋势。刘易期最后几步的助跑速度已达到了11.4 M/秒以上。可以断言,今后的“结合”技术的发展,会使最后两步的差距愈来愈小,对水平速度的影响会愈来愈弱,但上板前一步的步长与前两步的差距永远存在。相反,随着助跑速度的提高,对“结合”技术的要求越高,掌握运用难度更大也会更令人重视。

四、结论

力的法则对人体和物体是共同的,跳远中腾空的高度和人体对地面的作用力是相应的,但这个力必须建立在活体系统基础上,正确的缓冲促进正确的蹬伸发力,如果为加大作用力单纯加大下冲力而不考虑活体用力方式,其结果会适得其反。

助跑加快了,有可能出现跳不起来的情况,除力量和心理的素质的影响外,最大的阻碍则在于对“结合”技术掌握的不力,不重视这一点,就很难采取正确的方法指导运动实践。

(一)“结合”技术实质是快速助跑条件下的起跳准备技术或过渡技术,跳远中没有这个技术环节保证,就不可能获得理想的起跳作用力。运动员的跑速愈快,愈应注意抓好“结合”技术环节的调节能力,才会跳得起来。

(二)“结合”技术具有独自的形式和特点,助跑上板前一步的重心适度下降、步长增大和前一步的缩小虽属“下意识的自然现象”,同时,也是“结合”技术应用的必然现象。教学与训练中虽不必追求一致,但必须予以重视。

(三)在学习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过程中,以往多注意短程助跑起跳,容易形成在较慢速度下完成起跳的动作定型。教学训练初期,宁可跳得稍平一些,也不要以放慢跑速来换取跳得起来。同时,要注意增加较长距离助跑的“结合”技术环节练习内容,培养敢跑敢跳的技术风格,才会对以后的成绩增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在支撑腿上板之前应强调“预紧张”快着板,着板之后强调“硬缓冲”,尽可能依靠肌肉的反弹式伸展来发挥反作用力,以缩短支撑脚在板上的滞留时间。此外,在还应特别注意上肢上摆动和急停速度的提高,尤其应注意腿部肌肉超等长收缩能力的训练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