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体能训练:高水平足球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

第一节 国内外有关体能概念的阐释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概念的产生和变化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标志。概念是构成命题(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基础。“概念就是事物类的本质属性及其分子的反映”马佩.马克思的逻辑哲学探析 [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134。研究体能的有关概念是确定体能研究范围和内容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入认识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基本条件。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首先产生的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和初级形式,它还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要达到对事物本质、内部联系全面的认识,必须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感性、知觉、表象上升为概念。因此,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每经过一段时间,就会产生一些新的概念。

“体能”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各类体育报刊和文献上出现频率较多的一个词汇,也是当前足球运动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性词汇。国际运动医学委员会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就成立了“国际体能测试标准化委员会”,并制订了标准体能测试的6大内容(身体资源调查、运动经历调查、医学检查与测验、生理学测验、体格和身体组织测验、运动能力测验)。对此,拉森(Larson)提出了构成体能的10大因素:防卫能力、肌力能力、肌爆发力、柔韧性、速度、敏捷性、协调性、平衡性、技巧性和心肺耐力。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在各竞技运动项目的训练中陆续开始强调“体能”训练,由此“体能”一词频繁出现在运动训练及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和各种体质研究的文献资料里,但它们所界定的含义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在训练学中,体能是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能训练和技战术训练、心理训练与智力训练一起构成运动训练的整体。它能够提高运动员有机体的竞技能力,增进健康,改善身体形态,发展一般和专项运动素质,预防和治疗伤病等。由此看来,体能的含义包括身体能力、人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身体适应能力等。在运动生理学研究中,体能较多的是指身体功能、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有氧和无氧能力都属于体能的范围;而在体质研究中,体能更多的是指身体素质和身体适应能力。由此看来,有关体能的概念和定义所描述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外延的准确性问题,一直以来都为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和训练学科理论界所关注。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版的《体育词典》和中国妇女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均有“体能”这一词条,并对体能做出了相同的解释:“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基本的身体素质与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和支撑等)两部分。我国现行的《运动训练学》教材中,专家把体能视为运动员先天具有的遗传素质和后天训练形成的运动员在专项中表现出来的机体持续运动的能力。对其所给的定义为:运动员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1)。在广义上,体能包括形态、机能和素质三个方面的状况田麦久等.运动训练过程.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而在狭义上,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主要通过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其中身体形态是指反映人体生长发育状况的各环节高度、围度、长度、宽度和充实度等外部形态特征与心脏大小、肌肉的横截面等内部形态特征;身体机能是指人体各内脏器官的机能状态;运动素质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有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支配下,通过肌肉活动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

图1-1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

体能概念的多义性造成了学术观点的多样化。国外近年来常把运动素质称之为体能,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韧等素质。这一点相当于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中狭义的体能概念。关于体能,运动素质和适能等运动训练学的术语、概念和释义,国内外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解和论述,其中有代表性的体能研究观点有:

Hartmann等在1995年认为,体能是以人体三大供能系统的能量代谢活动为基础,通过骨骼肌系统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刘爱杰.耐力性竞速项目专项运动素质的整合 [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2001。从生物化学的观点分析,运动员体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运动过程中能量的供给、转移和利用的整合能力的高低。

我国学者熊斗寅认为,体能是个不确定的概念,有大体能和小体能之分,大体能即泛指身体能力,包括身体运动能力、身体适应能力、身体机能能力和各项身体素质;小体能是指运动训练中的体能训练和体能性项目等。其研究的体能范畴较为广泛,其中的大体能与运动训练学中的体能概念较为接近,只是忽视身体形态在体能中的作用熊斗寅.浅析“体能”概念 [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0(1):1~3

李之文教授则在《体能概念探讨》中认为,体能是经过身体训练获得的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身体形态的适应性变化和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基本素质李之文.体能概念探讨 [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3):1~3

赵志英等人在《对体能的探析》中认为:“体能”应是指运动员在专项训练和比赛负荷下,最大限度动员有机体机能能力时对抗疲劳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理解这种能力就是专项耐力,或者也可以称之为持续从事专项工作的能力赵志英.对体能的探析 [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44~46

王保成等认为:“体能”从广义上讲包括人的有形能力和无形能力。有形能力——身体能力,无形能力——心智能力,即由身体结构、身体机能和智力意志三部分组成。从社会生活角度讲,体能是积极适应生活的身体能力、工作能力和抵抗疾病的生存适应能力。从狭义上讲,“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解释指出了体能的本质是机能能力,但忽视了或者说没有强调体育活动中的机能能力是指竞技体育中有机体在长时间、高强度、短间歇的大负荷工作过程中,抵抗疲劳、高效率、高质量工作的能力。竞技体育中的体能是指运动员在专项训练和比赛负荷下,最大限度地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克服疲劳、高质量完成专项训练和比赛的技能能力王保成,等.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评价指标与指标体系的研究 [J].中国体育科技,2002(2)

孙学川博士在《现代军事体能探索》中对现代军事体能的概念为:指军人在各种特殊环境下,为完成各种长时间、大强度和高标准的军事(战斗)任务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生物学能力,是一个融生理学、心理学、和时间生物学等多学科素质为一体的综合生物学素质孙学川.现代军事体能探索 [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1):1~6

香港学者钟伯光博士所著的《Keep fit手册》一书中对“适能”的定义是:身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完整适能包括身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和心理适能(Psychological fitness or mental fit ness)两部分。身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简称体适能,包括健康相关的体适能(Health-related-physical fitness)和竞技运动相关的体适能(Sports-related physical fitness)两大范畴,良好的健康相关的体适能可让身体应付日常工作、余暇活动和突发事情。运动相关适能是可以确保运动员运动表现和成绩的能力,如爆发力、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其目的在于取胜及创造纪录。可以看出,体适能包括体能训练的各项身体素质。

古今中外有关与“体能”类似的研究与论述或许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体能”的含义。如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krate)认为,人的一切活动不能脱离身体,身体必须保持能高效率地工作,力量与肌肉的美只有通过身体锻炼才能达到;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ocrate)也认为:人类身体每部分都具有其功能,如果获得适当的体能活动,这些部分便会更加健康、发达,并且退化较慢。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教育家、科学家和医生十分强调养生术,其中主要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观”,目的在于利用自然和锻炼来提高体能。

无论哪种观点都阐明了体能的如下三个层次:(1)体能是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途径获得;(2)体能是一种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运动素质的综合运动能力;(3)体能是一种潜在能力与外在表现结合的结合体,其表现是与外界环境相结合的产物,换言之,体能的发挥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体能是人体生物能力的整体质态,构成体能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等要素,是人体生物能力的各个不同层面。从运动训练实践中体能所表现的特点看,身体形态是其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的载体;身体机能是运动员身体内部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是运动员体能的生物学基础;运动素质是运动员体能的具体表现。在有一定身体形态运动员身上和对身体形态要求不太明显的运动项目上,体能状态由其运动素质和生理机能这两个层面来反映。

尽管“体能”一词内涵多样,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和表达,但综合以上诸多对“体能”的定义,它至少阐明了以下要点:经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身体训练获得;包含各项运动素质;受外界环境影响。它是我国在体育科学实践中融合了古今中外的诸多概念与思想于一体创造出来而形成的我国特色的东西。根据我国的体育科学实践来界定体能,我们从字面看,可以把“体能”翻译成Physical active ability。

第二节 体能与体质、体力、适应能力

对体能概念的系统研究,不能不涉及到与体能词义相近的体质、体力和适应能力这些相关词的含义以及与体能的关系与区别。

体质,《实用体质学》中对体质的定义是: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实用体质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1987。因此体质与体能的外延是不同的,体质的外延要大于体能的外延。也就是说体能是以体质为基础,通过后天的训练,使身体具备了完成某种和某类身体活动的专长,因而体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专业性和后天获得性。可见体质与体能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体质是体能的基础,体能是体质在一定范围的延伸和发展。二者共存于人体之中,互为影响、相互促进。没有良好的体质,就不会有出众的体能,而出色的体能又可以促进体质的发展和提高。

体力,是指身体抗疲劳的能力。它是体能的组成部分之一。体力主要包括耐力(有氧和无氧耐力)素质、力量素质以及速度素质三大要素,它们是身体抗疲劳能力的主要成分。尽管体力作为体能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内含,但它毕竟只是体能的一个方面,更不能成为体能的上位概念,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体力来代替体能。体力既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体能概念的主体,同时也是现代竞技运动条件下体能新概念中的重要部分,是发展其他体能要求的重要基础。体能作为身体能力,表现在主客观两方面,从人体主观看,它是组织、器官和系统经过训练,达到了某种水平,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特征,形成了体能的内在储备,而客观现实中与外界结合的表现则是衡量体能优劣最重要、最基本的标准。由于实践需要不同,对人体运作的活动形态的要求不同,因此,体能训练必须通过反复磨练才能提高。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体能的要求也有差别,需要施加特殊的专门训练。

适应能力是指“人体在适应外界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包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曹湘君.体育概论 [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它是决定体能发挥的因素之一。如前所述,体能就身体而言,具有贮备性和潜在性。如主观情愿和客观受限制,体能则不能得以展现和发挥。决定体能发挥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1)主观能动性的控制力。主观上可以调控已有能力释放的总量和强度,因此思维指令是决定体能发挥的关键因素;(2)神经中枢的兴奋状态。精神振奋与萎靡不振必有截然相反的体能表现;(3)意志品质等心理特征。体能的施展是一种体力的耗费,在许多情况下是一种艰难甚至是痛苦的生理过程,这其中意志品质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4)对变化的外界环境的适应水平。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引发身体的应答反应。体内的这些变化,就会连锁地影响体能的发挥。适应能力强,机体调节快,则能应答自如。由此可见,体能训练既要着眼于发展各专项运动素质,又要重视运动员的机体与外界环境的有机结合与适应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要加强对运动员思想作风与心理品质的磨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并使之在比赛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基于上述分析,适应能力是决定体能发挥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通过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来获得。它作为体能能否正常发挥的外部环境和要素,可以作为体能的一个外在组成部分,如果不考虑到这一点,将会破坏体能要素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综上所述,在对诸学说分析与考察并汲取其共同点的基础上,我们将体能定义如下:体能是指有机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训练而获得的在形态结构、功能和调节方面及其在物质能量的贮存与转移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以及与外界环境相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其大小是由机体形态结构、系统器官的机能水平、能量物质的贮备与基础代谢水平及外界环境等条件决定的,运动素质是体能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在运动时表现为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各种运动能力。发展和提高体能的最主要手段是通过运动训练。

第三节 足球运动员体能概念界定

国内对足球专项体能的概念一直借用运动学中对体能的定义,认为足球专业体能是足球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定义显然不符合足球专家、学者对足球体能的理解,不能对足球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表现出来的体能特征进行有力地解释说明。因此有必要对足球运动员体能的概念进行重新的定义。

根据我国足球教练员和相关科研人员对体能的描述,“体能”应是指运动员在足球专项训练和比赛负荷下,最大限度地动员有机体机能能力时对抗疲劳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理解,这种能力就是专项耐力,或者也可以称之为是持续从事专项工作的能力。“专项”是与运动员训练水平相称的比赛本身,“体能”指运动员在专项比赛中体力的表现。足球比赛是一种间歇性运动,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活动包括反复的、短时间大强度运动,并穿插着不同速度的奔跑、走和站立。尽管现代足球比赛运动强度比过去有了极大地变化,但是比赛的统计结果显示,大强度运动时间的百分比仍然相对较少。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大强度、高速冲刺的跑动,对比赛结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足球比赛的专项特征对足球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和训练的目标,即足球运动员的体能就是满足足球比赛需要的、长时间活动的能力。因此,狭义的足球专业体能的概念应为,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与训练中表现出来的适应足球比赛需要的长时间的耐力和持续高强度的间歇活动的能力。

巴甫洛夫的生理学研究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支配的。”运动训练学也认为:“心理训练是运动训练的组成部分,如果运动员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就难以达到运动训练的高要求,更不能在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双方身体、技术、战术等训练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运动员心理因素往往对比赛胜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足球体能训练中,竞争激烈的比赛要求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思想作风和意志品质都要得以体现并得到锻炼,因此足球运动的体能训练还应该包括心理能力和意志力。因为在人的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都发挥出最大限度时,心理和意志品质往往决定比赛的胜负。就此而论,广义的足球专业体能的概念应包括符合足球比赛训练特点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心理能力等。

图1-2所示,体能训练应包含身体训练和心理训练两大方面内容。体能训练中身体方面的构成要素主要有:速度、耐力、力量和灵活性(柔韧、灵活)和协调性的训练,其对足球的专项要求包括基础耐力、冲刺速度、专项耐力、冲刺、身体抗衡和射门力量等;体能训练的心理方面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动机和气质,具体对足球的专项要求是:意志力、自信心、注意力和冒险精神。任何心理方面的要求和素质都应与身体方面的素质要求协调发展。

图1-2 体能训练概念示意图

第四节 技战术体能的新概念

一、体能与技术的关系

在足球运动中,技术与体能既相互矛盾,又紧密联系在一起,牢不可分。首先,技术是足球训练的核心。在训练中,尤其是在青少年训练中,必须明确技术的核心地位,走技术化发展道路。现代的足球训练对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在体能训练中花费大量的时间,技术训练时间必然相对减少。在我国足球发展过程中,无数的惨痛教训已经让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没有良好的技术做基础,即使我们过去在青少年国际比赛中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也是以过早消耗足球水平的未来发展空间为代价的。2004年,中国国奥队在奥运会亚洲区小组赛的失利又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年维泗认为,中国少年、青年、成年国家队像一个模子刻出来了,都透着粗疏和笨拙。张俊秀认为,这届国奥队是我国技术最差的一代。曾雪麟认为,现在的球员的身体条件、体能和作风都不错,但最缺的就是基本功和技术。在未来的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坚定不移地执行以技术为训练核心发展路线,建立以技术为核心的训练体系,是中国足协、足球俱乐部和各级教练员今后应解决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其次,我们还应当明确一个事实,即体能是技术的保证。没有体能的保证就失去了展示技术的舞台。在这方面我们也犯过同样严重的错误。在20世纪70~80年代我国球员的技术在亚洲还有一定的优势,但屡次冲击世界杯和亚洲重大赛事未果。主要原因是体能上的差距,体现在高对抗下由于力量和速度耐力的不足,而无法正常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在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的结合方面,希丁克可以称得上是超级专家,他将所有在比赛和训练不能达到体能标准的运动员全部排除出国家队。他在韩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荷兰教练班子,助理教练维尔比克、体能教练维尔海耶恩以及两名队医。通过维尔海耶恩4个月的训练,对比同样测试内容的球员个人档案,荷兰教练发现这支韩国队的体能甚至比1998年的荷兰队还要好,而技术应用水平也有了快速提高。与此相比,近10年来,特别是在实行体能测试准入制度以后,我国足球界对体能的认识加强了,我们队员的体能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国际比赛中暴露出了体能与技术结合不好的问题。例如,国奥队比较重视身体素质的选材和体能训练,但长时间的体能训练并没有在与韩国队比赛中表现出优势,技术水平表现不出来,下半场还出现了明显的体能下降。这说明我国的体能训练的科学化含量低,体能训练的时间不短而体能训练的效率较低。科学地认识足球运动体能训练特征,正确把握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规律,将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仍然是目前我国足球训练的重要课题。

二、体能与战术的关系

战术的形成需要以技术为保证,以体能为基础。一支队伍战术的发展,除了教练员的战术指导思想外,还必须有适合的运动员,以及保证战术高质量实施的体能。这就是什么样的战术必须有什么样的体能,反过来说不同的体能赋予战术不同的功效。一场比赛长达90分钟甚至120分钟,战术形成的机会在任何时候都会出现,这就要求球员随时都要有充沛的体能保证。在机会出现时迅速、敏捷地做出反应,或扯边或插上,不失时机地通过变化战术,达到取胜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跑动出战术。从某种意义上说足球也是跑的运动,谁能跑、谁会跑,谁就可获得比赛的机会。体能也是决定能否形成战术优势的重要因素。

战术阵形是一个属于静态的范畴,而比赛中“四四二”、“四三三”、“三五二”、“五三二”、“四五一”阵形等,都需要以动态的形式——战术变化在比赛中体现出来。现代足球由于球员的体能越来越好,战术的变化也就愈来愈多、愈来愈快,于是又要求球员的体能向更高水平发展。在实施战术的过程中,双方球队既是技术、心理的较量,也是体能的较量。过去的国内赛场中,球员跑动少、速度慢、战术单调……,有人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激励机制、心理素质、职业化制度等等。但根本的原因是体能的科学化训练水平较低,球员缺乏90或120分钟的高强度比赛中的体能保证。1991年以来足协花大力气坚持对球员的体能测试,在联赛中球员体能的增强,导致跑动积极,双方攻防节奏加快,战术变化多样,拼抢凶狠。例如申花队的“抢、逼、围”战术、国安队的“抢、快、活”战术等,都由于有体能的保证,运动员才达到了较好的比赛状态,使技术在比赛中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这充分证明了体能是使战术发生变化并发挥较大功效的重要基础。在实施战术过程中,一旦战术受挫也需要尽快地调整战术,以便尽快实施新的战术攻防手段,以期实现战术目的。因此,任何战术都不能离开体能这一重要因素,尤其是整体战术配合,更要求每个队员都能及时到位。

三、足球技战术体能概念的产生

现代足球对运动员的体能标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没有体能保障,个人和集体的技战术就无从谈起。在技战术水平相近的两个球队之间的比赛中,体能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比赛的结果。现代足球比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足球运动不仅仅需要“田径式”体能,而且需要的是足球“技战术体能”,没有专项技术的体能毫无用武之地。因此足球的体能训练应分为三个层次:(1)一般体能做基础;(2)专项体能作保证;(3)体能训练的技术化。应该看到足球运动的体能训练必须与技战术水平同步,只有在技战术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运动员体能水平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仅仅坚持超负荷的体能训练,忽视体能训练与技战术的结合和同步提高,都不会达到理想效果。

由此可见,足球技战术与体能是紧密结合实战、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足球运动员所需要的体能必须是与实战不可分割的体能。对于专项运动来说,离开专项特征就没有强度,离开足球专项体能不可能得到“比赛体能”。现代足球体能训练的发展方向就在于足球项目本身,在于发展“足球比赛体能”。足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技术、战术、心理与体能众多方面的训练的重要性和不可分割性。要在提高技战术训练质量的同时发展体能训练,使发展和提高的体能真正属于足球的体能。在强调体能训练的同时,应尽可能多地融进技术,使足球技术更具活力和实战性。失去了足球运动的高强度、高对抗的特征,同时也就失去了宝贵的支撑技术。战术配合不但要有技术、意识作基础,同时足够的体能也是重要的前提。现代足球技战术朝着简练、快速、实用、合理的方向转化,实用、合理的技战术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二者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如果所训练出的技术不是真实的技术,一定也不适合于比赛。把技战术训练放在高强度、高速度对抗实战中,既提高了技术的实用性,同时也得到了专项体能。这也就是技战术体能的新概念。

足球比赛中技战术应用要得当,而体能是保证技战术正常发挥的前提,也是提高战术应用质量的基础。许多成功的战例告诉我们,体能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体能却万万不能,所以应注重培养队员平时的体能训练水平。对我国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根据主客场比赛的规律,调整好队员的体能状态。国外强队的诸多做法,如配备专职的体能教练员很值得借鉴。同时也希望我国足球科研工作者积极探索,为教练员们提供较多的既能提高体能水平、又能提高技战术水平的科学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