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思想理论建设是高校党建的首要任务(3)
一、充分发挥研究中心作用,提升理论研究水平
高校党建研究中心是2004年成立的全国高校第一个党建研究中心,注重专家学者和党务工作者相结合、校内专家学者和校外专家学者相结合。2009年该中心出版的“高校党建研究丛书”(六卷本),是第一部系统论述高校党建工作的学术丛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汇聚了政治理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学、文艺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专家50余人,在专题研究、学术研讨、理论宣传等方面联合攻关,已经成为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的重要基地,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重要报刊发表30余篇理论文章,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反响。
二、设立党建研究基金,支持理论创新
2006年,学校党委设立了党建研究基金,截至目前共投入经费120多万元,先后支持研究课题100余项,出版《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等20多本著作。研究内容涵盖高校党建规律研究、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分党委作用发挥、党支部建设、党员教育培训等具有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理论及现实问题,如“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研究”、“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问题研究”、“院系领导体制及运行机制研究”、“教工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研究”、“高校教师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研究”等。
加强党建研究课题管理。成立专家评审小组,通过开题报告、中期评审、结题汇报加强对党建研究课题的指导与督促。组织召开党建课题研究培训会,为课题研究人员提供针对性指导。建立党建研究激励机制,奖励优秀研究课题,激发党员干部开展党建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积极承担中组部、全国党建研究会等的研究课题,拓宽研究视野
2007年以来,我校共承担中组部、全国党建研究会、教育部、北京市党建研究会、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等单位的研究课题19项,其中“高校党组织服务体系研究”获评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优秀课题,“创先争优与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党员干部心理压力及心理影响因素研究”两项课题获评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2011年度调研课题优秀成果三等奖,“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获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2012年度调研课题优秀成果(重点课题子课题)三等奖,“高校党委组织员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策略”获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2012年度调研课题优秀成果(自选课题)二等奖,“保持先进性,增强凝聚力,实现党对高等学校的坚强领导”入选北京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刘川生书记牵头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成果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一书于2009年出版发行。
四、注重研究成果转化,促进党建工作实践
党建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解决实际问题。积极推动课题成果转化,切实发挥其对党的建设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开展党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推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创新的关键环节。学校党委一手抓研究,一手抓转化,努力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各级党委的重大决策,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制度机制,转化为推动实践的方式方法,并以成果转化检验和促进课题研究。比如,通过转化“分党委(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实行‘公推直选’问题研究”的课题成果,开展学校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试点工作;通过转化“院系领导体制及运行机制研究”、“教工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研究”、“我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等研究成果,出台《中共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等文件。
五、创新和完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研究能力和素质
提高党建研究的科学化水平,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是关键。学校党委坚持把学习制度化,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构建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文理科联合学习组、院系学习组三级学习体系,就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学校改革发展所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等工作进行学习研讨。每年暑期组织学校党建工作研讨会,就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和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专题研究。2009年以来举办的“京师求是讲堂”既是每个党员干部学习的平台,也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创新举措。学校党委还通过举办国内外形势报告,到现代工矿企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一流大学参观考察,组织党员干部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启迪党员干部的思维,提升其治学理教的能力。
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时代要求
创先争优,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和不懈追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载体。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服务经济社会、引领社会文化的重大任务和使命。创先争优活动既是一个学习教育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要紧密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把创先争优活动贯穿于学校中心工作中,使之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持久动力和重要保障。
一、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顺应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做知识创新的生力军
当今时代,全球化日益加深,世界已成为“地球村”,物质资源、人才、信息、知识实现了全球的流通和配置,世界高等教育自觉不自觉地被纳入到全球合作与竞争之中;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和信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对其产生、传播、使用能力上的差异决定着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国家创新成为世界各国重大战略选择;信息化日益加快,信息网络能随时随地把教育服务传递给任何人,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思考和交流的方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学习资源提供的自由性、开放性增强,学习需求的个性化、多元化日益凸显。时代变革推动了扮演知识生产者、使用者与扩散者角色的高等教育,从经济社会边缘走向经济社会中心,成为关系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战略要素部门。
当前,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我国科技创新主要资源在高校,高层次人才主要力量在高校,科技发明的主要成果在高校。2010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中,高校获奖比例均超70%。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世界创新体系中尚处于落后地位,仍处在典型的赶超阶段。我国大学知识创新和转化能力仍存在较大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以最能体现技术创新能力的科技论文和发明专利为例,2000—2010年中国科技论文发表数量排在世界第4位,但在被引用次数上排第8位,在篇均论文被引用次数上差距则更大,科学影响力在19个主要国家中排名第13位。另外,2010年中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的国际专利申请量为12339件,排名第4,但仅为排名第一的美国的27.5%。所以,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高校要把创先争优活动放在经济全球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全局中加以思考,放在加快推进知识创新、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事业科学发展的新使命中加以谋划,在高校的组织结构、体制机制、资源配置以及人才培养规格模式等方面进行更新和再造,着力成为知识传播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基础研究和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重镇,提升国家在全球知识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贡献度。广大师生要站在国际学术最前沿,争做知识创新的生力军,在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学习中探索知识创新的生长点,成为全球知识创新体系和学习网络的积极参与者和竞争者;争做技术创新的生力军,积极探索融会贯通和解决重大问题的新途径。
二、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做教育创新的先行者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是“十二五”期间我国重大战略选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大量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校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根本要靠改革创新。教育创新是遵循教育规律,全面、系统、持续性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整体变革过程,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既要整体推进,又要重点突破。在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处于现代教育体系最高层次的高校,理应担当教育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责任和使命。
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能仅仅满足于推动日常工作,目标要立足高远,树立全球意识和国际标准。要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深基础、宽视野、高素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要把握时代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争创一流的科研成果;要发挥自身优势,办出特色,做出一流的社会服务业绩。高校改革创新的主体是广大教师。目前,高校教师适应挑战、应对变革的能力不足,全球化意识和参与国际学术交往的能力亟待加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参与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能力需要提高。所以,高校和教师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内涵发展。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探索学企结合、学研结合等新方式。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实现科学研究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从“单兵”作战向团队攻关的转变。优化学科总体布局和学科结构,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渗透,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校在管理体制上,必须建立能够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机制,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创新,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师生党员履行职能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
北京师范大学将创先争优活动与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教育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推动科学发展、引领教育创新”的活动主题,着力培养引进高层次领军人物,创建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发展专业学习共同体,提升科研的协同攻关和整体竞争力,推动学校在强化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努力实现新突破,不断增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三、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着眼于推动大学文化建设,做先进文化的引领者
大学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孕育时代先进文化的摇篮和基地,在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发挥着引领和辐射作用。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是优秀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表率作用,带动全校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使创先争优不仅要成为党组织和党员的共同目标,还应成为广大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一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文化影响力,打造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北京师范大学坚持弘扬传统,并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一流大学建设。一是把培育创新文化作为基础工程,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实行学术代表作制度以及与人事聘任相统一的聘期考核制度,营造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围绕“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校训精神,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把师德纳入教师培训和考核体系,在职称评聘、评奖和评优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通过评选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师德建设座谈会、名师讲坛、教师风采展,开展师德主题教育等活动,涌现出一批学识魅力、人格魅力兼备的师德先进个人。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已经形成以大学生电影节、读书文化节、“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白鸽青年志愿行动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品牌,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
四、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须立足于提升基层党建生机活力,做基层党建创新的示范者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教职工党员比例超过50%,在校本专科和研究生党员比例超过20%。近年来,高校党建工作的活力不断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同时也要看到,高校党组织建设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工作内容和方式创新不够。基层党组织尤其是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还不够凸显,少数党员党性意识和思想理论素养有待提升,高知群体入党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