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刮痧的注意事项
◎刮痧虽然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但是毕竟要接触肌肤,不可马虎对待。那么,刮痧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刮痧有什么慎用症或者禁忌症?弄清楚注意事项,不仅可以规避操作时的失误,更能让患者更加放心,使整个治疗流程更加安全。
刮痧前的注意事项
刮痧疗法临床应用范围较广。以往主要用于痧症,现扩展用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疾病,涉及到内外妇儿各科疾病,我们在后面会一一提到其刮痧治疗的方法。然而,刮痧并非适用于所有的疾症,以下为大家介绍刮痧疗法的慎用症和禁忌证。
1 刮痧疗法的慎用症
(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症等不宜用泻刮手法,宜用补刮或平刮法。如出血倾向严重者应暂不用此法。
(2)新发生的骨折患部不宜刮痧,外科手术疤痕处亦应在两个月以后方可局部刮痧。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疤痕局部处慎刮。
(3)化脓性炎症、渗液溃烂的局部皮肤表面(如:湿疹、疱疹、疔、疖、痈、疮等病症),以及传染性皮肤病的病变局部禁刮。
(4)原因不明的肿块及恶性肿瘤部位禁刮,可在肿瘤部位周围进行补刮。
(5)下肢静脉曲张者,宜由下而上采取适当手法,手法要轻;血小板低下者(容易出血不止)、病危的人要谨慎刮拭。
2 刮痧疗法的禁忌症
严禁给有刮痧禁忌证者刮痧,常见的刮痧禁忌证有以下几种:
(1)病人身体瘦弱,皮肤失去弹力,或背部脊骨凸起者,最好不要除痧,或不宜在背部除痧。
(2)患者有心脏病,如心肌梗塞、心绞痛时,或水肿病者,或血友病,或出血倾向者,均不宜用除痧法。
(3)少儿体弱患者,老年体弱多病者,不可用本法。
(4)皮肤有感染疮疗、溃疡、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刮。
(5)经期、妊娠期下腹部要慎刮或禁刮;极度虚弱、消瘦者慎刮;心血管疾患者慎刮;过饥、过饱、过度疲劳者禁刮。
刮痧时的注意事项
治疗刮痧时,皮肤局部汗孔开泄,出现不同形色的痧,病邪、病气随之外排,同时人体正气也有少量消耗。为有利于扶正祛邪,增强治疗效果,治疗刮痧时应选择环境,根据病症选择适当的手法,注意掌握刮拭的时间,防止发生晕刮。危重病人应采用综合治疗。
1 应对晕刮
晕刮,即在治疗刮痧过程中出现的晕厥现象。经络刮痧法虽然安全、无副作用,但个别患者有时因其本身在某个时刻不具备接受治疗刮痧的条件,或治疗刮痧时操作者的刮拭手法不当、刮拭时间过长、病人过度紧张,则会出现晕刮现象。
晕刮的原因
(1)患者对治疗刮痧缺乏了解,精神过度紧张或对疼痛特别敏感者。
(2)空腹、熬夜及过度疲劳者。
(3)刮拭手法不当,如体质虚弱、出汗、吐泻过多或失血过多等虚证,采用了力度过重的刮拭手法。
(4)刮拭部位过多,时间过长,超过25分钟者。
晕刮的症状
发生晕刮时,轻者出现休克晕厥的征兆,比如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出冷汗、心慌、四肢发凉,重者血压下降,神志昏迷,出现休克晕厥。
晕刮的治疗
应立即停止原来的治疗刮痧。抚慰患者勿紧张,帮助其平卧,注意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重者马上拿起刮板用角部点按人中穴,力量宜轻,避免重力点按后局部水肿。对百会穴和涌泉穴施以泻刮法,患者病情好转后,继续刮内关、足三里。采取以上措施后,晕刮可立即缓解。如患者晕刮现象仍然不缓解则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当发生晕刮时,医生可先对病人百会穴施以泻刮法。
晕刮的预防
(1)对初次接受刮痧治疗者,应作好说明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
(2)选择舒适的体位以便配合刮痧治疗。
(3)空腹、过度疲劳、熬夜后不宜用治疗刮痧法。
(4)根据患者体质选用适当的刮拭手法。对体质虚弱、出汗、吐泻过多、失血过多等虚证,宜用补刮手法。
(5)治疗刮痧部位宜少而精,掌握好刮痧时间,不超过25分钟。当夏季室温过高时,患者出汗过多,加之刮痧时汗孔开泄,体力消耗,易出现疲劳,因此要适当缩短刮拭的时间。
(6)在治疗刮拭过程中,要经常询问病人的感觉和观察病人的反应,及时发现晕刮的先兆。做到以上几条,完全可以防止晕刮的发生。
2 除痧手法
除痧时手法要均匀一致,防止刮破皮肤,以免引起感染。除痧过程中,应询问病人的感觉情况,以便随时调整病人体位和改进施术的手法。除痧使用的用具必须清洗消毒,特别是给乙肝病人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除痧时,由于皮下渗血,肝炎病毒可能污染用具,刮痧后,用具一定要经高压消毒,以防止血源性传播。
3 冬日刮痧
在冬天刮痧时,室内一定要暖和,注意刮痧部位刮痧结束后及时覆盖保暖,防止着凉,加重病情,也不要对着空调,要尽量避风。刮痧时尽量使用专用刮痧用具,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铜钱、塑料晶、瓷器、红花油等)。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拭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 避风保暖
治疗刮痧时应避风,注意保暖。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因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通过开泄的毛孔直接入里,不但影响刮痧的疗效,还会因感受风寒引发新的疾病。
◎刮痧场所应尽量选择空气清新、环境舒适的室内,注意避风保暖。
5 不同部位的刮痧
头部、面部可不必抹刮痧油,保健刮痧可以隔着衣服刮拭;治病出痧,必须使用专门的刮痧油。刮完一次,应在痧退以后再在同一部位刮痧,平时可以用轻手法补刮,促进微循环,以加强退痧作用。
6 不同皮肤的刮痧
皮肤病患者,皮损处干燥、无炎症、渗液、溃烂者(如神经性皮炎、白癜风、牛皮癣等病症),可直接在皮损处刮拭,皮肤及皮下无痛性的良性结节部位亦可直接刮拭。如皮损处有化脓性炎症、渗液溃烂的,以及急性炎症红、肿、热、痛者(如湿疹、疱疹、疔、疖、痈、疮等病症),不可在皮损处或炎症局部直接刮拭,可在皮损处周围刮拭。
7 不必强出痧
刮痧治疗时,不可过分追求痧的出现。因为出痧多少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患者体质、病情、寒热虚实状态、平时服用药物多少及室内的温度都是影响出痧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实证、热证比虚证、寒证容易出痧;血瘀之证出痧多;虚证出痧少;服药多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后,不易出痧;肥胖之人与肌肉丰满发达者不易出痧;阴经和阳经比较,阴经不易出痧;室温较低时不易出痧。出痧多少与治疗效果不完全成正比。如实证、热证出痧多少与疗效关系密切,而对不易出痧的病证和部位只要刮拭方法和部位正确,就有治疗效果。
实证、热证比虚证、寒证容易出痧;刮痧时,会有少许毛细血管出血,渗到附近组织,然后再吸收,会产生疼痛的感觉,这是增加抵抗力的一种方法,属于正常情况。怕疼的人,可先泡热水澡或热敷再刮痧,可减少疼痛。刮痧治疗后,会使汗孔扩张,半小时内不要冲冷水澡,不要吹冷风,可洗热水澡。刮痧后喝一杯温开水,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津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毒素排泄。
8 痧症太严重时的处理
“刮痧”的“痧”指痧病。在炎热季节,冒暑远行,贪凉,大量饮冷水,或者淋了雨,或是暴食暴饮,接触了秽物臭气等,都会发痧。它使人一时气血阻滞,发病猛烈,必须急救。
危重病人,用经络全息刮痧法紧急救治后,有条件者应去医院由医务人员采取其他疗法综合治疗。
各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病急性期、各种急腹症、危重症或诊断不明确的疑难病症,须在专业医务人员指导下,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来应用本法治疗。
轻度发痧,常见头晕、头闷胀痛、两目发花、周身不适、胸中郁闷、四肢发凉、脉迟治缓等。要马上用瓷调羹蘸清水在两肘窝或两腘窝,或在脊椎、颈部两侧,由上而下地刮,使皮肤变红,出现紫点为止。也可以用食指和中指蘸清水轻轻捏提上述皮肉,使之产生痧点。同时服用仁丹或金灵丹。
◎怕疼的人,可先泡热水澡或热敷再刮痧,可减少疼痛。
当痧病发作重时,有腹部绞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头汗较多、烦躁闷乱、面白肢冷、脉沉伏等。要先用三棱针或空针头,常规消毒后,在腘窝部表浅发紫的小脉管上刺入放血。同时口服十滴水或玉枢丹、无极丹等。
痧病极重症时,病人已经昏迷,要送医院抢救。
9 刮痧力度的掌握
刮痧手法中的力度,犹如中药处方之药量。一个中药方中药与药之间剂量发生改变,其方剂的功能就可能大为不同。说明中药方中不但药物配伍重要,药量也是很重要的。刮痧、按摩也一样,施术的部位(经络穴位)好像是方剂中的药,其力度好像是方剂中的药物的剂量。只知道经络穴位,而力度掌握不好,其效果也相差甚远。
有人问了,刮痧、按摩是不是力度越大越好?这是不正确的。力度太轻达不到一定力度,起不了效果;但力度太重了会使人肌肉组织受伤,甚至加重病情。刮痧有效的力度应该是既要有一定力量,但又不能太重,在这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力度,用此力度进行保健治疗才会有效。合适的力度是对病人使用刮痧、按摩进行保健治疗时,病人既能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又能忍受得住,这时的力度就是有效的,只有找到这种力度才会有好的效果。
10 不要用红花油作应急刮痧油
古代人们一直用水、酒、植物油作刮痧用润滑油,所以在没有专用刮痧油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些传统材料作应急代替。但并不是所有油剂都适合的,比如红花油就最好不要用。因为红花油里面含有的辣椒素会刺激皮肤,当反复刮拭时会使皮肤变得粗糙,引起皮肤过敏或生成黑斑。长期保健最好用专用刮痧油,治疗作用比较好,还没有副作用。
◎红花油里面含有的辣椒素会刺激皮肤,刮痧使用会使皮肤变得粗糙。
刮痧后的注意事项
1 刮痧后饮用一杯开水
治疗刮痧使汁孔汗泄,邪气外排,要消耗部分体内的津液,刮痧后饮热水一杯,不但可以补充消耗的部分水分,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
2 刮痧3小时后可洗浴
治疗刮痧后,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须待大概3小时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方可洗热水浴。但在洗浴过程中,水渍未干时,可以刮痧。因洗浴时毛孔微微开泄,此时刮痧用时少,效果显著,但应注意保暖。
3 每次刮多长时间以及两次刮痧应间隔多久
保健刮痧:刮拭按压力度较小,每个部位刮拭时间短,刮至皮肤微有热感或皮肤微微发红即可,不需刮出痧,亦无间隔之说,每均可进行。
治疗刮痧:体质虚弱,容易出痧者,只要有痧出现,疼痛减轻即可停止刮拭。体质强壮者,可以刮至没有新痧出现时再停止刮拭。在不易出痧的部位,只要毛孔微微张开即可停止刮拭。在有结节、肌肉紧张、僵硬的部位,只要毛孔开泄或局部结节稍软,肌肉紧张、僵硬有所缓解即可停止刮拭。头部治疗刮痧只要局部有热感即可停止刮拭。面部保健治疗刮痧每个部位根据皮肤状况刮拭5~15下左右,或者刮至局部有热感即可。
每次治疗刮痧不应超过30~40分钟(指用速度缓慢的平补平泻法刮拭)。初次治疗刮痧时间应适当缩短。体质弱或形体瘦弱者总体刮痧时间应当少于20分钟。同一部位两次治疗刮痧应间隔5~7天,原则是皮肤无痧斑、被刮处用手轻触无痛感时方可进行第二次治疗刮痧。
◎治疗刮痧后,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须待大概3小时后方可洗热水浴。
4 提高刮痧疗效的要素
刮拭经络穴位和全息穴区是刮痧治疗的方法。因此注意准确地选经取穴,掌握正确的刮拭方法,提高经络穴位的敏感度,是提高刮痧疗效的要素。同时也应注意综合调养,巩固增强治疗效果。
选经配穴与疗效的关系
疾病定位准确,经穴配伍适当,是决定疗效的关键。在选经配穴前,首先应确定疾病的部位,根据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标本缓急选经配穴。在选经配穴时,参考体质类型的特点,更能提高防病治病的效果。急性病邪气偏盛,正气不衰,多属实证。实证多从六腑治,以治阳经为主,阴经为辅。慢性病正气不足,多属虚证。虚证多从五脏治,以治阴经为主,阳经为辅。四肢关节或皮肤表面的病变,刮拭的范围应略大于病变局部。
交替变换刮拭部位、手法与疗效的关系
慢性病经常刮痧治疗,经络和全息穴区会产生一定的适应性,使疗效减低。经过治疗当病情平稳后,为巩固疗效,提高经络和穴区的敏感性,应交替变换刮拭的部位和手法。具体做法是:
◎经常刮痧,可以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1)适当延长治疗的间隔时间。可把治疗的经穴和全息穴区分成两组,交替治疗,或采用左右肢体经络、穴区交替治疗。这样就使每条经络和穴区治疗的间隔时间延长。
(2)交替变换刮拭部位和手法。经过几次治疗刮痧后,出痧明显减少或不出痧时,为巩固疗效,避免损伤正气,不宜再用泻法。改为以重点穴位和穴区的治疗为主,对经络的整体治疗为辅,适当减轻刮拭的按压力,重点穴位和穴区可用面利法、点按法和按揉法相结合。
室温与疗效的关系
刮痧时,环境温度适宜,有助于提高疗效。研究证实室温过低时,皮肤汗孔紧闭,经络反应力下降,不易激发经气,治疗效果差。冬天室温过低或病人体质虚弱,可先进行局部热敷,待皮肤毛孔舒张后再刮痧治疗,易于激发经气,提高疗效。
综合调养与疗效的关系
中医认为,人体发生疾病,主要原因在三个方面。第一为内因:包括体质因素、情志所伤均可使人体正气不足,经络受邪,侵及脏腑。第二为外因: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等不正常的气候因素和各种生物性致病因素,如细菌病毒等在人体正气不足时乘虚而入。第三为外因:包括房室劳伤、饮食不节、劳逸过度,也包括金刃、虫兽、跌仆等外伤。人体疾病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疾病的痊愈同样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提高和巩固刮痧的疗效,应从以上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饮食调养、改变不良习惯等。这几点对扶助人体正气、增强体质的作用是任何医疗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同时又是疾病痊愈的必要条件。
◎除刮痧疗法外,加强锻炼、饮食调养、改变不良习惯,这几点是疾病痊愈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