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拔罐针灸全书(彩图精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章 经络系统与刮痧疗法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东汉的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又发展了经络学说,一直到今天,它都是中医研究的核心之一。可以说,经络学说虽然源于远古,却服务至今。

经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内在的五脏六腑和外在的四肢五体九窍,都通过经络的网络和气血津液的流布,密切地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网络各个脏腑器官、沟通人体内外环境的通路。《黄帝内经》把经络的功能归纳为行血气、营阴阳、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此外中医在临床诊断辨证上、在中药作用归经上、在针灸推拿刮痧选穴选区上、在气功导引行气运气上,都用到经络理论。

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工作者运用声、光、热、电、磁、核等生物物理学方法,测得经络在体表部位的循行线具有高振动音、高冷光、高红外辐射、低阻抗、显性或隐性传感等特性,并和同位素原子的优势扩散线中相一致。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测得经络循行线还具有高钙离子浓度,高二氧化碳释放等特性,而且研究发现经络现象在动植物体上普遍存在。进一步的形态学研究认为,经络是人体纵行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的立体空间系统,在这一立体空间系统中,正是生理、病理各种信息传播的优势通道,也是人体最大的调控系统。

关于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是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如沟通脏腑和外周肢行、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脏腑与脏腑之间多途径的联系,经络与经络之间的联系。

二是运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这也就是《灵枢·本脏》中所说的“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三是感应传导针刺或是其他刺激,比如刮痧刺激、艾灸刺激等,并可以将药物传导传输至病变部位。

四是调节人体机能平衡,在通常情况下,经络系统处于自动化优化调控状态,随时识别并自动调整机体阴阳气血的失衡倾向,使机体随时保持着阴阳气血的相对协调平衡,一旦机体阴阳气血失衡,人体就处于病态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针刺、按摩、刮痧、艾灸,以及药物来激发或提高经络系统的调节机能,使机体的阴阳气血重归平衡协调,于是达到了恢复健康的目的。经络的这一功能,在《内经》里叫“调虚实”、“处百病”。

1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是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所组成的。

经脉分正经和奇经两大类。正经即十二经脉,有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直接和五脏六腑相连,是全身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个,这就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有统率、联络十二经脉和调节经脉气血盈亏的作用。但十二正经都有阴阳经表里相合的关系,奇经没有阴阳经表里相合关系,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并弥补十二经脉和其未能达到的器官之间的联系,经脉中的十二正经和奇经中的督、任二脉,合称“十四经”,是针灸、推拿、刮痧疗法中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络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分为十五别络、浮络、孙络,十五别络是较大的主要络脉,可加强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体表的联系。浮络是浮现于体表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的分支,它遍布全身。孙络个仅使营卫气血通行敷布于体表,而且也是邪气出入的通路,刮痧疗法主要刺激的部位即是孙络和浮络,刮后所出现的痧,即出自孙络,出痧后则提示邪气已从孙络外泄。

◎《灵枢·本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经筋是十二经脉与筋肉之间的联络通路,有联缀四肢百骸、管理关节屈伸运动的作用。

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在体表的反映部位,或说是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势力范围,也叫十二皮部。某经的皮部,就是该经在体表的作用区域,刮痧法刮拭面积较大,在刮拭某经时,除了刮拭到经脉主干线外,也刮拭了其皮部的孙络,或说是主要刮拭了其皮部的孙络而起到治疗作用的。 由于刮痧法是直接在十二经脉的皮部刮拭,所以这里再说明一下皮部的范围,生理功能和它在诊断、治疗上的意义。

(1)关于十二皮部在体表的部位,尚未见到古代文献的明确记载,一般认为,每条经脉的皮部,应以该经脉循行线为中心,向两侧对称拓宽至相邻经脉的皮部为止。

(2)十二皮部的生理功能。一是充养皮毛,脏腑精气通过经脉而布达到皮部,从而起到营养皮毛的作用,所以皮毛的润泽与枯槁,可反映皮部气血的盈亏,并间接反映脏腑精气的盛哀。二是防御外邪,外邪侵犯人体,首先侵及皮毛,进而是络脉,经脉,直至脏腑。所以十二经皮表之部,也就是十二皮部,显然是防御外邪的第一道屏障。如果皮部气血失和、功能衰弱,邪气就易于由皮部入侵而逐渐深入。

(3)十二皮部在诊断及治疗方面的意义。因脏腑通过经脉、络脉、皮部和体表建立了联系,所以脏腑的功能活动和气血盛哀,可以在皮部反映出来。这也是《黄帝内经》所说的“有诸内,必形诸外”的意思。于是在诊断上就可以从人体外表的变化,加面色、舌象、体表的寒热等,测知内在脏腑的功能状况。特别是刮痧疗法中,在某经皮部刮出痧后,可以依据痧色的深浅、痧粒的疏密、痧位的深浅来诊断病位的深浅、病情的轻重、病性的寒热、病程的久暂。在治疗方面,刮痧疗法是通过刮拭或点压的方式,直接作用于十二皮部的孙络,使细小的络脉充血或出血,使皮部的汗孔开张,从而达到排泄邪气、调整经络和脏腑功能的目的,使机体恢复健康。可见十二皮部在刮痧疗法中的意义是不可轻忽的。

◎据《黄帝内经》所述,脏腑的功能活动和气血盛哀可在皮部反映出来。

2 十二经脉的概况

十二经脉命名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在人体左右,每侧都有十二条,所以全身实际是二十四条经脉。

十二经脉分为阴阳两大类,阴经有六、阳经也有六。通过手的经脉叫手经,通过足的经脉叫足经。每经都有固定的联属内脏。这样经脉的名称就综合了手足、阴阳、脏腑的内容而确立下来,如“手太阴肺经”,即是通过手、联属肺的阴经。

十二经脉分布、走向和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分布规律:如一人双手触地取爬行姿势,并仰头面向前方,那么太阳照得着的部位大体是阳经的循行部位,太阳照不着的部位,大体是阴经的循行部位。在头部,足太阳经行头项,足少阳经行头侧,足阳明经行面额。在躯干,足太阳经行后背,足少阳经行两侧,足阳明经及足三阴经行胸腹。在上肢,阳经行伸侧(外侧)、阴经行屈侧(内侧)。在下肢,阳经行于外侧、后侧,阴经行于内侧。而且阳明、太阴经在前缘,少阳、厥阴经在中间,太阳、少阴经在后缘,形成阴阳表里两经两两相对的分布。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手之阴阳经交接于手,足之阴阳经交接于足,手足阳经交于头,手足阴经交于胸腹。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足三阴三阳经,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合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凡相表里的两经,则在四肢末端交接,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应位置,分别属于相表里的两个脏腑,经络相表里和脏腑相表里是一致的。刮痧法中的阴阳对刮原则,就是指对刮相表里的两经。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在人体左右,每侧都有十二条,全身实则二十四条经脉。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气血的运行是首尾相贯,如环无端的。按照“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这一流注次序。

3 任、督二脉的循行和功能

(1)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行于人体后正中线,上经头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及上唇,终于上唇系带处。有总统率全身阳经的功能。多次和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可以调节全身阳经的经气,所以也叫“阳脉之海”。它的分支入脑、属肾,主干行于脊里,因此和脑、髓、肾的功能关系密切。

(2)任脉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行于人体前正中线,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眼眶下。有总任全身阴经的功能,多次和手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可以调节全身阴经经气,所以也叫“阴脉之海”,而且和女子妊娠有关,因此又有“任主胞胎”的说法。

4 十二经脉所属脏腑的功能

手足阴经,皆分别和脏相连属;手足阳经,皆分别和腑相连属。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功能,属阴,其为病多虚证;腑具有传送和消化饮食物、排泄糟粕的功能,属阳,其为病多实证。中医对脏腑的认识,除了和古代的人体解剖知识有关外,主要是从人体内脏的功能角度来进行论述的。

(1)肺。肺属五脏之一,在胸腔,手太阴经和它相连属,在五行属金,和大肠相表里。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以辅佐心脏调节气血的运行。肺上通喉咙,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志为忧。

(2)心。心属五脏之一,在胸腔,膈膜之上,手少阴经和它相连属,五行属火,和小肠相表里,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它的主要生理功能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液为汗,在志为喜。

◎中医对脏腑的认识,主要是从人体内脏的功能角度来进行论述的。

(3)心包。心包也叫心包络,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外邪侵袭于心,首先由心包受病,手厥阴经和它相连属,没有五行配属和表里配合的说法。

(4)脾。脾属五脏之一,在中焦膈下,足太阴经和它相连属,在五行属土,和胃相表里,脾胃同属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是气血化生之源,人体“后天之本”。”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水谷稍微和水液,主升清,主统摄血液。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志为思。

(5)肝。肝为五脏之一,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足厥阴经和它相连属,在五行属木,和胆相表里。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其主疏泄的功能,对全身气机的畅达、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情志的调畅皆有重大影响。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体主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

(6)肾。肾为五脏之一,在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足少阴肾经和它相连属,在五行属水,和膀胱相表里。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液代谢。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根本,生命之源,故称其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外荣于发,开窍于耳和二阴,在液为唾,在志为恐和惊。

(7)胆。胆为六腑之一,与肝相连,足少阳经和它相连属,在五行属木,和肝相表里。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胆汁,胆汁进入小肠,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胆又有主决断的功能。

(8)胃。胃为六腑之一,在上腹部,足阳明经和它相连属,在五行属土,和脾相表里。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接受容纳并腐熟饮食物,其气以降为和,主通降。和脾共称后天之本。

(9)小肠。小肠为六腑之一,上接胃,下通大肠,为一个相当长的管道器官,手太阳经和它相连属,在五行属火,和心相表里。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接受盛容饮食物和消化饮食物,这叫主受盛和化物。还可以分别出水谷精微、水液和食物残渣,这叫泌别清浊。

(10)大肠。大肠为六腑之一,上接小肠、下通肛门,手阳明经和它相连属,在五行属金,和肺相表里。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也就是将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余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多余水分,变化为粪便,排出体外。

(11)膀胱。膀胱为六腑之一,在小腹中央,足太阳经和它相连属,在五行属水,和肾相表里并直接和肾相通。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

◎三焦为六腑之一,其功能之一是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

(12)三焦。三焦为六腑之一,手少阳经和它相连属,但没有五行配属和相表里的脏器。三焦是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故其功能之一是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三焦还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道路,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在中医学里还有上焦、中焦、下焦的划分。

横膈以上,心肺头面为上焦,主气的升发和宣散。膈下脐上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为升降的枢纽,气血化生之源。胃以下的部位和脏器,包括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为下焦,主泌别清浊、排泄糟粕和脲液。后世医家,将肝肾精血、命门原气等也都归属于下焦。

5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其功能有二:一是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二是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任脉,行于身体的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关。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阴跷脉、阳跷脉:跷,有轻健跷捷之意。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阴维脉、阳维脉:维,有维系之意。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6 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位别出,阳经经别合于本经,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它有三个方面的生理功能:一是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二是别络对其他络脉有统率作用,加强了人体的内部联系;三是灌注气血濡养全身。

7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故将其划分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经筋的作用主要是约束人体的骨骼,利于身体的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十二经筋的主要作用是能够让人体正常运动的状态下保护骨骼并利于关节屈伸。

8 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称为十五络,分别以十五络所发出的腧穴命名。其主要作用是加强阴阳、表里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

在十五络脉中,十二经脉的络脉都是从四肢肘、膝以下分出,络于相互表里的阴阳两经之间,从阳走阴或从阴走阳,为十二经在四肢互相传注的纽带。

任脉之络脉分布在腹部,络于冲脉;督脉之络脉分布在背部,除别走太阳之外,并能联络任脉和足少阴经脉;脾之大络分布在侧身部,能总统阴阳诸络。这三者在躯干部发挥其联络作用,从而加强了人体前、后、侧的统一联系。

经络全息刮痧法治病保健的机理

经络全息刮痧法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强身健体.对疼痛类疾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对内脏功能失调引发的各种常见病也有显著疗效。刮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作用呢?主要是因为经络全息刮痧法以经络学说和全息诊疗学说为理论基础,刮拭的是经脉功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的部位及和内脏对应于体表的全息穴区。刮拭后的局部汗孔开泄,促进邪气外排,同时又可以疏通经络、宣通气血、振奋阳气、调理脏腑、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经络全息刮痧法治病的机理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

1 恢复和提高经络的整体调控功能

经络的纵横交错和沟通联络作用,使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这种联系主宰着全身气血运行,经络即是全息穴区和内脏器官的联系途径,又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反馈系统。这种整体调控作用,使机体各脏腑器官组织在功能上能协调共济,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包括运动系统与内脏功能活动的调节,以三种调节机制完成,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器官组织细胞的自身调节。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体液调节是随血液和组织液到达相应部位起作用。经脉的皮部角质层变薄,经络循行部位含有较其他部位数量更多的神经末梢、神经束、血管、肥大细胞和结缔组织束。对于经络多年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刺激经络可以调整神经,改善血液和组织间液的循环,加强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因此有调节人体功能活动的作用。这说明遍布全身的经络系统是人体最高层次的综合调控体系,有其组织结构基础。

由于刮拭经络和全息穴区的刺激作用,使肌肉收缩舒张,其张力变化的突然刺激以及肌肉收缩而产生的热能和代谢产物(如乳酸、二氧化碳、递质等)的化学刺激,鼓舞和激发了经气,再经过经脉所特有的能量传导作用,并通过多层次的连接,发挥经络整体性、双向性的良性调控功能。其调控作用通过经络系统可达到全身各脏腑器官,使其气机通畅,阴阳气血平衡,功能活动正常。

◎刮痧全息穴区可以使肌肉得到舒张,筋脉得到锻炼。

另外,由于全息穴区与同名脏腑器官之间的内在联系,内脏及各器官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其相应的全息穴区会出现敏感、疼痛、结节,刮拭时会有痧的出现。刮拭的刺激和机体免疫系统清除痧的过程,通过神经——体液和经络的传导作用,使全息穴区相对应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疾病也得到了治疗。

2 宣通气血、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

中医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

现代医学认为,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即运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组织器官中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交换是在微循环的部分实现的。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脏腑功能障碍、代谢产物潴留、免疫机能异常、炎症与结缔组织病变均可以形成微循环障碍。当病变部位气机不畅、血液循环不良、代谢产物潴留、缺乏氧气和各种营养素时,血液流动速度明显减慢,血管腔扩张,通透性紊乱。刮拭后造成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渗出脉外,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痧”在皮肤和肌肉之间形成。含有大量代谢产物的血液渗出后,改变了局部经脉的痧滞状况,促使气血畅通,而含有丰富营养素和氧气的血液会使凝血机制正常发挥,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恢复正常,配合刮拭后血管的瞬间收缩反应,出“痧”会很快停止。由于这种治疗方式迅速改变了局部经络的瘀滞状态,变阻滞为通畅,促进了血液、淋巴液和组织间液的循环,使病变器官组织细胞得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素的供应,改变了缺氧状态,活化了细胞,激发和调节了脏腑的功能活动,恢复了患者自身的愈病能力,对脏腑器官产生了治疗和保健作用。

◎合理的刮痧部位可以使脏腑功能得到加强,更能促进血液良性循环。

3 排毒解毒、促进新陈代谢

◎刮痧可以刺激人体内部的毒素能够更加干净地排除到体外。

机体的代谢产物通常通过呼吸、汗液、大小便等形式排出体外。当代谢产物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排出体外,在体内存留时间过长时,就会形成对机体有害的毒素。这些毒素包括细菌、病毒以及它们的代谢产物和氧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生成的危害细胞的氧自由基和其他活性物质。它们使经络瘀滞,气机不畅,造成细胞缺氧老化,是形成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刮痧可以有效地排除体内毒素,补氧祛瘀,活化细胞,加强新陈代谢。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完全健康的人,刮拭经络无痧出现;病情较轻,病程较短者,刮出之痧,部位表浅,痧色鲜红;病情重,病程长者,痧色暗红或青紫,出痧部位较深。可以说病情越重,病程越长,痧色越重,部位越深。这是因为健康的人体内代谢产物能及时排出体外,体内无代谢产物潴留,毛细血管通透性正常,故刮拭后无痧出现。当机体脏腑功能减退,发生疾病时,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在体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潴留,造成血液微循环障碍,成为危害机体健康。这些使体内环境失衡的内毒素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异常,刮拭时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故有痧的出现。

“痧”即是渗出于脉外的含有大量代谢产物的离经之血(也可以理解为内毒素)。出痧的过程就是排出体内毒素的过程,刮拭过程刺激局部皮肤和组织可以激发经气,调整经气运行,亦能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改善与之相连的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促进毒素的排出。如刮拭膀胱经的肺俞及手太阴肺经,可以改善肺的呼吸功能和调整皮肤脂腺的分泌,促进毒素从呼吸道和皮肤排出;刮拭胃经的天枢、足三里穴和手阳明大肠经可以调节大肠蠕动,促进宿便排出;刮拭膀胱经的肾俞、三焦俞和任脉的关元、中极穴可以利尿。经常保健刮痧,能及时排出气血组织的代谢产物,调整脏腑功能,促进经气运行,加强机体新陈代谢,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刮痧可以改善和加强皮肤局部的代谢功能。皮肤有丰富的血管网和神经丛,对表皮细胞的刮拭刺激,使皮肤表层和真皮层微循环畅通,细胞活化,可以加速体内毒素从皮肤排出的过程,加强皮肤的新陈代谢。

4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刮痧可以补充人体内的正气,使病邪不能侵入到人体而产生病痛。

机体的免疫功能,中医称之为正气。正气代表机体的调节适应能力、防御疾病能力和病后的康复能力。一切阻碍机体正常生长和导致疾病的因素,中医称之为邪气。正气充足,抗病能力强,则邪气不能侵犯。而经络系统就是人体的保健系统,经络系统运行正常,是人体正气充足的基础。经常保健刮痧,可以疏通经络,清除邪气,调整脏腑阴阳气血,激发和加强人体的保健系统,扶植正气,增强抗御病邪的能力。

现代医学认为,清除机体有害异物的过程可以激发免疫系统的功能。人体清除有害异物的天然防御机能是由淋巴系统及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完成的。刮拭时经络各部位所出现的“痧”,在皮肤与肌肉之间成为异物,从而激发免疫系统的功能。经常刮痧可以使淋巴细胞活力增强,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和组织创伤的修复能力,从而加强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掌握了经络,养生便可不费吹灰之力

《黄帝内经》有两部分:一部分叫《素问》,另一部分称《灵枢》。为什么叫《灵枢》?“灵”指神灵。“枢”是枢纽之意。“枢纽”是指重要的部分,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灵枢就是神灵的关键,生命的枢纽。

《灵枢》主要讲的是经络,以及针灸、砭石等作用于经络的治疗方法。这说明什么?说明经络是神气与形体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是生命的枢纽,健康的关键。所以,《灵枢》也被称为《针经》。所以,把握住了经络这个生命的枢纽,才能健康,才能长寿。

人体内的经络系统就类似于城市中的下水道,经脉是主干,类似于下水道的主干管道。络脉是分支,类似于下水道里的坑。气血在经络中运行,其中的杂质、污染物、瘀血等相当与下水道中的重着部分,最易堵塞络脉。

中医的很多方法,都是直接作用于人的体表肌肤的,如按摩、艾灸、刮痧、拔罐等。尤其是刮痧、拔罐,不但作用于肌肤,还以出痧的形式,将瘀阻在络脉的杂质、污染物、瘀血等从毛细血管中排泄出来,以达到净化血液的作用。

使用过刮痧、拔罐的人都有体会,刮痧、拔罐对疼痛性疾病,如肩周炎、腰腿膝关节疼痛效果非常好,其原因就是刮痧、拔罐能迅速将络脉中的瘀血和代谢产物等废物以出痧的形式排出体外。瘀血等废物一经排除,气血运行就通畅了,人会感觉到轻松、灵便很多。中医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经络气血不通则会发生疼痛。经络气血通畅,疼痛就会消失。

经络一旦通畅,气血就会快速有效地将营养输送到全身,不仅疼痛会消除,而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的健康状态就有了保证。这跟成语讲的“流水不腐”是一个道理。

◎刮痧、拔罐对治疗和缓解因疼痛造成的疾病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