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信息生态环境构建:以中国古代文献信息生态观为视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信息生态和信息生态失衡(1)

信息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大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对信息生态的研究和理解,由于研究者出发点的不同而产生一定的分歧。但不管基于何种角度,对信息生态的相关概念的理解实为所有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众所周知,信息生态(Information Ecology)是一个通过类比而产生的概念。信息生态概念提出的目的在于吸取生态学的精华,为信息科学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因此,有必要首先对自然生态的相关概念作一番系统梳理。

第一节 自然生态相关概念

一、生态与生态学

(一)生态(Zoology)

“自然界中的生物,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无不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并和环境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发生着各种联系和作用。我们把这种存在于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称为生态”【40】。显见,生态是指五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动物、真菌、植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态问题的本质,这种“关系”,“包括有机生物的生存条件、相互关系以及有机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41】。

(二)生态学(Ecology)

生态学是以生态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它以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职志。

首次提出“生态学”概念的是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1869年,他在其《动物学》中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对它的有机和无机环境的总称。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关系。”【42】海克尔作为动物学家的学科背景,决定了他的生态学概念主要聚焦于动物学,并以动物的生态环境为主要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如人口急增、食物短缺、环境污染等)与自然生态学问题具有很大的“家族相似性”,完全可以借用生态学的一般理论、方法和原则来解决(至少是思考)类似的问题。于是,自20世纪60年代后,生态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许多学科竞相参酌的对象,并由此逐渐形成许多分支学科,“如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人类生态学、产业生态学、经济生态学以及信息生态学等”【43】【44】,生态学也由原初事实上的动物生态学走向了跨学科的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自然生态学也日益发展,其重要标志之一是引入了有关生态系统的见解。生态系统要求将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归结为或简化为物质流动与能量交换问题,并被进一步分化整合为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至此,生态学被理解为:“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般学科,外部世界是广义的生存条件”【45】。在此背景下,生态学研究也获得了相对稳定的目标定位,亦即,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重视系统诸要素的互动关系,揭示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及其制约与反制约的复杂的变化规律。无疑,“系统”和“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既丰富了生态学的内容,也成为我们理解生态学的基本切入点。

二、系统与生态系统

(一)系统(System)

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组成部分或成分或亚系统结合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综合体”【46】。每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背景中,环境背景的功能在于为系统提供其执行功能和动力的相关信息输入,系统由信息输入而产生反应,反应的结果是向环境产生反向输出。系统具有自身独特的结构,系统内部彼此联系、密切相关的各组成部分(因子)总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和严密的程序,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

可以认为,系统论的核心特征就是否认各组成部分的孤立存在,而代之以密切相关、彼此联系的“关系”思考。因而,系统不是各组成成分的简单罗致或机械叠加,而是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背景性存在。在此意义上,由系统结构表现出来的整体结构功能要大于它的各部分之和。我们在运用系统的观点考察和分析问题时,必须重视系统的整体性和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联性,认真分析系统的各组成成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生态系统(Ecosystem)

生态系统是一般意义上的抽象系统在生态领域中的具体落实,是系统的特殊形态,也是生态学赖以奠基的重要概念和主要研究对象。明确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是英国植物生态学家A.G.Tansley,他于1935年指出:“生物群落与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的生物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简而言之,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统一体,就是生态系统。”【47】

显见,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生态系统既强调循环性,也重视开放性。而循环不仅是在一种独立系统内部的小循环,同时也是参与整个背景环境的大循环。因而,与系统的开放性特点一样,指向此事物之个别与彼事物之众多之间的有机联系,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就此而言,生态系统中,不仅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而且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与母系统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集中反映彼此之间不断进行着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可以说,生态系统的原理也就是联系的原理、共生的原理。它强调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及功能上的统一。

同时,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有边界、有范围、有层次的体系性存在。可将生态系统比喻成一部由许多零件组成的机器,这些零件之间靠能量的传递而相互联系为一部完整的机器,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功能单位。系统内各要素互相作用并受环境制约,从而使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它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生态系统内部成分的改变或外部因素的干扰都会对生态系统发生影响,引起系统的改变。生态系统本身有一种自我调节能力,一旦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时,调节的功能即会丧失,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三、生态因子与环境

(一)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

生态因子又称环境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个体或群体的生活或分布有着或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48】。任何环境都包含着多种因素,每一种因素对生物都会起着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和影响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和作用对象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实际上,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他们共同对环境主体产生影响。他们共同活动的合力正是环境主体演变发展的动力。总体上,生态因子在整个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具有以下几点特点:

一是综合性: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环境主体对某一个极限因子的耐受限度会因为其他因子的改变而改变,因而,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

二是存在主导因子:在诸多环境因子中,有一个对环境主体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跟着发生变化。

三是阶段性:由于环境主体在运动变化的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环境主体的作用也具有阶段性。

四是不可替代性: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子对环境主体的作用各有其重要性,任何一种因子,尤其是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子的缺少都会严重影响环境主体的正常生存和发展。

五是可补偿性:生态因子是不可代替的,但是,局部是可补偿的。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部分补偿,而不能以一个因子代替另一个因子。而且,因子之间的补偿作用也不是经常发生的。

在生物学中,所有的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不佳不仅制约生物的发展,而且影响生物的生存。

(二)环境(Environment)

生态学中的环境是指,“生物有机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它包括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有机体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49】。环境总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的。由于隐含的主体或中心不同,环境所包含的范围和因素也不同。因此,环境是一个相对概念,随主体的改变而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主体的环境是没有内容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节 信息生态学的相关概念

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可以根据其形成的动力以及影响力的不同,而划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基本类型【50】。金以圣指出:自然生态系统是指那种凡是没有受到人类的主体干预,而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独自存在的、依靠生物和自然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相反,人工生态系统是指:按人类的需求建立起来,在时空存在上受到人类活动强烈干预的生态系统。这其中,自然生态系统又可称为“第一生态系统”,相应地,由人与社会环境的参与而构成的生态系统则称为“第二生态系统”。就人工生态系统而言,它是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就是“外部世界”)和人类(也就是“内部世界”)三部分组成【51】。

作为“天地新贵”的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向自然界索取各种物质和能量,并按自己的合目的性的主观意愿,去干涉自然、改造自然,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也就是人工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尽相同,集中表现在:它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受到人类合目的性的强烈干预和影响;另外,它还具有“易变性”,不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稳定,它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或随人类的活动而发生变化。而正是它的这些特点激发了人们对它进行研究的激情。

诚然,从学科起源上讲,生态学是从第一生态系统的研究起步的。然而,第二生态系统的研究已经并正在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信息生态系统就属于第二生态系统,是第一生态系统的一种特殊类型。

作为“第二生态系统”的信息生态系统是指信息的生存状态。“信息生态系统由信息、人、信息环境三大因素构成。信息是信息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现代社会以信息的收集、开发、传播、利用为主要特征,并在社会政治、经济等各种领域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2】。和“第一生态系统”相比,它是个抽象的概念,但也可以借鉴“第一生态系统”的相关成果,从系统、因子与环境的角度予以分析。

一、信息生态因子

组成环境的因素称为环境因子,或称生态因子。信息生态因子是指“信息环境中对人类及社会组织的成长、行为、发展、流动和分布以及社会进化与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53】。生态因子主要包括信息(资源)、信息人和信息环境三要素。这三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动态的信息生态系统,它们之间的个性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则构成了信息生态学研究的主体内容。

(一)信息和信息资源

1.信息

“信息是信息生态的客体,是信息生态系统的对象性要素”【54】。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申农率先提出信息论的概念,初步建构了信息论的学理结构和研究模式。考虑到信息论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独特价值,于兹而还,人文社会科学的几乎所有领域,都努力引入信息论的观点,以期借用这一崭新的概念扩展和提升各自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思路。

降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信息”的概念几乎为各个学科和领域所普及接受,从信息角度研究本科学或领域的一般问题,也成为一时之趋。相应地,得益于各学科领域研究的共同精进,也反哺着“信息”概念本身,促进了信息内涵向深化与泛化的两个维度上延伸。值得一提的是,从哲学的视角审度信息也成为人们的学术聚焦之一。人们普遍相信,信息和运动一样,都是物质(系统)的本质属性。“物质世界体现着信息本性,信息是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信息及其进化是物质世界乃至宇宙的固有的自然本性”【55】。由此,作为事物运动基本属性和普遍规律的信息,不仅是人类生存所必须遭遇的根本性存在,也是人类生存发展所无法回避的客观对象。正是借助于信息,人们才有可能认知客观事物的异同,并消除主体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从这一意义上说,信息具有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体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