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社会转型期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理论逻辑(1)
明确研究框架,是研究问题的逻辑起点。深化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党的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的研究,需要首先对认同、意识形态认同,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党的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的基本理论逻辑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只有首先把握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分析框架,才能对这一问题作出深入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意识形态认同
意识形态认同,是本书的核心概念。研究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党的意识形态认同问题,需要首先对意识形态认同这一概念作出科学界定,剖析其要素构成,研究其形成机理,这是正确认知这一问题的首要前提。
一、认同的内涵及建构逻辑
认同译自于英文“identity”,在其英语释义中,根据语境的不同,认同有“同一性、认同”和“身份、属性、特性”两重含义。“identity”的动词是“identify”,“identify”有“鉴别、辨认”和“确定、认同”两重涵义。“identity”和“identify”的语汇本身释义较为含混、复杂。在汉语词典中,认同一词被解释为:第一,承认、同一;第二,认可、赞同。【32】随着现代性研究的深入,认同一词衍化出多种理论,并成为热门的研究对象。梳理、理顺认同的内涵及建构逻辑,是本书研究的立足点之一。
(一)认同的内涵
1.认同的定义
认同属于人的主观感受,最早将认同纳入研究范畴的是心理学家,而后逐渐扩展到社会学、政治学、哲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多个研究领域。我们可以按照理论发展的时间顺序梳理出认同的概念衍变:
一是自我认同理论。最早将“认同”作为心理学术语加以研究的是弗洛伊德,他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研究认同,可谓开启了自我认同理论的研究先河。弗洛伊德前期的研究基于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关系,将自我同一性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重点强调个体的生理性冲动在个体认同过程中的重要性。他在后期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认同的概念,认为“认同过程是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的一人与另一人有感情联系的最早表现形式”,【33】初步展现了认同与群体的联系。此阶段他的一大重要观点是认同在个体的“俄狄浦斯期”(3—6岁)就已出现并成型。
后弗洛伊德学派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发展了认同理论,使认同逐渐超出了精神分析的临床医学范围,逐步扩展到社会学等其他领域。埃里克森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认同危机”,认为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同危机贯穿于其中的每一个阶段,认同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34】社会语境镶嵌在“自我”之中,成为自我同一性的基本源泉。自我认同是自我与他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而不可能是纯粹自我的反映,是连续的动态的过程。
此后的研究中,拉康于1936年提出“镜像理论”。他分析了认同的象征性:婴儿阶段的孩子对“镜像中的自我”的首要认知,在他随后的成长中,在与他人的互动关系中,“语言才给我重建起在普遍性中的主体功能”。【35】拉康关于“象征性认同”以及认同与语言关联性的阐述对于后继的认同理论研究影响巨大。
二是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论中阐述了大量关于身份认同的理论。美国社会学家米德是符号互动论的标志性代表人物,其学生布鲁默于1937年正式提出该理论。米德在《自我、心灵与社会》一书中指出,象征符号是社会联系的基础,人们通过语言、文字、表情、手势等象征符号进行交往,以实现相互了解。在由单个个体组成的社会中,精神和自我作用巨大:精神是人类运用符号建构客体的能力,也是进行角色扮演的能力。自我由主体自我(I)和客体自我(Me)构成,在自我的玩耍阶段、游戏阶段和概化他人三阶段中,客我都积极介入经验世界。“人类在刺激他者时也能自我刺激,在回应他者的刺激时也能回应自己的刺激”,【36】在和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寻找角色目标,完成一个或多个角色扮演,不断地进行自我认同。
20世纪60年代末,斯特莱克在《符号互动论:一种社会结构观点》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其关于结构性角色认同的观点,并明确称之为认同理论。斯特莱克强调社会结构对于个体角色认同的限定作用,个体的角色定位是在社会结构中标注的。认同是个体根据社会结构角色进行的自我感知、自我界定、自我调适。当然,个体的行为并不完全由这种被标识的社会角色来决定,在进行角色演绎时,互动的内容有可能发生改变。因此,“一方面社会为各种角色提供了认同和自我的基础,另一方面自我‘也是社会行为的积极创造者’”。【37】个体首先会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进行定位,并对自己所被界定的角色有着较高的认同,才会做出与之相符的角色活动。
三是社会认同理论。如果说前两种认同理论旨在回答“我是谁”的问题,那么社会认同理论则回答“我们是谁”的问题。社会认同理论由泰弗尔和特纳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80年代中期后,特纳又提出了自我归类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始于“微群体实验”,强调的是个人通过范畴化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特定的群体中,在群体成员的身份认知基础上来界定、感知自己。豪格界定社会认同的内涵为“个人对所属的社会类别或群体的意识”【38】。在《群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学》一文中,泰弗尔将社会认同的产生划分为三个心理过程:一是社会分类(social categorization)、二是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三是积极区分原则(positive distinctiveness)。【39】即个体会在社会分类过程中主动区分内群体和外群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以积极的特征来标识内群体、用消极的特征来标识外群体,在积极区分原则的驱使下在群体比较的相关维度上表现得比外群体成员更为出色。
比较而言,自我认同理论和符号互动论专注于个体的自我认同,社会仅被视为对个体产生影响的某种情境;社会认同理论则将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放在解释个体行为的核心位置上。虽然前两种理论与后一种理论有多处差异,在社会心理学研究诞生以后,关于群体认同、角色认同和个人认同整合发展的研究屡屡出现。
在认同理论的后续发展中,认同研究往往与现代性联系在一起。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关于认同内涵的阐释有: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现代性产生了认同,认同在个体的自我反思中被塑造:“个人依据其个人经历所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40】即自我在充满机遇和风险的社会环境下,不断建构和维系连贯而又持续修正的个体经历的过程。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认为现代社会面临着认同危机,“现代化、经济发展、城市化和全球化使得人们重新思考自己的特性、身份”。【41】这里的“特性、身份”即是“identity”——认同。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提出了交互行为意义上的社会认同涵义:“认同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观际相互依存。”【42】泰勒认为现代认同的根源即自我的根源,因此要“根据它所体现出来的性质差别,调整我们的方向,提供事情在其中对我们有意义的框架”。【43】英国学者戴维·莫利提出差异构成认同的观点,“因此,界定种族集团至关重要的因素便成了该集团相对其它集团而言的社会边界……而不是边界线内的文化现实”。【44】
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认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文语境下的认同涵义。较有代表性的有《辞海》的解释:“认同在社会学中泛指个人与他人有共同的想法。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为他人的感情和经验所同化,或者自己的感情和经验足以同化他人,彼此之间产生内心的默契。”【45】王成兵教授认为:“当代认同是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塑造的以人的自我为轴心和运转的对自我身份的认同。”【46】我国社会心理学家沙莲香认为:“认同是心理学中用来解释人格结合机制的概念,即人格与社会及文化之间怎样互动而维系人格的统一性和一贯性……这个概念用来表示主体性、归属感。”【47】学者夏建平从国际关系的建构出发,将认同界定为两个方面:“一是身份认同,二是对于某种观念或规范(包括各种制度)的认同”,【48】并认为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者聂立清的定义和认同词语本身的语义较为符合:“认同就是主体对他者的自觉自愿的认可、接受、赞同、同意乃至尊崇。”【49】周晓虹教授探讨了对自我认同、角色认同和社会认同理论的整合趋势,认为这三种理论的理论诉求结果殊途同归:“在任何社会群体或社会角色中,成员身份都包括两个主要的方面:认同某一社会类别或以某一社会类别自居;以符合该类别的方式举手投足。”【50】
分析认同的理论以及学者们阐述的认同含义及要点,我们发现,学者们或是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需要而选择了自我认同、身份认同、社会认同三种理论的某一种,并依据理论要旨对认同赋予涵义;或是立足宏观囊括了关于认同的全面释义。本书认为,认同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经由自我认同、身份认同、社会认同才能达到自我、社会都满意的认同效果。结合认同一词在汉语中作为动词的词性及“承认”“认可”的释义,认同的定义要体现自我主体性,要体现对于某一身份或者属性的确认,要体现社会的结构性对于自我的能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本书将认同定义为:认同是在自我与他者互动中对他者自觉自愿的接受、承认、赞同、归属、内化及践行。
2.认同的特征
一是社会性。认同不是个人孤立的精神成果,要在个人与他人、与族群、与社会的互动中才能发生作用。首先,这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马克思鲜明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1】。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人们彼此维系在一起,始终处于依赖他人、牵动他人的互动关系中。因此,个人的思想、意识活动必然是基于其社会性本质,在社会关系中产生的,这其中包括认同。其次,这是由认同的产生机理决定的。认同意味着“同一”“认可”。认同的前提即差异,有差异才有认同,即使个人对自我的认同也要通过他人的作用力而产生,没有他人差异性的参照,认同无法成立。
二是动态性。认同并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描述了事物的动态性:“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52】身处现代社会,认同的动态性更为明显:首先,就主体而言,在其成长、发展的各个阶段,认同也是在不断变动的。相应地,主体认同的内容、程度、对象等都有可能发生变化,产生正向或负向、积极或消极、大幅度或小幅度的差异性认同。其次,就认同自身发展而言,随着研究对象、研究情境、研究深度的不断推进,认同的理论也处于动态性发展之中。认同理论从产生到现在,经由了自我认同、角色认同、社会认同等若干个发展阶段,每个理论系统下有诸多学者在不断地进行理论的修正与发展。
三是能动性。认同属于思想意识,具有能动性特征。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53】首先,人是社会中的积极活动者,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人会根据特定的目的、意图去确定反映什么、怎样反映、不反映什么,会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象的特性、自身的偏好、情境的变更而有目的、有方向、有计划地进行认同活动。其次,意识的能动性还表现在人会将观念通过实践表达出来,形成新的实践成果。主体将思想领域的认同体验外化于实践,进而能动地指导自身或是客观世界。最后,人会将认同的各个表象进行整理、进行思维加工,认识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形成理论成果,进而立足更具前瞻性的维度指导认同活动,发挥更大的能动性、创造性。
(二)认同的建构逻辑
认同的建构需要四个基本要素,这四大要素交互影响,构成认同回路。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主体(即认同者)、客体(即认同内容)、介体(即途径、渠道)、环体(即社会环境)。
一是认同主体。认同的主体即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是有意识的能动的主体,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4】。认同主体的能动性表现在主动性上,即主体由于其内在的需要,对认同客体作出感受和判断,分析其对自身需要的满足程度,并对认同或不认同客体、认同的程度等作出自身的理性或感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