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社会转型期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的理论逻辑(2)
二是认同客体。认同客体即认同的对象,这关乎认同的基本指向。客体是与主体相对应的存在,二者互相依存。亨廷顿曾经说过:“任何层面上的认同(个人的、部族的、种族的和文明的)只能在与‘其他’——与其他的人、部落、种族或文明的关系中来界定。”【55】正是基于这一点,认同才可能适用于任何客体对象——个体的或集体的、主观的或客观的、显性的或隐性的。于是,自我认同、身份认同、政党认同、阶级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宗教认同等认同纷纷浮现。客体若要为主体认同,就需要具备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或条件。
三是认同介体。认同介体是指将认同主体与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因素,它使主体与客体间建立联系、认同活动得以开展。认同介体主要指认同的渠道、方法、手段等。认同介体的根本特点即具有中介性,它是主体与客体相互联系并发生认同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可分为物质介体和精神介体、直接介体和间接介体等。
四是认同环体。环体即认同环境,是指对认同过程的产生与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认同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不存在脱离了具体环境和条件的认同。认同环体的最根本特点为条件性,可划分为大环境与小环境、硬环境与软环境、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积极环境与消极环境等。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首先,主体的需要是认同的逻辑起点。需要是指主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通常以对某种客体的欲望、意愿、兴趣等形式表现出来。主体的需要有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等。其次,客体具有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或能力。这就要求客体具有价值性。价值是指事物能满足主体需要的特性,即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当客体满足了主体的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而言才具有了价值性,主体感受到这种价值性,需求被满足,认同也才得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认同的实质是价值认同。再次,介体将主体需要和客体提供需要连接起来。在列宁看来,“方法也就是工具,是在主体方面的某个手段,主体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相联系。”【56】毛泽东也曾形象地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者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57】认同介体作为中介环节,在认同主体、客体、环体之间承担和履行着传播、反馈、调节的功能。没有介体,就无法实现主体与客体相联系、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最后,环体在认同过程中起着条件作用。认同环体的条件作用表现在,没有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任何认同都无法进行。环体决定着认同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程度。认同系统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互为依存。
在认同的发生过程中,认同的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相互对立、相互渗透甚至相互转化的,认同在主体和客体的互动中得以实现。“主客体之间同时存在的两重关系。它们存在于同一个矛盾运动过程之中,存在于统一的主客体相互作用之中,而不是彼此分离的。”【58】认同是主体对于客体进行价值判断后的自主选择和实践能动性的结果,并非主体对客体的单向接受,也不是客体对主体的全面决定。不管认同是源于主体的理性需要还是情感需要,都必须通过主体的能动性来实现。认同行为有其内在驱动机制,是主动发起的,但并非是主体的肆意所为,客体的客观属性与规律性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认同的发生。同时,认同过程也时刻受介体与环体的现实状况和条件的影响和牵制。认同的主客体双向互动不仅是一种认知关系,也是一种实践关系,更是一种价值关系。认同以主体、客体的双向互动关系为主线,在介体、环体的综合影响下不断实现和深入。
二、意识形态认同的内涵及特征
认同的对象包罗万象,涵盖了自我认同、身份认同、政党认同、阶级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宗教认同等多种多样的认同,其中意识形态认同是最为深刻、最为复杂、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认同之一。意识形态问题是社会科学界众说纷纭、争议最大的议题之一,对于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的探讨,首先要厘清意识形态的内涵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意识形态认同的内涵、特征及建构逻辑。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及特征
麦克里兰曾经说过:“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科学中是最难以把握的概念。因为它探究的是我们最基本的观念的基础和正确性。”【59】探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党的意识形态认同问题,清晰阐述意识形态的基本理论是基础和前提。因此,有必要在梳理意识形态概念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意识形态的概念、特点等进行界定和厘清。
1.意识形态的内涵
意识形态(Ideology)一词源自希腊语idea(观念)和logos(逻辑),意即观念的学说。18世纪末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在其著作《意识形态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和阐释了这一概念:“意识形态指的是向人们揭示观念的成见和偏见的根源的观念科学”【60】,并认为这门学科应该在所有学科谱系中作为第一科学。因为它涵盖了所有的“观念联合物”。但当拿破仑发现特拉西等哲学家是自己恢复帝制、重建宗教野心的最大障碍时,就对其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拿破仑指责“意识形态是脱离了政治权力现实的一种抽象的、不确定的教条”【61】,拉特西等“意识形态专家”同时也是错误地认识社会和政治权力现实的“空想家”。政治资本牵制并决定了学术思想的动向,从此意识形态由中性词转为贬义,并与政治实践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但从此以后,意识形态的概念开始在欧洲各国的思想家中流行开来。在法、英、德、意等国,都有为数众多的理论家对其展开热烈的讨论,并在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著作中使用。其中,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影响最大。德国思辨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虽然很少使用意识形态概念,但却阐述了社会历史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与之相对应的意识形态,提出了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发展起着决定性推动作用的“异化”和“教化”理论。在其著名的关于精神发展的“三阶段”论中,他谈到的“教化是自然存在的异化”、“语言是异化或教化的现实”以及“异化的虚假性”等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形成的重要基石。另外,费尔巴哈对于宗教异化的批判也对马克思创立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有所启示。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在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并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正如K·兰克所说:“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中所有决定性的环节,都已经在黑格尔的异化理论中预先构成了。”【62】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阐述了意识形态的内涵。麦克利兰认为,意识形态的概念像马克思的许多核心概念一样不清晰:“他关于意识形态的评论多为顺便提到的,他从未进行系统的论述。然而主要的轮廓是清晰的。”【63】由于马克思并未专门、系统地加以阐述,而只是提供了“清晰的轮廓”,因而对于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呈现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周民峰教授在综合哈贝马斯、麦克利兰观点的基础上,认为马、恩的意识形态理论主要来源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卷、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第1卷,以及第四个文本,即恩格斯晚年的部分书信。【64】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理论成果中表述的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主要有两层含义:
一是否定的意识形态——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1845年前后的德国,黑格尔哲学的绝对精神领袖地位瓦解,人民思想迷茫、社会上各种思想争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现着的。”【65】出于梳理意识起源、逻辑以及揭发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的需要,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虚假性的贬义论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马克思、恩格斯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探寻了“存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这个哲学的根本命题。在马克思看来,启蒙运动以来的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从幻想的观念出发来解释现实,以观念来统治世界,忽略了历史现实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哲学局限于宗教、神学的缺陷,认为只有将意识置身于生活实践之中,以现实生活为逻辑起点、厘清意识是现实生活的产物,才能溯本清源,构建科学的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恩格斯鲜明地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66】,清晰地表述了其“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应存在”的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同时,马克思又强调指出:“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67】可见,意识形态也反映真实的客观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真实的部分被误导和扭曲的意识形态表达了。而那些所谓的思想家不知道的是,通过他们宣扬的虚假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者们同样可以分析、厘清、认识到真实的客观存在和背后的运行规律,进而对其进行揭露和批判。其二,马克思、恩格斯从批判资产阶级的角度出发,犀利地指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如果社会中经济、权力等资源都受到了不公平地分配和安排,那么,只要建立在非自愿分工基础上的阶级状况依然存在,个人的特殊利益和国家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就会存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为代表本阶级利益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只能以神秘、虚幻的方式去体现,通过“真理”之名去欺骗、蒙蔽群众,以谋取其执政的合法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68】在后来的《资本论》中,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揭示了商品拜物教的奥秘及其原因,通过采取商品这种形式,将生产者和社会的关系转换成了似乎与劳动者无关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成了“可感觉又超感觉的物或者社会的物”,并预见到“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联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69】认为只有物质基础和物质生产条件到达一定高度后,意识形态才能超越阶级束缚,摆脱其虚伪性。马克思的最大贡献在于,在意识形态的虚假与真实之辩这一论题上,他并没有局限于批判资产阶级在观点、内容上的虚伪性,一味地区分真假,而是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伪性的根源。
二是中性的意识形态——“观念的上层建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中性概念的表述,主要从两个切入点去理解。其一是马克思早期的表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提及,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必然会发生与当时的物质生产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70】在这里,马克思明确提出了他关于唯物史观的两个最基本的对应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他进一步指出,上层建筑包含了“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以及“社会意识形式”两类。由是,意识形态在此处衍变成了一个中性色彩的、具有一般意义上的规定性的理论概念。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它既包括正确的、积极的意识形态,也包括错误的、消极的意识形态,并且这种意识形态是受社会存在制约、决定的,依赖于社会存在。其二是恩格斯晚年的论述。他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71】在这里,意识形态承担的即是中性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作用,这与马克思的论述一致。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出路》一书中,恩格斯也对意识形态进行了描绘性的陈述。他在提及欧洲的宗教发展史时,认为中世纪只有宗教和神学一种意识形态,到了18世纪,资产阶级“强大得足以建立他们自己的、同他们的阶级地位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了”,才进行法国大革命,而且“仅仅诉诸法律和政治的观念,只是在宗教挡住他们的道路时,他们才理会宗教”。【72】从中可以看出,恩格斯对宗教这种意识形态并没有持贬义的价值判断,而只是客观地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