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孩子长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好妈妈准则一:四周培养好习惯(4)

鼓励孩子,树立信心。表扬是促进孩子成才的关键,要从善于肯定孩子的成绩开始。如果孩子取得了好的成绩,父母就可以给他买一些书或一套新衣服作为奖励。实践证明,如果能经常得到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充满信心的孩子,往往会获得成功,更不用说专心听讲。老师要多提问不专心听讲的孩子,让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回答出问题之后的快乐。

帮助孩子提高控制能力。有些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一旦玩起电子游戏来,却又那么专注,一玩就是几个小时,眼睛片刻也不离开屏幕,这当中其实就有如何培养孩子控制注意力的问题。要提高孩子控制注意力的能力,不妨进行些小小的训练。如对幼儿,你唱一首歌,要求他注意听歌词,然后问他听到了什么;让一个年纪稍大的孩子,大致地看一看书的页码,然后悄悄拿走这一页,问:“还记得你刚看到的那一页的页码吗?”也可讲一些类似“小猫钓鱼”的故事,跟孩子讲一讲小猫做事情不专心、一心两用,导致没有钓上一条鱼,启发孩子做事情要专心。

相关链接

导致孩子上课走神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包括心理因素、学习能力、感觉统合失调还有一些智力因素以及身体方面的因素等。心理方面的因素,如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不足,缺乏自信心,做事没有持久性、适应能力差等;学习能力方面的问题,如虽然孩子很努力,但成绩还是不理想,这类孩子主要存在阅读、理解、计算、思维等方面的障碍;感觉统合失调也是导致孩子学习困难的因素之一,因为感觉统合失调可引起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胆小、缺乏自信、协调性差等,这些问题可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此外导致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还有儿童智力因素、多动症、铅中毒、家庭教育方式及身体方面的一些问题。

对学习困难的矫治,首先要分析和明确导致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针对原因对孩子进行心理治疗、感觉统合训练、学习能力训练,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另外,导致孩子上课走神的原因还有很多,如: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导致大脑功能失调,造成学习障碍,导致孩子上课走神;由于个体差异,导致有的孩子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发育迟滞,患有学习焦虑症,导致孩子的不正常心理活动,使其注意力涣散;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厌学、逃学、说谎、怕老师、受欺负、家庭不和睦等,也能导致上课走神;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太注重学习成绩,使孩子思想过度紧张,也容易造成孩子上课时走神或打瞌睡。

9.“我是运动小健将”

——培养孩子热爱体育的好习惯

龙龙上小学六年级了,他年纪不大却已经是个小胖子了。每次妈妈带龙龙去买衣服的时候,总是为买不到合身的衣服而发愁。龙龙也因为胖,被同学们取笑,起了一个叫“馒头”的绰号,这使得龙龙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最后,龙龙的妈妈和爸爸一致决定让龙龙每天开始跑步减肥。

第一天,龙龙兴致高涨地和爸爸一起晨跑;第二天龙龙虽然和爸爸一起跑步,但是明显的不高兴了,全程都是撅着嘴跑完的;第三天,龙龙说什么也不起床跑步了。爸爸问他为什么,龙龙回答说:“我不喜欢运动。”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为什么不喜欢运动,原因可能有以下这几方面:

首先,孩子可能为身体的某些方面功能不佳而自卑。如:身材矮小,够不着高大的体育器械;或是因为视力不好,运动起来不方便,害怕出丑等而不喜欢体育运动。

另外,可能就是孩子自尊心很强、害怕失败,或是害羞、在公共场合感到困窘等原因,都可能导致孩子不爱参加运动。

还有一些孩子可能是缺乏或自认为缺乏在某项运动中取胜的能力,他们也害怕受伤或天生就小心谨慎,所以不愿意参加令他们恐惧的运动。

除此之外,一些外部环境因素,比如锻炼的空间和外部环境不具备,这也有可能造成孩子不爱运动。

总之,令孩子不爱运动的心理原因有很多,有的原因是真实存在的,也有的原因仅仅是孩子想象出来的,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家长都要在尊重孩子的同时,找出问题的根源,并积极加以引导。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给孩子带来无穷的活力,能够促进孩子的身体成长。身体的健康发育是一切能力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身体健康,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同时也能够锻炼孩子的意志和品格。孩子正处在生理发育和心理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所以,让孩子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父母该怎么办?

首先,从兴趣着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锻炼也是如此。因此,家长应努力培养孩子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比如,父母可以经常性地让孩子看看体育节目,使孩子对体育活动发生兴趣,产生体验欲望;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有趣的体育活动,从而激起孩子运动的兴趣。

当孩子开始有了运动的表现,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孩子的运动成绩,强化他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孩子运动的信心和兴趣。对待在运动过程中孩子遇到的挫折,父母不能和孩子一样垂头丧气,而要始终微笑着鼓励,适当地作出示范,保护孩子的运动兴趣。

其次,要根据孩子身体实际,循序渐进地进行活动。俗话说:“不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锻炼要想取得实效,必须注重科学。开始运动时,可以作出具体的计划,运动项目、运动强度也要根据孩子的能力来递量进行,慢慢地,逐步增大运动量、运动强度以及运动项目的难度,使孩子不至于因为要求超出实际而畏难退缩。

此外,还要注意,给孩子安排的运动项目要全面。比如跑步、跳远、投掷、球类、体操、武术等都可作为锻炼的内容。让孩子全面地参加多种体育项目,才能使身体各部分都能得到锻炼,从而均衡地发展。

运动锻炼要做到持之以恒,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练不出好身体的,所以只有引导孩子长时间地坚持锻炼,才能收到实效。在这方面,尤其需要父母的身体力行,要知道,懒父母很容易带出懒孩子。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一些孩子可能对体育运动没有兴趣,但他仍然可能会对其他非竞赛性的运动感兴趣,只要孩子没有变得不好动,即使他不进行“正规”的体育运动,做家长的也不用过于担心。

相关链接

为了培养孩子热爱运动的习惯,专家给父母们提出如下建议:

给孩子创造运动的条件

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以增强孩子身体各部位的机能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孩子的体质。现代都市的居住环境一般比较狭窄,孩子在家里的活动空间有限。父母应在适当的时间,给孩子安排一些户外活动,让孩子多跑跑、跳跳,参加一些体能锻炼。这样,既可以训练孩子敏捷的身手,又可以锻炼孩子的体魄和胆略。

让孩子养成爱好锻炼的生活方式

3~12岁是人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此时孩子在生理上处于生长发育和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人的可塑性大,最容易接受成人的引导与训练,正是养成自觉锻炼身体习惯的好机会。如果错过了,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由于受旧习惯的干扰,新习惯就难以形成。

为孩子提供安全的场地

训练孩子的运动能力,应该为他准备场地。场地必须安全。父母不要整天将孩子关在家中。孩子从幼儿园出来时,总希望在外面玩一会儿,这时父母不要急着把孩子带回家,应该让他做些必要的户外活动,可以在居住地的周围找一块空地让孩子蹦蹦、跳跳。但有些住宅区周围过往的车辆很多,父母应该特别注意孩子的安全。

给孩子提供一些用具

孩子为运动而运动会感到枯燥,父母可为孩子配置必要用具,增加活动的兴趣性,如球类、橡皮筋。另外,为了方便孩子运动,应该让他穿运动鞋和运动服。

父母可参与到孩子的运动游戏中

由于许多独生子女缺少玩伴,父母就不可避免要充当这一角色——当孩子的玩伴,如与孩子一起拍球、传球、单腿跳等。因为上学的孩子竞争意识增加,他们重视行动后的结果,所以父母与孩子一起玩,可以提高孩子运动能力。

10.“我要当第一”

——培养孩子积极上进的好习惯

圆圆马上就要中考了,可是圆圆却总是不紧不慢地看着漫画书和一些妈妈认为乱七八糟的书,而且一看就看到深夜,就是不肯认真地去复习功课,对待中考也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

一次考试分数下来了,圆圆在班级排名倒数第几,更不用说年级排名了。妈妈一气之下把圆圆的课外书全部扔了,结果圆圆还是不学习,躺在床上一副冥思的样子。妈妈问圆圆到底怎么想,圆圆回答说:“学不学都一样,反正考不好就到一个烂一点儿的高中上学,一样也有书念。”

圆圆的妈妈听圆圆说出这样不求上进的话,既伤心又生气,不知道圆圆为什么会这样不在乎。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的上进心是和自主性、自信心紧密联系的。没有上进心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依赖性强、安于现状、好奇心不足,对自己缺乏信心。

造成孩子上进心不强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与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有关。比如,孩子表现出的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及试探行为,得不到父母的爱护和扶植,孩子自作主张的行为违反了父母的要求而备受斥责,孩子坚持己见而受到父母的挖苦、嘲笑等,都有可能使孩子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而采取退缩的态度。在孩子取得成绩不能及时得到父母认可时,在遇到失败不能及时得到父母恰当的鼓励时,在孩子受到过分保护,不需费多大的劲就得到自己希望的“成功”时,也容易使孩子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因而丧失上进心。

◇父母该怎么办?

帮助孩子制定作息时间,制订具体学习计划。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把相对薄弱学科的基础知识复习安排在孩子课余时间复习一遍,再把考过的一些试卷的难题重做一遍。白天让孩子跟着老师的节奏认真学习,晚上回来结合具体情况帮孩子复习。同时,对这样的孩子父母要看得严一点儿、逼得紧一点儿。

在适当的时候,多给孩子讲一讲自己在人生的挫折和艰难困苦面前,是怎样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又是怎样战胜困难、超越挫折的。因为孩子毕竟年龄还小、阅历少,对于创伤和挫折很少经历,甚至还没有经历过,这个时候父母就是他的镜子和榜样。父母多向孩子谈及这些,势必会对他产生积极的影响。

父母要明确地告诉孩子,现代社会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竞争激烈,激烈的竞争是不同情弱者的。如果在激烈的竞争中自我退却、自我放纵,那么在未来的生活之中不仅会导致挫折和痛苦,而且有时候还可能是自我毁灭性的。

对孩子的需求要延迟满足。比如父母要反复强调,如果自己不努力拼搏,凭自己的努力无法上好学校,是不会想办法帮助孩子上学的,从而打消孩子“我现在是躺在地上吃果子,我感觉自己很伟大,不好好学还能考这么多分,考得烂就上烂学校,我肯定有学上”的心理。

在必要的时候告诉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只要孩子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不管结果如何,做父母的不仅不该责怪,而且应该理解孩子。同时,当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有进步的时候,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夸奖,这样可以更进一步地促进孩子向上追求的自信心。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学生”这一词的真正含义。所谓“学生”,就是学习生活、生存和发展的技能技巧。要生活、生存和发展,必然会面对无数的艰难困苦和挫折。人生本来就是由无数的艰难困苦和挫折的珠子相串而成的,要在这个世界上幸福地生存,就必须学会在各种艰难困苦面前“不服输”、“搏一下”,要有“不到最后我是决不放弃”的决心和坚持。

如果在学生时学不会这些,那将来该如何去面对未来漫长的人生呢?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天分,只要努力在学习生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会了勇敢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那么就会在未来拥有愉悦、快乐、幸福和爱的人生。

相关链接

上进心,就是努力向前,立志有所作为的一种心理品质。孩子的上进心,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动机。有的孩子就缺乏这种动机,究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种:

爸爸、妈妈的挫伤

孩子原来有上进心,但是父母对他的上进心不屑一顾,甚至言辞中常露出讽刺、挖苦之意,这样使得孩子的积极性被打击,有的干脆就放弃了努力。

家庭环境的影响

有些家庭中,爸爸,妈妈本身缺乏上进心,工作不思进取,生活上平平庸庸,更忽视孩子情感与智力方面的需要,对孩子没有明确的行为指导和要求,极少和孩子谈话、游戏、讲故事,这都压抑了孩子的上进心。

孩子自身的问题

孩子年龄较小,生性好玩,不能对自己作出正确评价,不能自我调节、自我监督,因此,不能自我教育、自我激励。

那么,怎样才能较好地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呢?

家庭环境的单调、呆板,限制了孩子的一些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家长一定要支持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教育孩子关心集体,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赶超先进,激励孩子的上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