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培育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5 研究思路、设计与方法

1.5.1 研究目标

本书的研究目的是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将促进志愿服务全民化、社会化、规范化作为我国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和价值目标。针对我国志愿者在“一元”治理向“多元协同”的社会管理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阶段化、运动化的特征、志愿者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我国在促进社会建设、促进志愿者可持续发展中,需要建立政府、社会团体、企业支持的社会网络,发挥好政府对志愿者的引导、培育、管理机制,健全法规政策,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发展环境和广大公众认同社会的氛围,加强对志愿服务基本观念的社会普及教育,政府部门及相关媒体要加大对志愿服务、慈善公益的活动、典型人物的宣传广度、密度及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对公益事业的积极响应和广泛认同。同时提出由政府牵头,在社会组织、企业、学校等各个部门推出对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大学生的倾斜性政策;提出在技术上引导公众重视公益服务活动等促进志愿者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课题预期分为理论创新目标与实践创新目标两个方面,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1)总结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路径,丰富社会合作治理理论模式。从行政主导模式为主转变到合作治理发展模式为主,加快志愿服务全国层面的立法进程及制度环境建设,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给予志愿服务活动以宽松的政策引导、支持扶助,努力营造适合志愿服务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使其在拓展社会动员能力、整合社会诚信网络、扩大社会参与范围、促进社会公平实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实现利益表达等领域发挥巨大的功能作用。

(2)探讨政府培育志愿服务组织的有效机制与方法,健全政府培育、引导、扶助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构建现代志愿服务发展模式。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针对当前志愿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探讨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关系、公民参与与社会协调关系,研究党委和政府系统如何从体制、机制上统筹协调和引导志愿服务健康发展,以形成在现实中志愿服务管理与运行的党政齐抓共管、有序协调、高效运转的格局。探讨推进志愿者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政府推动支持、社团自主管理、公民广泛参,有效地组织、管理和整合各类志愿服务资源,是推动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3)总结研究并提出在促进社会建设进程中志愿者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与对策建议。志愿者功能作用将如何发挥,如何加强,如何继续巩固大型赛会活动期间的志愿服务成效,拓展志愿服务内涵,提高志愿者服务实效,如何让志愿活动继续发挥放大效应,通过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使社会的道德原则和价值标准成为具体的实践规则,充分发挥志愿者诚信、奉献的品牌效应,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1.5.2 理论预设

任何研究都需要在问题建构中做出理论预设,本研究亦是如此。本研究认为当前我国社会建设进程中政府培育志愿者可持续发展进行理论判断,并对政府如何进行社会动员、积极倡导和引导培育志愿者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预设1:合作治理是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变迁、逐步成长的必然结果,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而走向合作治理无疑将是一个确定的历史发展趋势。合作治理也是当前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所面临的课题。通过公私合作提供公共服务与秩序的实践,正在深刻地改变现代国家公共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新的治理理念、过程与形态。本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大多数志愿服务工作的基本做法---上级下达任务、下级接受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其中缺少协调和沟通,缺乏宣传和动员,这种以任务为中心而并非志愿者活动为中心,与志愿者的需求相脱节行为导致志愿服务的运动化、阶段化。探求政府与志愿服务的合作治理与有效互动是本研究寻找的理论趋向。

预设2:公平与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志愿服务可否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补充,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志愿者能否通过为各类优抚对象、残疾人群和老年人口提供福利性、公益性服务以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发展志愿服务事业能否解决社会管理创新中民生问题,这一论题的设定是否为合理选择。

预设3:政府引导志愿者行动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在目的合理性行动和价值合理性行动之间如何去看待、去选择。志愿者行动对待志愿服务的态度到底是纯粹工具性(理性)的还是规范和道德(非理性)的;是根据效用最大化行动(理性)还是被感情和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非理性)。这种不同的价值判断对于政府进行社会动员、广泛宣传引导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预设4:在促进志愿服务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一方面要支持、培育与促进志愿服务健康、持续与有效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负有监督、引导和管理的责任,如何在支持、引导和监督、管理之间寻求结合点?如何处理放松管制与加强监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平衡点,试图以新的视角提出新的探索。

理论预设是本研究的核心,也是本研究构建并试图加以验证的命题,本研究在国家-社会关系变迁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和解释政府培育志愿者发展的模式与选择。

1.5.3 逻辑思路与结构

依据上述理论预设,本研究按照如下的逻辑划分和逻辑分类的方法,进行志愿者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此完善对所研究问题的建构。

本研究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本书的总体框架

各章节结构安排:

第一章 导论。导论部分主要提出研究的问题:加强推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是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志愿者活动是在志愿精神指导下进行的自愿性、无偿性和公益性的活动。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要求,要把推进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平台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建设与管理体制和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新格局,整合社会资源,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导论部分主要提出研究的问题,并对研究中的主要概念: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志愿服务、志愿精神、可持续发展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与梳理。综述评析本研究既有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提出本研究的思路与结构等。

第二章 志愿者的产生与发展。志愿者在国外出现于19世纪西方国家的宗教性慈善服务中,具有悠久的历史。这种慈善服务因其民间性和宗教性而具有扎实的社会基础,后来逐渐形成一种精神上的美德而被保留下来,并催生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志愿者的发展和志愿服务。在考证大量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研究的现实状况,本研究认为我国的志愿者具有志愿性、非营利性、公益性、自治性、相对的独立性等特征。影响志愿者发展的环境主要有社会发展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

根据相关学者对我国志愿服务发展阶段划分,本研究认为我国志愿者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志愿服务形式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第二阶段:志愿服务自我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第三阶段:自上而下推动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第四阶段:全面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2007年);第五阶段:全民参与阶段(2008年至今)。总体来看,志愿者服务在西方的发展是自发的、内生的,没有受到外界的过多干扰,而我国的志愿者服务则较多地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政府的角色定位和职能转变都直接影响志愿者服务的兴旺或衰弱。

第三章 志愿者发展的历史机遇、面临的困境与可持续分析。本章通过对志愿者发展的历史机遇、面临的困境与可持续性分析,总结归纳目前志愿者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揭示志愿者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期寻找如何推进志愿者活动持续健康发展的思路。本研究认为,社会建设进程中亟待志愿者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因在于:社会建设不仅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创新,需要志愿者的广泛参与及志愿者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为有效了解志愿者对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认同度,通过对高校及社区的志愿者(包括部分离退休人员)进行问卷调研,实证分析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激励等因素,对不同的动机、激励与面临的困境提出假设。基于这样的视角,进而对志愿服务中的可持续性因素进行了探讨,主要归纳为:志愿服务阶段性明显,社会公众的参与度不高;志愿者人才队伍缺乏稳定性;志愿服务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志愿活动的行政化倾向突出;志愿组织管理的体制与机制不够健全等,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四章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与社区志愿者比较研究。本章主要以上海世博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做对比分析,是基于上海世博会的志愿服务工作是一个时间跨度相对较大的阶段性工作,整个世博会期间采取轮岗的方式来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但对于每个学校的志愿者或每一个志愿者个体来说,参与世博会志愿服务的工作只是暂时的、阶段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批又一批完成了志愿服务工作的志愿者,离开了世博志愿者工作岗位。世博志愿服务的开展主要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化推动方式,实行“半行政化、半社会化”的志愿者工作运作模式。这种自上而下的运作模式,虽然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动员效应,但如何让“社会化”更强大,志愿服务更趋于日常化,无疑社区志愿服务将具有更大的社会效应,社区志愿服务通过“自下而上发起,自上而下推广”的发展路径,既具有“分散”优势,又将发挥“集合”效应,根据社区志愿者发展的现实状况,开展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可大可小,既能集中社区力量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又能满足社区建设的现实需要。

第五章 发达国家志愿者发展的经验借鉴。本章选取和借鉴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志愿者发展的有益经验,发达国家的志愿者是从19世纪初的慈善服务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从萌芽发展到逐步成熟规范,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也由小变大。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加强志愿服务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些社会公益事业法规的实施除了要有大量职业社会工作者的支持以外,还需要大量的志愿者致力于这些服务工作。发达国家在推进志愿者发展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志愿者的社会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得到了来自政府、社会和公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现出极强的社会性。于是志愿服务在这些国家能够迅速成长并发展起来。

第六章 香港和台湾志愿发展的经验借鉴。本章将香港和台湾地区志愿者发展的有益经验借鉴设为一章,其缘于两地在经济、社会、民生及文化方面与内地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香港和台湾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区域,且其经济社会制度有别于内地,但其志愿者发展的制度、具体运作、与政府的关系将给内地提供有价值的经验。香港是义务工作(志愿服务)发展较早的地区,从原来英属时期的发展到回归中国后的创新发展,都对内地志愿服务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尽管这两地体制上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但它们都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底蕴,与内地文化具有相通性,香港与台湾的志愿服务经验拿到内地来,相对于国外的经验更适用。香港在历史上素来是中西文化荟萃之地,曾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这个桥梁,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传到了西方,西方的先进文化也介绍到中国,客观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它们的志愿服务有较完善的政策框架,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动,有较为健全的法律环境制度,与政府紧密的合作关系与积极不干预的管理关系,这些实践经验对内地志愿服务发展有着极好的借鉴作用。借此探寻内地志愿服务的政策、法律环境、管理模式及政府推动等方面出现的困惑与不完善之处和启示,对于有效促进中国志愿者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七章 社会建设进程中志愿者新的定位。本章提出,加快推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是当前党和国家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志愿者服务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生力量,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志愿者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为我们推动和开展这项工作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机遇。本章在汲取国内外政府培育志愿者发展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在剖析传统志愿者定位不科学、不准确、职责不清晰等问题时,提炼总结政府促进志愿者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提出新时期志愿者发展的新的定位。政府对志愿服务的培育除了传统的“引导、支持和鼓励”等既有的定位外,更要注重加强广泛宣传动员、树立公民意识、增强公共精神、塑造志愿文化、培养公民道德、提高公民社会能力、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等,形成志愿者新的定位的主要内涵和发展方向。

志愿者行动作为一种公益服务活动,它的延展性和可持续性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优化社会管理过程的重要的保证,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践行,是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并推动社会管理与服务走向合作治理与善治的有效途径。因此,如何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确立志愿者新的定位,发挥好志愿者的独特作用是当前一项紧迫的现实课题。从长远来看,志愿者将成为引领社会文明的风向标,展现社会风貌与活力的正能量,志愿行为已成为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志愿精神是社会建设的价值自觉,志愿服务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民主参与路径。

第八章 社会建设进程中政府培育志愿者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本章提出,对于志愿者的培育,要界定好对志愿者的权利界限和管理界限,政府虽然不去直接运作志愿服务,但必须通过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发挥,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整合社会资源,强化专业训练,鼓励和引导志愿者去开展志愿服务,增强志愿服务的发展活力,推动志愿服务事业规范化、专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培育支持志愿者事业发展,是我国政府努力引领、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特别提出要强化政府责任以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服务质量。强化政府责任是公益事业发展与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的核心问题之一。但总体来说,由于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自治权利孱弱,自律程度较低,志愿者事业发展缓慢。现阶段推动志愿者的发展依然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推动,如果离开政府的支持推动,则很难获得发展。但同时志愿者及志愿服务又是一种非营利的、以个体自主意愿为基础的公益活动,其性质决定了应当确立“低度管理、高度自治”的理念,尽可能地减少政府的干预。因此,政府要对志愿者发展产生正面的作用与影响,但存在顾虑。在如何处理放松规制与加强监管这两者之间进行协调,从中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平衡点,于是便借助一个较高层次且具有一定官方色彩的组织对志愿者发展进行统一管理,从而达到平衡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的关系。基于这样的思路,我国一些地方,如北京、广东、浙江宁波、辽宁抚顺等地规定,由当地志愿者协会负责区域性的志愿服务活动的规划、组织、管理、指导、协调等工作,也就是说,地方政府通过法规赋予了志愿者协会对当地志愿者活动的管理职能,政府这样的支持推动方式为志愿者发展和有效的管理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根据我国志愿者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及困境,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研究成果从8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政府培育志愿者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实践路径。

1.5.4 研究设计与方法

在上述研究框架设计的基础上,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访谈等研究方法,将运用国家-社会理论、新制度主义、社会秩序理论等为规范性框架的建立和政策建议提供理论支撑。将运用批判诠释的方法构建总体性分析框架。在实证研究中采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混合方法。其目的和作用如下:

(1)文献研究法。科学研究不仅需要以人之间的协作为条件,同样也需要前人的研究成果,而对科学文献的利用则是利用“前人劳动成果”的重要措施与方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考察社会现实的方法,是一种主要以各种文献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可以通过文献的显性内容特征的系统分析,得到与之相关的潜在内容的特征的推论。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来确定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参与主体的选择。如何实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加快新型的社会建设进程中,本研究试图通过已有科学文献内容的分析研究,厘清与梳理出志愿组织可持续发展中的参与主体间的关系。

(2)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难以把现象与其背景完全剥离,这就需要用到案例研究的方法,“它是探索难于从所处情境中分离出来的现象时采用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在公共行政研究领域中的运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公共管理研究领域,案例研究方法在对某些现象、事物进行描述和探索,使人们能够建立新的理论,或者对现存理论进行检验、发展或修改。同时,案例研究还是人们找到对现存问题解决方法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研究需要,本研究拟采用多案例设计的研究方法,针对志愿者发展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通过典型案例对提出的分析框架与假设进行验证。经过梳理筛选,选取有代表性的上海世博志愿服务典型经验、社区推进志愿服务的有益经验和广州、无锡、南京等地推进志愿服务发展的一些成功的典型案例等进行比较研究。

(3)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社会科学研究所使用的一种数据收集手段。当一个研究者想通过社会调查来研究一个现象时,可以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也可以用访谈或其他方式收集数据。根据课题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采用分层选点的方式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本研究将主要采用混合相似和相异的案例研究方法解释影响参与志愿组织的主要因素和机理,进行治理工具与志愿组织绩效的相关性研究。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江苏省及所辖市、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山东济南市、潍坊市,上海部分高校、南京部分高校等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资料,并辅之以访谈研究法。访谈研究法包括结构化访谈和无结构访谈,其中无结构访谈又称为深度访谈或自由访谈。对于本研究而言,志愿者的注册、招募、培训,志愿者的参与动机、激励因素、保障因素等主要是通过对相关参与者的无结构化访谈,去分析志愿者的参与动机、热情、认同等基本要素。

本研究针对目前我国志愿服务更多的是经验性总结和情况描述等方面的研究,对于政府在推进志愿者发展的重要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尤显不足的现状,本研究试从学术角度深入探讨,政府在培育、引导、管理志愿者与合作方面的职能,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志愿者健康持续发展的路径,在社会建设中发挥好志愿服务的独特作用尚存在不足,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健全志愿者服务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志愿服务的培育监管体系,以便有力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