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战略中的智慧城市建设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共同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它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了国内智慧城市的建设,总结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的成绩与不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智慧城市相关政策
自“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各大城市都认识到智慧城市建设对于优化城市管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并纷纷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截止到2014年,300多个城市或地区已经提出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或行动计划。
1.政策导向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智慧城市的建设应积极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等六个方面(见表2-1)。
表2-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的智慧城市建设方向
资料来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政策支持
政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管理者、引导者和推动者。从2010年开始,国家和地方“十二五”规划陆续出台,其中,许多城市都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国家的许多政策文件都包含了有关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内容(见表2-2)。这些政策内容涵盖了从总体构架到具体应用各个方面,其中,鼓励政策日趋明确和具体。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红利”将继续延续。
表2-2 智慧城市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3.智慧城市试点情况
作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部门之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以数字城管为核心的数字城市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型城镇化战略和部门业务展开工作,并于2012年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把智慧城市创建和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安全运行、城市管理、便民服务等结合起来,引导各地更加智慧化地管理城市和服务公众,以探索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模式。2013年1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智慧城市建设名单,共确定了90个试点。2013年8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公布了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共有103个城市(区、县、镇)被确定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另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智慧城市试点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文件,以强化支撑体系建设。随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科学技术部办公厅于2015年4月7日联合发布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试点名单的通知》,它确定北京市门头沟区等84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试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等13个城市(区、县)为扩大范围试点。
截止到2015年,国家共公布了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目前,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已经接近300个(见表2-3),各个省份均有试点,这包含经济不同发达程度的地区。从这个角度来讲,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是从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发展程度的城市出发。目前来看,智慧城市正在向县级或乡镇延伸,东部已经成为主力,中西部试点数量在不断增加,这逐步开启了智慧城市“一城一策”、探索各自发展模式的过程。
表2-3 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第三批试点名单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石河子市和王家渠市。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二 智慧城市建设困境
近些年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出现思路不清、盲目建设的苗头,这亟待加强引导。
1.盲目推进,“千城一面”,缺乏特色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存在“一哄而起”的过热现象。很多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就竞相上马、立项施工。城市政府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随意决策,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在建设思路上,城市政府沿袭以往的城市建设经验和思路,导致许多智慧城市建设大同小异,功能重复,使它们没有形成各自特色,城市同质化严重,城市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互补关系,严重偏离了“一城一策”的智慧城市的建设方向。
2.偏重建设,缺乏需求导向
城镇化注重以人为本,以质量为关键,目标是解决人的问题。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应以人的需求为导向,控制绩效质量。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一定都需要建设“云平台”“物联网”等巨额投资的信息化工程,而要重点考察其创建目标是否满足人的需求、与城市自身发展定位吻合以及能够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然而,目前一些地方政府视智慧城市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购买信息基础设备来彰显建设绩效,忽视了人的需求。配套措施和制度的缺位使得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名存实亡”,信息基础设备不能物尽其用,造成了资源浪费,使改善民生成为空谈。
3.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不足,信息安全缺乏保障
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但是,中国在新一代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弱,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多项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80%。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相关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因此,模仿抄袭和“拿来主义”成为一些企业的技术发展路线。模仿抄袭不仅面临着国际性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而且不利于国内自主创新氛围的培育,“拿来主义”的技术和产品容易留下安全漏洞,使中国信息安全面临极大挑战。
4.资源共享平台滞后,“信息孤岛”现象呈现
在技术层面,智慧城市建设覆盖诸多领域,目前,我国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建设标准和评估标准等对其进行约束和指导,不同系统之间接口复杂,这不易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的共享协同,容易形成“智能孤岛”。在建设层面,城市建设各部门在长期的信息化应用中,虽然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和信息,但因为各系统独立建设、条块分割,导致智慧城市建设缺乏科学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导致大量“信息孤岛”形成,不利于智慧城市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在管理层面,城市部门之间横向协同困难,行政分割、管理分治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信息化问题往往在技术上容易解决,但在管理机制体制上难以处理。
三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智慧城市建设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差异化定位,注重区域优势,形成特色
从城市发展角度出发,我国强调“一城一策、智慧发展”,就是要因地制宜,智慧地推进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行。我国应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特点、功能,建立智慧城市长远发展的制度。首先,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这便于在建设中有章可循、循序推进。其次,完善建设内容,构建各个领域的完整的应用体系。再次,规划落实城市各部门负责的业务范畴,以便进行建设中的分工和协调。最后,项目选择应保障城市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以确保相邻城市经济结构转换的有序性和互补性;优先规划基础性或示范性智慧项目的建设,以其代表性和特殊性突出城市特色。
2.加强技术研发,注重人才培养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依托技术创新并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首先,加强技术研发、应用试验、评估检测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增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优化智慧城市技术创新的软硬件环境。其次,以智慧技术创新为依托,衍生全新的产业形态,推动城市产业升级,促进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转换。最后,积极整合国内研发力量,加强针对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培养、壮大一批掌握先进智慧技术的专业人才队伍,在人才引进、项目支持、创新奖励、住房福利等方面出台更有竞争力的激励政策。
3.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资源共享水平
智慧城市是一个建立在信息基础之上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和集成共享是城市智慧化发展的基础前提。发展智慧城市需要进一步增强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重点建设物联网、新型互联网、移动宽带等信息网络平台,从业务、网络和终端等层次有序推进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同时,建立促进信息共享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完善信息更新机制,进一步加强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和信息更新管理,打破各系统独立建设、条块分割和部门分治的局面,通过连点成面的方式对医疗、教育、金融、农林、水利、环保、交通、市政、公安、企业、社区等部门数据资料库进行标准化整合,建立面向业务管理、领导决策、行业监管、公众服务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促进信息集成共享与互联互通,实现城市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统一。
4.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我国要同步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在重要信息系统设计阶段,合理确定安全保护等级,同步设计安全防护方案;在实施阶段,加强对技术、设备和服务提供商的安全审查,同步建设安全防护手段;在运行阶段,加强管理,定期开展检查、等级评测和风险评估,认真排查安全风险隐患,增强日常监测和应急响应处置恢复能力。此外,加大对党政军、金融、能源、交通、电信、公共安全、公用事业等重要信息系统和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确保安全可控。完善网络安全设施,重点提高网络管理、态势预警、应急处理和信息服务能力,建立重要信息使用管理和安全评价机制。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加强行业和企业自律,切实加强个人信息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