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济体制
二战后的德国满目疮痍,绝大部分壮年男性死于战争或成为战俘,劳动力极其匮乏。食品、能源短缺,交通瘫痪,成千上万的人住在废弃的地堡里,缺水缺电,忍饥挨饿,如当时科隆有12%的儿童达不到正常体重。按联合国规定每人每天摄入的热量应该为2550卡路里,而德国人均只有1300卡路里,有时只有800卡路里。物价飞涨,货币贬值,黑市猖獗,香烟、巧克力和口香糖成了替代货币。帝国马克只有原值的5%。连科隆的大主教都对他的信徒说,为了活下去,偷煤炭、偷食品都很正常。时任科隆市市长的阿登纳因为没有暖气也只能和衣而睡。因此,不少经济学家预计,德国的重建至少需要40~50年。
1948年6月20日三个西方占领区进行货币改革,工资、养老金、租金、赁金按1∶1兑换,银行存款按10 ∶1兑换,即10个帝国马克兑换1个德国马克,并同时放开了物价,于是货币供应量一下就减少了93%。
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也主张货币改革,但不同意放开物价,不同意搞“经济自由化”。于是主管经济的艾哈德(Ludwig Erhard)便提前一天,在6月19日宣布放开物价,因而受到美国驻德司令的批评,提醒他没有盟军的批准不得修改任何规定。艾哈德则毫不退让地说:“我没有修改规定,我把它们给废除了。”
由于许多商人早就预料到这一天,已经囤积了大批货物,所以第二天商店的货架上就摆满了商品,奇迹发生了。
其实在此之前,德国经济界和政界的有识之士早就已经开始谋划德国经济今后应走之路,对于德国在战后究竟应该选择哪一种经济体制曾经有过争论。当时,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五种:公有制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温和的民主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督教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秩序自由主义经济体制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德国选择了以秩序自由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福利市场经济体制,希望在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之间,在市场经济同计划经济之间寻找一条第三条道路。产生这一经济体制理念的基础是对历史与现实的经济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关于经济体制的理论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发展,理论的分野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