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技术路线
图1-1 技术路线
本书根据我国农业资源供求紧张的现状,提出对黄淮海地区农地生产效率的研究。
本书主要从区域非农经济和农业发展用地分工、大农业内部农林牧渔业的协调发展和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效率三个方面分析黄淮海地区农地的空间效率、结构效率和产出效率。黄淮海地区农地的空间效率的研究首先定位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并根据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探索黄淮海地区非农建设与农业的空间集聚发展模式。由于农业生产的公共物品性质和经济收入的低效性,因此本书引入国外土地开发权转让制度实现利用“地根”引导区域产业和用地集聚发展,文章利用经济模型并以河南省为例论述区域农地非农化开发权转让的利益分配问题和产业空间集聚后的农业效率。黄淮海地区农地的结构效率的研究主要基于我国居民食品消费向多元化发展的实际,研究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秸秆对于发展畜牧业、实现节粮和提高农地效率的能力,这对于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黄淮海地区农地的产出效率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投入产出的效率分析,并分析其主要直接影响因素。
在空间效率方面,基于土地利用调控理论,分析黄淮海地区土地利用控制机制对区域非农建设与农业产业在地域空间上集聚优化发展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基于经济学的视角和土地的特殊属性,分析土地要素地域空间配置的分散性对产业发展其他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限制;进一步利用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等方法定量分析区域非农产业发展过程中非农用地地域空间配置的分散程度;分析非农产业发展产出与土地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区域非农产业及其用地地域空间分散经营对农地资源数量和生态景观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规模结构、产投效率和科技创新等多方面利用综合评价法分别建立区域非农产业和农业产业优势发展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观察非农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产业优势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型,判断区域同一产业自身空间分布的地域边缘属性和两大产业之间地域空间分布的互补性与差异性。并依据以上黄淮海地区产业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地域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的信息流、交通流、经济流和人员流等的空间流向,基于点-轴开发不均衡理论构建黄淮海地区非农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用地在地域空间上的集聚优化发展模式,强化地方在区域产业发展整体中的主体功能分工,将区域产业及其用地空间划分为非农经济建设集聚区和农业生产集聚区。借鉴“土地开发权转让制度”或“地票”等理念并运用到土地市场调控机制中,利用土地地域空间优化配置以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集聚程度,将农地非农化指标向非农产业发展竞争力比较高的优势地区转移,而耕地保护指标向农业生产效率高的优势地区转移,促进区域非农建设和农业生产产业的共同增长。分析农业生产经济收入的低效率性和公共物品性质,剖析经济利益在地方农地非农化建设的重要驱动机制,建立数学经济模型进一步对区域产业集聚优化发展过程中地方利益主体之间产业发展经济收益分配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地根”调控区域产业集聚发展后非农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经济产出的增长量进行初步核算。并以国家战略典型经济区之一——中原经济区为例,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分别探索中原经济区的非农产业和农业产业的空间布局优化模式,以验证“地根”调控区域集聚发展后非农产业和农业产业的利益分配方式的可行性。
在结构效率方面,对居民主要食物消费进行分类,分析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趋势,研究居民食用畜产品在食物消费结构中的地位变化。设计居民食用畜产品消费的优化方案,预测居民食物消费对农业资源和标准粮的需求增量,并对比分析农地资源生产现状,定量评价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对农业资源和粮食安全的压力,这是基于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和畜产品消费需求增长提出秸秆养畜核算的基础部分。基于能量转换视角,构建秸秆养畜潜力核算体系;计算黄淮海地区秸秆养畜生产潜力及其节粮数量,定量评判其秸秆养畜潜力对居民畜产品消费增长的支撑力度。
在产出效率方面,利用DEA超效率模型分析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演变趋势,并依据通径分析法分析其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综合提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