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合:互联网时代的资本大融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传统企业融资难银行方面的原因

在我国的融资格局中,银行贷款在企业融资来源中占有绝对比重,并且由于近年来信贷余额快速增长,而直接融资发展相对缓慢,贷款和直接融资余额的差距越来越大。比如四大国有银行的高度垄断减少了中小金融机构能够获得的金融资源,限制了它们为传统企业服务的能力,而大银行追求贷款规模效益和风险平衡又不愿为传统企业提供贷款。这些都是造成传统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具体来说,银行方面的因素导致传统企业融资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银行傍大款”。企业可能会经常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在自身发展比较好的时候,银行可能会主动上门提供贷款,但当企业真正急需资金的时候,银行却用种种条款把企业拒之门外,有人把这一现象形象地称为“银行傍大款”。虽然对银行这种行为表示愤怒,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银行也是盈利机构,银行宁可让别人说自己“傍大款”,也要计算自己的贷款风险和收益。“银行傍大款”是正常现象,不傍大款才不正常。所以银行更愿意“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二是银行贷款责任追究制带来的影响。随着各家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改剥离不良贷款后,全国资金市场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资金流动性过剩加剧,上存资金(金融机构上存在央行的钱)收益与定期存款付息成本倒挂,为此,各家银行千方百计挖潜信贷资源,努力拓宽增效渠道,陆续制订了一系列信贷营销激励机制,旨在通过信贷投放实现效益最大化。但各家银行在追求效益性的同时也更注重贷款的安全性,也出台了多种形式的贷款责任追究制。因为银行的考核机制是以追逐利润和控制风险为导向的,一旦贷款出现风险,在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同时,失职责任人也要受到经济处罚、警告、免去职务、丢掉工作等相应追究。因而,银行的各级信贷人员在发放传统企业贷款时慎之又慎,严把关口,也形成了对传统企业贷款的挤出效应。

三是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机构与传统企业信息不对称是很大的问题。在市场体制下,金融机构对每一笔资产业务都必须权衡其风险和受益,为此需要掌握尽可能详尽的信息,因此必然会否决一部分企业的贷款申请,甚至当该企业愿意支付高于市场水平的利息时也是如此。而在信息不完全方面,传统企业较之大企业有着天然的劣势。据有关报道,我国传统企业中,许多传统企业的资产、销售等基本财务数据在其财务报表中透明度不高,为金融机构掌握其贷款资金的用途、资金流向等带来了难度。当然银行也可以调查,虽然传统企业贷款相对银行来说是个小数,但调查的成本却很高。而且部分传统企业的审计报告没有切实反映自身经营状况及盈利情况,金融机构很难通过阅读审计报告对传统企业做出正确恰当的判断。

四是缺少为传统企业发展服务的金融机构。现在我国极为缺少切实面向传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有的金融机构本来应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己任,但实际情况是这些金融机构在业务发展上与国有金融机构有雷同的趋势,如中国民生银行原本的成立初衷是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服务,可现在已经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什么区别了。其他新组建的城市商业银行原来也是面向中小企业的,可由于资金、服务水平、项目有限,迫使它们也逐步走向严格批货,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因此,缺少真正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够,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五是不合理收费等变相推高融资成本。《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称,浙江温州市一些民营企业反映,一些银行的贷款期限从一年缩短到六个月,审批时间却从原来的十天左右延长到一个月。调查表明,银行业存在的乱收费现象导致一些企业贷款成本上浮15%甚至20%。“常年财务顾问费”“专项财务顾问费”“项目顾问费”“理财顾问费”等名目层出不穷,以这些名义向企业收取的费用少则几万元多则上千万元,但收费后提供的服务大多名实不符。

其实,金融机构应针对传统企业的特殊情况采取不同的行动。银行作为主要的金融机构,应该具有银行家般的胸怀和眼光,不能短视且趋利于一时的大企业和大项目,要加大对传统企业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