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一课的教后反思
上完了《孔乙己》的一节阅读课,自己尚还有些成就感,但经过评课专家的深层剖析,我又重新来审视这堂课,我感觉到自己离课改的要求很远。
离课改的要求很远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思想上的误区,以前自己始终认为不论用什么手段、方式去教,学生能学会,能学得有效、有趣就行。现在看来,这是一种固有传统的落后理念在作祟,是教师本位主义的残留。方法、手段是教学理念的自然延伸,从没有外在于教学理念的方式、方法,有什么样的方法就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教学理念的直接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带来先进的方法,落后的理念产生落后的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根”,没有先进的理念作指导,方式、方法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这堂课上,我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让学生这个实践主体去充分展开活动。学生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物质承担者的地位没得到充分落实,能力是不会沿袭到学生身上来的,我仍然坚持的是接受性教育而非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探究教育,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由这两种教学理念导致的教学方式也会大相径庭,教学效果也会迥然不同。我终于体悟到:教学理念的改变,是行动改变的前提。自己固有的理念严重制约着自己教学行为的解放。这种制约表现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教师包办一切。具体有两点:
1.违背了教学的问题来源于学生这个教学原则,教师拟就了所有问题。
上课伊始,我就抛出了8个问题,依次是:
孔乙己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最大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最爱的东西是什么?
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哪句话最能看出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鲁迅难道只是想告诉人们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吗?写他的用意是什么呢?
1919年写这小说的时候科举制度已经结束多年了,应该还有其他的什么蕴含吗?
这些问题无一不是教师自己根据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设置的,没有考虑学生在自学基础上的知识背景和状态,哪些问题是学生真正的困惑和疑难尚不可知,学生始终被老师的问题牵着鼻子走,失去了作为思考主体的独立性,老师的这个教法纯粹就是“请君入瓮”,是老师设置好了圈套让学生往里钻,这些问题不内在于学生的思维之中,未必切合学生的关切,学生回答起来也是隔靴搔痒,缺乏切肤之痛,也缺乏探究和思考的内在动力。试想,一个不出于自己考虑且和自己认知相去甚远问题,怎么会引起自己的兴趣呢?自己关心的才是自己愿意探讨的,这也是生活的常理。所以我就思考,问题的来源应该首先是学生,这是我们教学中矛盾的根源,教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懂,学生不懂的就是问题,这些问题学生提出来,经过和老师、学生、文本的碰撞产生出更多的甚至是无穷无尽的资源,这些资源的生成都是老师单方面的力量而无法达到的,资源生成的过程也正是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正是教学过程的有效展开,因此,教学的问题来源于学生的原则有其深刻的内在逻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违背了问题的评价留给学生的原则。
在这堂课上,我抛出了问题之后,学生相继做出了回答,回答的答案五花八门,针对这样丰富多彩的答案,我没有让学生相互之间展开碰撞和交流,没有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发展成燎原之势,我做了一个学生答案的终结者,做了一个学生答案的“终审法官”。是与非,对与错,没有争论,没有讨论,缺乏碰撞,到我这里一切问题都“灰飞烟灭”,这是典型的“一言堂”,是教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的具体体现,究其实质,就是教师本位主义在作怪,不相信学生,不敢放手给学生。现在反思这种教学行为,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教师和某个学生单打一的交流其威力毕竟有限,因为这没有点燃众多学生思维的火花,很多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受到了压抑,大多数学生处于边缘化状态,没有参与进来,这就失去了众多思维碰撞交流的机会,生成的资源也极其有限,对学生积极性的唤起及思维力的锻炼也极其有限。投一石而激起千层浪,这才是我们课堂上解决问题的理想状态,在不同的思考者那里,同样的问题可能会因不同思考者的知识视野、生活阅历、个性气质等不同产生不同的解答方式,这些不同的解答方式再次相互碰撞,从而产生出更为新颖、深刻、独到的见解,学生在相互碰撞中认识会由肤浅到深刻,由偏颇到端正,逐步走向正确、全面的认知,这个过程就是我们的教学过程,但是这个教学过程和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学生集体参与了这个过程,有了自己的切身体验,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有了和老师、学生的争鸣、讨论,有了和文本的再次碰撞,认识会无比的深刻。主动探究和思考得来的东西肯定要比听他人的观点、见解,这种简单承受来得深切。所以我深刻地意识到,老师重要的在于点燃学生的思维,而不是直接解答学生问题。“把球踢给学生,让球在学生之间传递”, “问题的解决依靠学生”这种意义的确非同寻常。
我虽然教了二十多年的语文,但站在课改这条起跑线上,我还是个新兵,我愿意扔掉固有的一些重负,轻装上阵,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虚心向同行学习,成就一个崭新的自我。
一切有利于我改进教学的诤言,都是对我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