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再平衡与可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前沿”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样本介绍与描述性事实

(一)样本介绍

我们的这项研究主要基于中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数据,所属时期为1998~2008年,共11年,包含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30个2位数的制造业行业,包含全部的国有企业以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以上的非国有企业,每年样本企业数量在10万(1998年)到30万(2008年)之间。应该说这套数据指标十分丰富且更新至2008年,因此非常符合我们此项研究的要求。这体现在:首先,样本量足够完整,这套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销售收入的限制)是一个全样本数据而非抽样数据;其次,样本涵盖的年份历时1998~2008年,这个阶段刚好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制造业快速成长的时期,同时还历经我们通常认定的刘易斯转折发生的时期(2004年左右)(蔡昉,2007; Zhang et al., 2011),这样的数据非常有利于我们考察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特征以及其在刘易斯转折点前后的变化;最后,由于是企业微观数据,这使得我们可以从最基础的县级经济体的水平上考察产业集聚、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这无疑会大大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当然,我们知道,这套数据也有没能涵盖销售收入在500万以下的非国有企业的缺点,那么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将这套数据在2004年和2008年的样本基本情况分别与第一次经济普查(2004年)和第二次经济普查(2008年)数据的主要指标进行比照,据此来了解一下此套数据的代表性究竟如何。

表5-1给出了两套样本在就业、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这几个基本指标的比较。我们看到,在2004年,与第一次普查数据相比,我们的规模以上企业数据样本的几项指标对全部普查企业情况的占比分别为67%~90%。规模以上企业的资产、主营业务、利润为全部企业的90%左右;占比最低的为就业,二者比例为67.58%,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中小企业的劳动密集程度更高。而我们拿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数据与第二次经济普查情况比对的结果是两个样本各指标的情况变得更加均衡,其中就业占比提高到73%,资产和利润占比约为85%。表5-1中我们还进一步给出了分行业的情况,同样地表现出规模以上企业在就业方面的覆盖率较低,但2008年比2004年情况有所改善。综合来看,这套样本总体上可以很好地代表制造业整体的情况,但较全部企业而言,其具有规模较大、盈利较好且资本密集度更高的特点。

表5-1 2004年规模以上企业与普查企业样本比较(分行业)

资料来源:规模以上企业的情况由笔者根据中国规模以上企业数据整理;普查企业情况来源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http://www.stats.gov.cn/zgjjpc/cgfb/t20051206402294807.htm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http://www.stats.gov.cn/was40/reldetail.jsp?docid=402610156,国家统计局网站。

(二)制造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分布情况

根据这套样本,首先看一下制造业1998~2008年在我国沿海和内陆两个区域的分布情况,包括资产、劳动以及产值的分布。另外我们还可以特别关注一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分布情况。那么我们该如何定义劳动密集型产业呢?我们知道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企业在使用生产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来进行生产时采用较多的劳动、较少的资本的行业。因而它是相对情况的比较,因此在不同的国家和时期其具体情况也可能不同。这里我们根据中国的情况和国际通用标准,选择12个同时被两个标准认定为相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如表5-2所示。表5-2的右边是我们根据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计算的30个制造业行业的资本密集度排名较低的15个行业;表5-2的左边的部分是根据Ciccone(2009)描述的各产业的资本密集度情况找到的16个资本依存度较低的行业。我们最终选择了同时符合这两个标准的资本密集度较低的12个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表,分别为:纺织服装鞋帽(18)、皮毛羽毛制品(19)、木材加工(20)、家具制造(21)、文教体育用品(24)、塑料制品(30)、金属制品业(34)、通用设备(35)、专用设备(36)、仪器仪表(39)、通信设备计算机(40)、电气机械器材(41)括号内为两位数行业代码。

表5-2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划分标准(国际/国内)

注:国际标准参见Ciccone, A.和E. Papaioannou, 2009;国内情况根据2008年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计算整理。

依据对规模以上企业数据的计算和整理,图5-1给出了制造业全部产业的就业、资产以及产值在1998~2008年沿海地区企业所占份额情况〔见图5-1(a)〕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西部内陆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同时我们也给出了我们所选择的12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域分布情况〔见图5-1(b)〕。我们看到,总体而言制造业在这段时期是趋于向沿海地区集中的。在1998~2008年,沿海地区制造业产值始终占全国的70%以上;资产份额在1998年仅略高于60%,而在2008年则达到70%以上;三个指标中就业份额的提高最显著,从1998年的不到60%提高到2008年的70%以上。而我们再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发现几个指标更是几乎全部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三项指标占全国的份额在大部分年限都超过了80%。其中,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值份额始终占全国的80%以上,最高时甚至接近90%(2004年);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份额从最初的不到70%提高到85%左右;资产最初不到80%,但自2004年后开始超过80%。

图5-1 制造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沿海地区的比重

虽然我们观察到制造业及其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1998~2008年是更加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但同时我们还发现,产业在集中的过程中似乎存在“转折点”。首先,对于总体的制造业,我们看到其产值的份额在2004年左右达到最高点,之后则逐年下降;就业和资产虽然没有出现明显的达到顶点再下降的情况,但是2004年后也存在增长放缓的趋势。进一步地,我们观察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折”的趋势更为显著。三个指标中,除了就业之外,产值和资产两项指标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份额都是先上升后下降,“转折”点约在2004~2005年;虽然就业的份额没有明显下降,但2004年后也几乎停止了增长。

进一步地,我们通过观察三个区域要素的成本和收益情况,发现这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前面我们看到的制造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区域间布局的演变。如图5-2所示,从1998年开始,东部沿海地区的要素收益,无论是总资产利润率(ROA)还是人均利润水平最初都是远远高于内陆地区的。然而从2005年开始内陆地区的赢利能力快速赶超,其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开始缩小,并且于2006年发生了重大转变,在2007年内陆地区的总资产利润率和人均利润率均反超了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的冲击时,沿海地区的赢利情况大幅下滑,但内陆地区遭遇冲击的影响并不明显。另外,与全部制造业相比,我们看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内陆地区的赢利能力反超东部沿海地区的势头更为强劲,且从2004年就已经出现赶超劲头,而2004年正是通常我们认为的“刘易斯转折点”出现的时间。蔡昉等(2009)的研究也表明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有更快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速度和贡献率。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些要素的收益情况可能也正是我们观察到的产业布局变化的重要诱导因素之一。

图5-2 区域主要要素收益情况

进一步地,我们也计算了沿海和内陆两个区域的工资劳动力成本的水平我们对劳动力成本的度量为工资、福利和劳动保险之和。。我们看到,对于整体制造业而言,东部沿海地区初始的劳动力成本始终高于内陆地区,在2007年沿海地区的平均劳动力成本为每年2.9万元左右,而内陆地区仅为2.5万元左右;同时我们看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沿海和内陆之间的工资差别更大一些,在2007年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成本分别为2.9万元和2.4万元。这说明对于对劳动力成本更为敏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在内陆地区有更为显著的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然而通过计算工资在区域间(省级水平上)的差异水平我们发现,总体看制造业不同企业间的工资差异正在逐渐缩小。我们计算了反映工资差异水平的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发现在2000~2007年企业间劳动力成本的泰尔指数 [GE(0)] 从0.34下降到0.25。我们进一步按照省份分组,把全部的差异(泰尔指数)分解为组内和组间差异,发现区域间的工资差异(即组内差异)更在缩小,从0.058下降到0.029,减少了一半。区域间的工资趋同也说明了落后地区经济的逐渐赶超导致了其工资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正在减小。

图5-3 劳动力成本及其区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