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与家庭:人口发展新形势下的考察(21世纪人口学研究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特点

历经30余载,我国的流动人口在规模、结构、分布、成因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逐步展现出一系列明显的特征。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如下。

(一)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迅猛增长。1982 ~2005年,在短短20多年时间内,我国流动人口从657万增长到1.47亿(见图4-1),年均增长14.5%。如此高速增长,史无前例。

图4-1 1982~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

资料来源:1982~2000年流动人口规模由段成荣等根据1982~2000年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引自段成荣、杨舸、张斐、卢雪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人口研究》2008年第6期。2005年数据引自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10年数据引自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2005~2010年六普前的5年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5年间增长49.99%,年均增速达8.4%。

在此背景下,流动人口的“能见度”(详细请参见段成荣、杨舸,2009a)一路高攀,从1982年的不到1%快速增长至2010年的16.5%,流动人口随处可见,成为我国人口发展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二)流动人口不流动

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平均时间达到4.5年,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时的同一指标,以及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时“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的平均时间”大体保持一致。

考虑到最近一段时间我国流动人口迅猛增长、新增成员大规模增加的状况,要保持平均流动时间的这种稳定,必然意味着早期外出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滞留时间很长,而且会越来越长。

人口普查数据未提供外出6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在外流动的具体时间信息,但根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计算,全部流动人口中,在流入地居住5年以上者所占比例达37.45%, 10年以上者占15.41%, 15年以上者占4.97%。结合全国流动人口规模进行估算,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5年以上者达8293万,居住10年以上者达3412万,居住15年以上者达1100万。换一个角度看,在1995年业已外出的7073万流动人口中,2010年仍处于“流动”状态者占15.5%;在2000年业已外出的1.02亿流动人口中, 2010年仍在外流动者占33.3%。

流动人口历来被强调其“流动性”,人们习惯认为流动人口居无定所。流动人口中确实存在频繁流动的情况,但是根据本研究的调查分析发现这仅仅是少数,无论是流动人口整体还是近年才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生代流动人口,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居住都比较稳定。我们于2006年在北京市进行的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居住过的城市个数平均只有1.56个(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2007)。近期我们对全国新生代流动人口累计流动过的城市个数的调查结果显示,70.3%的人只流动到1个城市,18.32%只更换过1个城市,6.83%只更换过2个城市,更换过3个及以上城市者比例很小(仅占3.77%)。换句话说,流动人口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居无定所”“飘忽不定”。他们实际上是流入地城市的稳定居住者和稳定就业者。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的流动人口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频繁流动现象的话,当前流动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减弱,他们在流入地的居住和就业都比较稳定。

(三)已完成人口流动家庭化进程的第二阶段,开始迈向第三阶段

当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已经包括两代人或三代人时,流动人口显然已经脱离了单枪匹马闯天下的状态,进入了携妻带子、携老扶幼共同流动的状态。根据六普数据计算,两代户、三代户分别占所有流动人口家庭户的38.52%、5.04%。一代户中大部分流动人口也是同配偶或兄弟姐妹等一起流动,独自一人流动的只占家庭户的26.76%。流动人口家庭化特征十分明显。人口流动的家庭化过程大致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单个个人外出流动阶段,流动人口利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以短距离流动为主,大多数青壮年流动人口单独外出,农忙季节依然回家,没有脱离家庭生活;第二阶段,夫妻共同流动阶段,随着流动范围的扩大,跨省跨区域流动成为主流,流动人口基本脱离农业生产,不少家庭中夫妻双方均外出务工、经商,子女留给家里的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顾;第三阶段,核心家庭化阶段,青壮年流动人口在外地站稳脚跟后,并且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排子女随迁,在流入地生活、就学;第四阶段,扩展家庭化阶段,核心家庭在流入地稳定下来之后,青壮年流动人口进一步将父母列入随迁的考虑范围。目前,我国青壮年已婚流动人口绝大多数为夫妻一起流动。在他们的未成年子女中, 3600万人已经跟随父母进城,其余6100万人则在老家留守。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人口流动的家庭化过程正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

(四)仍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但流向分散化的趋势明显

1982~2005年,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经历了一个明显的集中化过程,流动人口越来越集中地流向沿海城市(段成荣、杨舸,2009b)。截至2010年,流动人口主要流向东部沿海地区的总趋势依然未变。2010年,东部地区吸收了全国流动人口的56.86%;在全国八大经济板块中,南部沿海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40.77%(见表4-1)。

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以及沿海地区产业不断向内陆地区转移,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明显加速,对人口和劳动力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我国流动人口流向分布趋于分散化。2010年,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集中指数(详细请参见段成荣、杨舸,2009b)为26.03%,比2005年回落了7个百分点;同期,东部地区吸收流动人口的份额从64.56%下降到56.86%,下滑了7.7个百分点,西部则增加了4.4个百分点,中部增加了3.3个百分点;从全国八大经济板块流动人口所占份额来看,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占有的份额虽最高(分别达20.91%和19.86%),但较2005年均有所下降(见表4-1),而中西部地区的“吸引度”(详细请参见段成荣、杨舸, 2009a)在上升,黄河中游、大西南、长江中游、北部沿海地区的吸引度提高,流动人口所占份额分别增加了3.16、2.55、1.3、1.25个百分点。

表4-1 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六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计算。

与此同时,部分吸收流动人口特别多的中心城市,持续成为吸引流动人口的“磁极”,接收着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例从1982年的2.4%逐年提高到2005年的3.17%, 2010年进一步提高到3.19%。流动人口的流向分布一方面在分散化,另一方面少数吸引流动人口特别多的超级大城市持续吸引更多的流动人口,这恐怕会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趋势。在分析和判断单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变动趋势时,需要特别重视这一情况。

(五)新生代流动人口已超过半数

流动人口作为一个群体,其内部的结构正在发生重要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生代流动人口规模的急剧增加和份额的大幅提升。根据六普数据,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已经超过流动人口的半数,占全部流动人口的53.64%,比2005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据此估计,新生代流动人口的规模已达1.18亿。新生代流动人口已成为我国流动人口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