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决策参考(201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社区图书馆(室)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基层文化建设投入有限,社区图书馆的总体服务水平较低。大部分社区图书馆图书资源陈旧,更新速度较慢;服务质量不高,开放时间不方便居民;资源与需求错位,提供的书籍、报刊不符合读者需求和兴趣;服务人员素质总体不高,服务意识不强;没有形成社区图书馆体系,资源缺乏共享等。从全国城市社区图书馆的现状来看,社区图书馆的发展很不理想。由于受到观念、技术、经济、管理体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社区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我国的社区建设和发展还不完善,社区图书馆建设也处在摸索阶段,社区图书馆在不同地区和城市的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建设模式也有很大差异。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中心社区图书馆发展较快,也涉及一些综合性服务项目;中小城市则发展较慢甚至尚未启动,或者仅仅把社区图书馆建成图书室;有些城市的居民小区通过各种途径开设了自己的图书馆,但这样的图书馆基本上各自为政、互不相干,在业务上缺乏互联互通。

此外,社区图书馆的运行和管理同时受到社区自治组织、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上级公共图书馆等多方面的领导和管理,现实中也存在组织架构不清、管理权责模糊等问题。总的来说,目前我国社区图书馆的定位是“小型、分散、众多、方便居民”,距离形成一个服务网络还很遥远,也使得社区图书馆在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困难。

其二,公共图书馆标准难以有效指导社区图书馆的管理和运营。

自1979年以来,我国已经陆续制定了30余项公共图书馆领域的国家标准。詹福瑞:《在全国文化行业八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1期。2012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并正式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GB/T28220—2011),成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领域的首个国家标准。

社区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在基层的延伸,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公共图书馆。与传统的大型公共图书馆相比,社区图书馆更深入基层、读者对象更广泛、更直接贴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定位、功能、规模和管理体制上与公共图书馆存在较大差异。

传统图书馆分级体系未能切实考虑社区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属性。在计划经济高度集权的行政体系下,形成了“一级政府建设与管理一个图书馆”的分级建设与管理体系。梁欣:《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治理模式研究》,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年第6期。最新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GB/T28220—2011)依然采用了依据行政级别进行分级分类指导的方式李丹:《〈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评述》, 《图书馆》2013年第1期。,而对于作为社区自治组织管理的社区图书馆,并没有提出相应的规范。县以上公共图书馆更多地强调专业性,而社区图书馆作为社区中心的重要服务平台,则应更多地体现综合性。

没有针对社区图书馆的特定服务内容和特殊服务群体制定服务标准。例如,《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GB/T28220—2011)没有针对特定服务内容或特殊服务对象的内容。作为对比,美国图书馆协会在《信息服务指南》之下,还制定了针对不同服务内容的《联合参考咨询服务指南》《虚拟参考咨询实施与管理指南》,以及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的《为老人提供图书馆信息服务指南》《为精神残疾人士提供图书馆服务指南》《12~18岁用户服务指南》等具体的服务标准,这些标准与《信息服务指南》一起构成一个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完整体系。李丹:《〈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评述》, 《图书馆》2013年第1期。同样,社区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与公共图书馆不同,以儿童和老年人为主,二者在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别。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基层文化设施给予了大力资助与支持,陆续启动了“农家书屋”“图书馆进社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社区”等社区图书馆建设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社区图书馆的发展。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财政投入、政策支持、人员建设等),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规模、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和人员队伍等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些因素使得现有的公共图书馆相关标准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基层图书馆,也不能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社区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因此,制定一套符合社区图书馆发展现状、体现社区图书馆特性的标准规范体系是保障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王秀香、申晓娟、李国俊:《我国基层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构建》, 《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第21期。

其三,社区图书馆的发展受制于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社区服务中心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英国和北美国家的“安置中心运动”。在世界各国,尽管名称不同,但社区服务中心已经成为向民众提供日常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在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中心作为一种综合性、公益性社区服务机构,是伴随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出现的。

长期以来我国社区服务中心与社区图书馆一样发展不均衡,在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社区间,经费来源、管理体制、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也较为松散,不成体系,成为社区图书馆标准化建设的障碍。进行社区图书馆的标准化建设受到所在社区现有的运行模式和工作惯性的制约。由此可见,社区图书馆标准化与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密切相关,需要统筹兼顾、系统推进。

其四,社区图书馆与区级图书馆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难以充分利用区级图书馆的优质资源和管理经验。

我国社区图书馆以小型、分散、数量众多、方便居民为特点,与大中型公共图书馆在馆舍面积、现代化水平、馆藏、人员素质等方面差距较大,迫切需要区(县)公共图书馆在图书资源、管理经验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

但是,由于受到管理体制的制约,社区图书馆在行政上隶属于社区服务中心,只是在业务经营上接受区(县)图书馆的指导。区(县)图书馆对社区图书馆缺乏刚性的考核和约束机制,而社区图书馆在问责机制上主要是对社区居委会负责,这种权责的错位导致社区图书馆与区(县)图书馆难以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

其五,社区图书馆管理运营水平低下,观念陈旧,服务方式单一,服务手段落后。

除了各种外部因素,基层图书馆在自身的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基层图书馆管理观念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节奏、服务方式和手段满足不了不同读者的需求、服务质量适应不了读者的“口味”。

由于基层图书馆的经济效益差,馆员收入较低,很少有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去基层图书馆就业,而基层图书馆馆员又很难获得再培训、再教育的机会,这就造成基层图书馆很少能注入新的“血液”。问荣娥:《浅谈基层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3年第14期。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难以应对信息技术革命、信息化图书管理的新局面。

因为上述难题,通过社区图书馆的标准化建设推动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体制机制创新,成为现代社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