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隐秘需求,必须充分发现与满足?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很多需求他们自己都无法表达,因此需要父母用心去感知和发现。父母只有对孩子需求了解得越多,满足得越多,才不会在孩子成长的源头犯错。
人类第一本能需求:找自己的妈妈
几乎很少人会意识到,教育孩子过程中最大的麻烦常常发生在生命的源头期。我们以为呱呱落地的小婴儿几乎无知无觉,以为孩子需求即使没有得到满足,也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但其实,婴幼儿的天性和本能,足以让我们大吃一惊:他可能听不懂父母所说的话,看不到父母之间的互动,完全没有能力去理解父母对于他的某些情绪,但是凭着这种本能,婴幼儿完全能够感知到,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否受欢迎,是否受珍视,父母是不是以一种喜悦的心情去接纳他。这是非常微妙的一种感觉。
要想了解孩子的隐秘需求,感知孩子的内心体验,父母需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对孩子的敏感度——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需求都会有一种(本能)直觉反应,这种反应非常敏感,并且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得以巩固和增强。父母对孩子需求了解得越多,满足得越多,在孩子成长的源头犯的错误就会越少。
孩子来到这个世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遵循本能,找自己的妈妈。孩子找妈妈,实际上是在找安全感——这是人类的第一本能。它表现为对母亲乳房的需要、对拥抱的需要、对抚摸的需要、对母亲声音的需要、对母亲亲吻的需要等。当这些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一些本能的反应,比如啼哭、更容易生病、不爱笑等。当我们说到一个孩子的成长的时候,不需要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但同时我们不能无视这种本能地寻找安全感的需要,如果孩子的这些需要不能获得满足,将对他的一生造成无可挽救的负面影响。
人类学家发现,一些被遗弃的孩子、不被疼爱的孩子,在非常小的时候,他们的神情就跟在正常家庭里成长、得到家长疼爱的孩子不一样。在这些缺爱孩子的表情里,隐约能够看到某些晦暗、忧愁,甚至是怨恨与惊恐。
这也从反面说明,父母经常性地向孩子表达爱意非常重要。爱要通过言语和身体的行动表达出来,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爱的互动”,孩子就会产生“我不再被爱了”“我不重要了”“我是多余的”这种负面的认知。这是人的本能反应,没有人会例外。
这些年,我在做教育研究的过程中,经常跟一些教育界的朋友交流,谈到这类问题,我发现,那些缺乏自信、沉默寡言、不善于与人交往的学生,往往都经历过缺爱的童年。
我自己从小生活在农村,在那个时代的农村,孩子长大以后,父母就很少拥抱、亲吻他们,或者在他人面前表现出其他亲昵的行为,很多孩子也完全不会在父母面前撒娇,不会表现出自然的讨好父母的行为。在我的印象里,我妹妹出生时,我还不到两岁,母亲就已经极少会拥抱我,甚至连摸摸头、摸摸脸,搂一下等行为都没有。这种爱的缺失让我和父母的关系渐渐疏远,甚至我在外面受人欺负的时候,回家也不敢告诉父母,因为我无法确定是否会得到父母的帮助。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发现一些不争的事实:
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自卑、惊恐,以及过度的敏感;他们对大多数事情的反应方式,不是听从自己的感受与判断,而是通过察言观色揣摩别人的心意,表现出一种犹豫不决的反应模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跟这些孩子的智力水平无关,而主要跟他童年时期有没有获得充足的爱有关。
在有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更勇敢,更有勇气,更加独立,也更加自信。尽管有时候他们也会判断错误,但下一次再遇到情况时,他们仍然敢于做出自我的判断,而不是受他人情绪左右。
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他整个身心都是处于打开的状态,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与探索就像蜗牛的触角一样,如果他感觉安全并能得到鼓励,这个触角就会自然地延伸出去。但是如果孩子觉得受到阻碍,受到打击、限制,触角就会本能地回缩。其后果就是会在孩子心理上形成某种阴影,在孩子童年时,这种阴影往往比较隐蔽,父母难以察觉,但是在成长过程中阴影会逐渐显露出来。
满足在前,引导在后
很多父母会对一个问题感到困惑:孩子哭了,要不要马上去抱他?一段时期以来(甚至直到现在)人们普遍认可的观点是:不要马上抱,如果你马上去抱他,孩子就会产生很大的依赖感,以后他有什么需求没得到满足,就会用哭的方式去表达,一旦形成这种坏习惯,孩子就会变得很娇气。就连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也支持这样的观点。
但是美国的一位育儿专家,经过长期对孩子的观察研究,做出了这样一个判断:当孩子哭的时候,你应该尽可能地去拥抱他,去安慰他,让他的需求得到及时的满足。孩子在18个月大之前,实际上是出于生命本能在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个时候父母不需要有太多的判断,不需要去想哪个是孩子所需要的、哪个是孩子过分要求的,甚至可以说,这个年龄的孩子,根本就没有过分的要求,他的所有要求都是合理的。
父母尽快满足婴幼儿期的孩子产生的效果是:孩子会产生一种被爱的感觉,对父母产生信赖感,他会确信,自己的这些要求从父母那里都是会得到回应的,从而形成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让孩子确信他不需要违背自己本来的心意,可以自然地表达需求。
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吸收这种爱的营养,他极尽所能地从周遭的环境中汲取一切爱的养分。如果这种最本能的、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那么这个孩子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一个得到爱的孩子,他的反应会更为直接,他的笑容会更为舒展,他本能的反应会更为自然而强烈。
年轻的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是以自己的本能为导向的,父母完全不必去判断孩子的心机,不必担心说如果我马上满足孩子的欲求,会造成他过度索取,或者脾气变得乖戾。任何一个人的成长,总是“满足在前,引导在后”。而这个“引导”并非那种高高在上的强加观点,更不是说教,而是要父母尝试低下身子与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让孩子学会自我判断与选择,学会表达个人的见解,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哈佛的“面无表情”母婴互动实验及婴儿心理分析
1975年,哈佛大学著名婴儿研究学者爱德华·特罗尼克在一次与儿童成长相关的年会上,展示了一个名叫“面无表情”(Still Face Experiment)的实验。在这个实验里,母亲先跟婴儿正常互动,母亲带着慈爱柔和的表情,用愉快的口吻和婴儿聊天。此时婴儿也表现得非常愉悦,不时露出开心的笑容,并手舞足蹈,和妈妈进行一连贯的倒数模式(reciprocal pattern:两个人轮流做同样的动作)。过了约三分钟,妈妈转过脸去,然后再回头用一张面无表情的脸面对孩子。看到母亲这副表情,婴儿立刻呆住了,之后他试图用刚才的举动来让妈妈回应自己,但是无论他采用声音还是动作的“进攻”,妈妈依然是面无表情。他开始焦虑起来,把头转到一边来转移自己的痛苦,接下来又把手放到嘴里吮吸以缓解不安。等了好久,他发现妈妈依然没有改变,于是婴儿彻底崩溃,放声大哭起来。这个时候,母亲赶紧再换上正常的生动而慈爱的表情,婴儿看到后,心情开始慢慢平复下来,逐渐又变得愉快起来。
特罗尼克博士表示,在发展心理学中,这个实验的结果得到了反复的验证。它说明婴儿并非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还不具备人的情感意识。相反,他们甚至能比成人更敏锐地留意到照看者的情绪变化,而他们自己的情绪也会随之变化。
这个实验对人们洞悉婴儿心理规律、实现和婴儿的健康互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实验中母亲故意作出的面无表情,也是生活中照看者对婴儿照看不周的一种代表行为,它可能只是偶然存在(因为照看者不可能做到完美),等照看者恢复了正常的与婴儿的互动后,婴儿的情绪也会立即平复。
但不幸的是,由于主观或者客观原因,一些婴儿却遭受了长期持续的“面无表情”式冷遇,比如患上了产后抑郁症的母亲,就会对婴儿冷淡;还有一些父母觉得一直回应孩子的情绪表达会惯坏孩子,因此故意任其哭闹而不理睬……其实婴儿生下来一个月左右,他就能够注视抱着他的人;三个月以后,他已经可以注视自己的手等部位了;四个月到半岁的孩子,眼睛能够追看一些移动的物体。相对于与外界的其他互动方式,婴儿最喜欢盯着照看者的眼睛看。如果因为照看者的主客观原因不与孩子正常交流,那孩子可能就会自我调节——转过头去,主动避免和他人的眼神交流,尽量回避他人的注视,甚至会用小手遮住自己的眼睛或脸。如果经过父母的调节,孩子能够恢复和大人交流,尚无大碍;如果孩子半岁之后,还是不喜欢和照看者进行目光接触,那就需要父母提高警惕,要及时检查孩子是否有自闭倾向了。
那么,是不是和婴儿的交流越多越好呢?
并不是这样。
其实婴儿和成人一样,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自由空间,如果照看者的交流行为不间断(比如多人照看的婴儿遭到轮番强制性交流),婴儿就会反感,这种反感也会以转回头、身子后仰等方式表达出来。照看者此时就要及时给孩子一些安静的时间,等孩子发出下一次交流信号时,再恢复交流。如果不理解孩子的心理,强行互动,结果会和不理睬孩子的互动要求一样糟糕,会引起孩子焦躁不安、哭闹不止。
总之,和缺乏语言交流能力的婴儿互动,最好的方式是做到“共情”,就是既不疏远也不过度亲密,而是洞悉其心理,及时而恰到好处地回应需求,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平稳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