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蜜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为什么要强调母亲的“在场”?

母爱,是一种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情感。早期母爱的缺失,是之后用其他任何的感情、物质、社会地位、荣誉都无法填补的。

母爱缺失,会带来一生的精神伤害

有一个教育学者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从法律上来说,父母离婚,孩子在16岁之前一般是判给母亲的,这种判法是不是一定正确?

我认为,这种法律评判是非常合乎人性的。因为,对人的成长而言,母亲跟父亲的意义是不相同的。母亲跟孩子的关系,是一种天然的、本质的关系,甚至是神秘的、不可分割的。母爱的神秘之处就在于,它是最为亲密、牢固的,最不能由他人来代替的情感。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母爱的特殊性,他们认为其他人也可以代替母亲把孩子照顾得很好,比如说孩子的父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保姆。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以一种隐蔽的、不自知的方式低估了母爱的价值。它的后果之可怕,也不是一般人能预料到的。母爱的缺乏(特别是早期母爱的缺失)会让人心灵匮乏,这种匮乏是之后用其他任何的感情、物质、社会地位、荣誉都无法填补的。因为这是属于人本能的需求。当人的本能需求得到满足时,我们看不出这个满足对他有多大的意义;只有当这种需求发生欠缺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到这个欠缺的影响有多大。

对每个新生儿而言,母亲的乳房就是他的伊甸园,母亲的声音、气息、亲吻、怀抱等,一起构成了他的温柔乡,母亲的存在就是他整个世界的存在。并且,一个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并非单纯来自母亲喂他乳汁,给他食物,或者用无限的温柔搂抱着自己,一个孩子对于母亲的依恋是一种最为深刻最为牢固的生命本能,没有人会例外。没有母亲、过早离开母亲或者很少得到母爱,都会给孩子留下难以医治的精神伤害。

我的一位朋友,就不幸地验证了这一论断。他出生在农村,家里兄弟姐妹好几个,母亲需要操持家务,还要去田里耕作,实在是无暇对孩子给予精心的照顾。白天要去田里劳作时,其他孩子都上学去了,母亲就把他放在一个蒲团上,然后把门锁上离开,只在中途回家喂他些东西。在学会走路之前,每天当母亲离开后,他就一个人在黑黑的屋子里坐着,无论是睡着还是醒着,是笑还是哭,都无人理睬。成年之后每当他回忆起过去,似乎还能依稀看到黑暗的屋子上方那两扇透着光亮的窗户。

后来,家里条件好了,母亲也没那么忙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照顾孩子了,她却把爱都给了最小的孩子,对其他的子女依然缺少照拂。上小学之前,我的朋友也经常跟着大家一起玩耍,除了不善言辞也没有什么异常。但是到了九岁左右,他突然感到这个世界极为不安全,甚至担心地球会像气球一样爆炸,让人们无处可逃;又觉得自己的生命随时都会受到威胁,也许第二天就会暴病而死。这些恐惧让这个九岁的孩子常常躲在被子里颤抖。

他很少说出自己的恐惧,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想法肯定会受到大家的嘲笑,包括他的母亲。因此谁也不会想到他的心里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转眼间他上到了初中,他的那种惶恐不安也开始演变成更严重的心理障碍:原本学习优秀的他,恐惧看到校门,也不想去学校上学。

万般无奈之下,家人和学校沟通,让他休学了一年。在这一年里,他把自己关起来,拼命读书。后来他说,幸亏世上还有书这种东西,而且他很幸运,读到了很多关于积极建设人生以及心理方面的书籍。他用了一年的时间和自己对话,并用书中积极的观点疗治自己。我的朋友领悟力很强,通过积极的学习,之前不好的心理状态很快得到了调整。一年后,他又重新回到了学校。然而家人和朋友却对他的“怪异”“堕落”摇头不解。

我的这个朋友非常聪明,自我救赎得很顺利,后来读书也读得不错。如今和我谈到这些经历,他非常感慨。他说这些年来他一直都在思索他幼年时的种种非正常想法、非正常行为的来源,发现它们正是来自母亲早年的那些疏远和冷淡。爱的匮乏,足以让一个孩子心灵陷入黑暗和绝望。而且这种匮乏带来的影响,让人一生都挥之不去。即使成年之后,他也需要隔一段时间就进行自我调整,与过去的那些心魔作斗争,去迎战内心的痛苦。他只能不断劝慰自己,忘记那唯有两扇透亮窗户的小黑屋,和童年时永远远离自己的母亲。

母子关系决定其他关系

爱的匮乏使得人无法真实地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因而容易被欲望、情绪、错误的价值观左右。这是一种天生就有的反应模式,也就是说:你现在做一件事情的方式,可能在很早以前就被决定了,促使你这样去做事的原因可能在距现在很久远的时候就已形成了。而原因距现在越久远,我们就越不容易对它产生警惕,也越不容易反思它。但问题在于,这种影响不会在当时就显露出来,而往往要随着我们长大它才会逐渐显现,我们也才会发现我们的人生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如果缺失者是在成年以后才觉察到这些问题,要想解决它就比较困难了。假如说你在年龄比较小时就能感觉到自己在某方面出了问题,那你很自然地会针对性地进行一些自我修复,而不会因为一直没有意识到它而任由问题留在那里不去解决。就如同我的朋友那样,初中时就开始了他的自我救赎,等他成年时基本不会影响到他的正常生活。

学界大师季羡林先生,到了80多岁的时候还发出生命中最深的感慨:这一生最大的痛苦,就是过早地离开了母亲,如果有机会的话,他可以什么都不要,就生活在母亲身边。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一种反思,但一切已不可能逆转,母爱缺乏的那种痛苦终究是没办法弥补的。

也就是说,人天然应该获得的一旦失去了,就没有别的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弥补它。

一个人的母子关系如果存在缺憾,它所造成的失衡、欠缺、饥渴、无望感,最终会表现在他与他人的关系上。他往往难以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感、安全感、期待感,也难以确信他人是否真心肯定、鼓励、支持自己。

母爱缺失所引发的最明显的后果,就是会造成日后我们越是对亲近的人,越处理不好彼此的关系。在现实中我们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处理不好自己跟孩子的关系,处理不好自己跟伴侣的关系,处理不好自己跟父母的关系,都是源于此。

三种不够好的父母,你会是其中一种吗?

1.还未做好准备就当了父母

对孩子的爱,需要父母首先从内心认同自己的新身份,从心理和身体上接纳这个孩子的到来。那些认为自己还是孩子或者因意外而怀孕的妈妈,往往都会遭遇更多麻烦;还有一些妈妈对自己的身材比对孩子更在意,生完孩子后,她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恢复因生产而变得丰腴的身材上了,与孩子的互动交流自然强不到哪里去。

事实上,0〜6个月大的孩子,最好的母子相处方式是抱持,如同西方绘画中常见的圣母和圣子姿势。胖妈妈的身体到处是软软的、暖暖的,让孩子有安全感。从心理健康上讲,在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妈妈给予孩子更多爱的关注,更多抱持,孩子就会觉得从来不缺母爱。爱会让孩子有自然生长的力量。反之就会有爱的饥渴感,并且这种感受将伴随他的一生。孩子的教育要溯源,源头的问题,是最核心的问题。

2.不懂得如何做父母

父母的心智成熟,与孩子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和孩子的成长息息相关。为人父母需要去了解很多专业的教养知识,例如:0〜6个月的孩子需要“完全依赖”父母;7〜18个月的孩子需要“相对依赖”父母;18个月以后的孩子需要“趋向独立”。而孩子在6〜18个月期间,需要专业的母爱,需要母亲对孩子的眼神、声音等做出正确的判断,理解并回应孩子的需求。在孩子小的时候,哭是他唯一表达自己的方式,哭就意味着他有需求。所以,孩子一哭,父母应该立刻做出回应。这种即时回应,一方面能够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处在一种有人照顾的状态,从而产生一种安全感;另一方面父母也能够从与孩子的互动中判断出自己哪些是正确的回应,哪些是错误的回应,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才能学会理解孩子的需要。

并不是一个人拥有高学历、高能力就一定会做父母,只有当一个人具备了为人父母应有的知识、技巧和方法,才有可能成为一个“足够好的父母”。

3.不在场的“虚假”父母

孩子需要父母日常的陪伴和关心。然而现在很多父母因工作繁忙,常常缺少足够的时间去陪伴孩子。幸福,不等于物质丰富,也不等于位高权重,幸福是一个心灵的概念。而在孩子小的时候,幸福还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对他们来说,父母的陪伴越多,他们感受到的幸福就越多。要让孩子的童年更加幸福、未来成长得更好,父母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陪伴越多,孩子体验到的安全感、信任感就越多,所以,要在孩子0〜3岁期间给予尽可能多的陪伴,这样孩子在3岁以后才会更好地克服“分离焦虑”,才可以顺利地离开父母去幼儿园,逐渐走向独立。人最终都是要走向独立的,而这种独立是建立在他们拥有安全感、信任感的基础上的。

第二,父亲和母亲给予孩子爱的方式应该是不同的,母爱是接纳和慈爱,父爱是平衡和责任,充分的母爱会让孩子的心灵更好地成长,适当的父爱有助于让孩子完成其社会化。

第三,给孩子足够的爱的营养,帮助孩子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品德。对于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与其相匹配的成长课题。身教重于言教,教育的核心东西不是教导出来的,而是在孩子的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就像一棵树,要先往下扎根,根扎得足够深足够稳,树木自然就会长得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