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不是去“教育”,而是去还原
家庭教育的关键,不是“教育”,而是还原一些事情的本来面目,把亲子关系还原到最自然的状态,就是孩子要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
陪伴,还原最自然的亲子关系
十几年前,一位研究家庭教育的华东师大的教授问我,你觉得在亲子关系里,最关键的一个词是什么?我当时非常明确地告诉他:陪伴。可喜的是,“亲子关系的关键是陪伴”这个理念在今天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研究领域里的共识。
陪伴是父母与孩子最自然的一种相处模式。它满足的是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只有跟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孩子才是最快乐的,最有安全感的。一旦孩子跟爸爸妈妈分离,他们就很有可能处于惶恐无助的心理状态中。
陪伴这项工作,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父母去做的。那些由他人代替的陪伴,虽然也是一种陪伴,但是孩子无法通过这种陪伴得到本能需求的满足,也无法产生那种自然而然的幸福感。
重新理解亲子关系,其实就是要把亲子关系中最不能缺少的、一旦缺少了就会出现大麻烦的根本性问题重新提出来。
陪伴,是亲子关系的一个母题。以往我们谈亲子关系,总是首先会谈教育,而不是谈人最必需的情感的满足。我们一直把怎么教育孩子理解为怎么教孩子形成习惯,这也是印在父母脑海里的固有观念——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形成习惯。
其实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一定要分清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要明确地知道什么要排第一位,什么又是要排第二位、第三位的。
排在亲子关系里第一位的不是教育,而是满足。而要满足孩子的本能需求,首先就要给予孩子充分的陪伴。陪伴这个简单的行为背后,蕴含了很多对孩子有益的价值,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安全感。孩子的安全感、信赖感、被爱的感觉,都是在这种陪伴里面获得的。与我们的教育一贯追求的功利性目的相比,我可以明确地说,陪伴对亲子关系产生不了直接的结果,但它会让孩子形成一种非常正常的观念:“生活就是这样的,爸爸妈妈就是这样的,家就是这样的。”这样的孩子不会因为缺乏父母的陪伴而在心理上产生各种各样病态性的东西。
在这种陪伴下长大的孩子,也会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说,通常情况下,任何一个孩子回到家,首先就会找妈妈,看到妈妈后就会接着问:爸爸呢?这种反应是孩子一种天然的情感反应,不需要教育他们就知道。但在生活中,父母们最难意识到的恰恰是这些:那些不是被教育出来的、符合人性发展的自然的品性,常常被我们忽略,而一些所谓立竿见影的、驯兽式的教育观念,却常常被过分强调。
以家庭生活为中心
某种程度上,我们的文化里有一些观念一直在跟以家庭生活为中心的居家观念相对抗。比如说,父母把孩子留在家里自己外出工作,认为这样做是在顾及大义、顾及社会大局,认为它才是一种更大的责任,而把家庭、个人、孩子,放在一个特别特别不重要的位置上。在相当长时间内,人们都认为夫妻两地分居、和孩子分离,既是因为生活所迫,也是为了国家、为了工作而作出的一种值得自豪的自我奉献。中国人为什么会接受这样的生活状态?它跟我们一直以来的集体文化有很大关系。要彻底改变这种文化观念很困难,但年轻一代的父母可以通过对这种文化进行反思,从而逐步改变。
有一次,我在深圳就陪伴的重要性这一问题讲课,有一个家长站起来,很愤慨地对我说:“家庭需要我们,工作也需要我们,社会也需要我们,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家庭需要,就把社会、公司这个责任放弃了。”他讲了很久,说得很激动,对我说的要把家长的陪伴放在第一位的观点很反感。
没想到在座的一位老先生站了起来,反问这位激愤的家长:“如果按你的观点,把应该陪伴孩子的时间全部拿去‘尽责任’了,那孩子今后因为父母的缺席、教育不周而导致心理出了问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问题,应该由谁来负责?”
不过,实话实说,在如今这个年代,因“舍小家顾大家”造成夫妻两地分居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家庭教育的情况已经不多了,现在更常见的是,父母因为要养家糊口不得不离开孩子外出工作,或者因为贪图个人的放松娱乐,而无法对孩子尽到教育的责任。
所有的父母都应该牢记,家庭教育的关键,不是“教育”,而是要还原一些事情的本来面目,它本来就是这样的,就让它这样。把亲子关系还原到最自然的状态,就是孩子要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记住了这一点,当父母再遇到与陪伴孩子相冲突的事情时,就不容易犯错了。
让言传身教变为可能
陪伴还有一层重要的含义:孩子与父母在一起,就会使得教育中最自然的工作——言传身教,变成可能。孩子会很自然地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这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是最日常化的,可能也是最省心的。这种自然的引导,是无须刻意进行的“不教之教”,同时也是最有力量、对人一生影响最为巨大的“无言之诏”。
在这样的日常行为中,你说的某些话甚至比你有意识地对孩子讲的那些道理更重要——这是最自然最有形的学习,因为孩子看到的是父母具体的人以及他们具体的言行举止。在日常的陪伴中,父母可以直接向孩子传递一些有价值的人生理念,效果之好可能会远远超过你的预期:想象一下,一个孩子骑在父亲脖子上和父亲一起游玩时,听到父亲轻声说着那些最粗浅的常识,这些道理会伴随着这个温馨的场景,永远留在孩子的心中。
反过来说,如果在孩子还没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时,我们就把他们交给了他人,他人就会以他的价值观,或者说他所认定的有价值的方式去引导孩子,而这些价值观里是否存在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我们很难判断。其结果,就会如教育家洛克说的那样:你在源头上改变一个孩子是容易的,但当孩子形成习惯了,你再想改变他,就太难了。
最后还要强调的一点是,陪伴还意味着,父母在与孩子的朝夕相伴中能够发现孩子是否有行为异常,一旦孩子出现了某种不同寻常的行为,父母就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避免孩子受到更大的伤害。
孩子都不陪,爱从何说起?
70后女作家咪蒙在一篇名为《连陪孩子的时间都没有,你成功个屁啊》的话糙理不糙的文章里,痛斥了中国父母理直气壮不陪孩子的现象:
中国真是个奇怪的民族,我们重视家族、重视血缘、重视宗亲,但很多时候,又在潜意识里崇尚为了出人头地而六亲不认:不带小孩、不理亲情。这种行为不仅不会受到社会的批判,反而成了成功人士炫耀自己受了多大委屈和牺牲的资本。
这段话直击现代家庭中的一个大问题,也揭示了大部分中国父母不得不在“陪孩子”与“成功”之间作选择的矛盾现实。
我们这个民族确实很重视亲缘关系,它让家庭成员乃至宗族成员之间产生了非常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它温情的一面,也让很多祖辈甘愿承担起抚养孙辈的责任,而让孙辈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可以放下孩子去职场上打拼,去寻求所谓的“成功”。这是中国特有的“留守儿童”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文化观念也在某些方面给父母不陪孩子提供了支持。
首先,“传宗接代”的生育观念依然存在,这掩盖了生儿育女最本质的一点——生育孩子,并不是为了取悦祖辈、完成家族义务,而是生下了一种需要父母全权负责的养育责任。
其次,在中国文化中宣扬的“大丈夫志在四方”的成功学观念里,也包含了对不陪孩子的支持。这种观念让一些父母失职而不自知,失职而理直气壮。这些父母错把工作当成了对孩子的付出,甚至当成是他们爱孩子最好的证据。因此,他们会在孩子长大后的某一天,翻出这个“账本”:“你看看,你看看,为了你的成长,我们付出了多少?!”然而他们看不到,对于父母的“失陪”,孩子的心里也有一个账本,那个账本上记录的是泪水、恐惧、失落以及用一生的时间都弥补不了的伤害。这个账本藏在孩子的心里,父母可能一辈子都看不到。
这些观念不应该再成为父母不陪孩子的庇护伞,经济条件差、忙碌、工作需要也不应该继续成为父母不陪孩子的障碍。0〜3岁的孩子需要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时时陪伴,这关系到他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建立,关乎他们一生的幸福,而绝不是很多家长认为的“孩子还小,谁陪都一样”;稍大一点的孩子,依然需要父母的陪伴。对此教育研究领域早已达成了共识:孩子0〜12岁期间,父母不要以任何借口和孩子长时间分离。即使工作真的很忙,父母也应该抽出时间来高质量地陪孩子——注意,要“高质量”地陪孩子,而不是心不在焉的陪伴。其实所谓的忙,可以说真的只是一种借口。
总有父母一边强调着他有多爱孩子,一边做着不爱孩子的事情。想想你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在一步步攀升,你陪伴孩子的时间却在一分一秒减少;想想你的孩子在门口盼望着你的归来,却总是失望地挂着眼泪睡去;想想你错过的亲子时光在此生将永不再来……你觉得你还能有底气说你这是爱孩子吗?你的这种爱,真的是对的吗?其实,爱孩子很简单,简单得只有两个字——
陪伴!
陪伴!
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