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蜜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爱应该回到每天的日常生活

爱应该回到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经常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坚持与孩子进行日常化的沟通与交流。

爱应该是具体而可见的

美国食物教育专家莫里斯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如果每天都能跟父母在一起吃饭,哪怕只跟父母中的一个,只有一餐在一块儿吃饭,都不容易出现逃课、撒谎、抽烟、酗酒、提早性行为、吸毒等问题,更容易养成良好的品格,以及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波兰著名电影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说,他回想自己的一生,发现自己得到的最好的教育来自餐桌。他们谈的这些观点,其实都反映出最好的教育应该采用一种自然的、素朴的、日常化的方式。我们之前谈到的陪伴,其实就是这种方式最直接的体现。

一个孩子的成长出了问题,通常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孩子没有跟母亲生活在一起,缺少母爱而造成心灵上的匮乏与缺憾;第二个原因是父亲经常不在家,没办法给孩子更好的启迪与影响;第三个原因是当孩子犯下某个错误的时候,没有得到家长及时的纠正与调整。

成长本身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孩子每天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如果孩子做对了,父母给予鼓励,就会强化他朝着对的方向继续前行;如果孩子做了错事,又能够及时被父母发现,进而得到来自父母的提醒与帮助,也能够让孩子认识并改正这些错误。

我们爱孩子,这个爱应该是具体的、可见的,其中最重要一点的就是要跟孩子生活在一起,让孩子每天都能够听到父母的声音、看到爸爸妈妈的笑脸,早上醒过来的时候不孤单、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害怕,在父母的爱的陪伴下成长。

一定要多向孩子表达爱意

爱应该回到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除了父母应该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同时,父母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

父母们总以为孩子那么小,对很多事情是无知无觉的;还会以为对孩子的爱没必要表现出来,孩子心里一定会明白父母对他的爱。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没有表达出来的爱就不会被看见、听见和感知到。

父母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有两种最基本也最重要:一是身体的接触,二是言语表达。

身体接触包括亲吻、拥抱、抚摸等,这些行为会让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亲密感与安全感,尤其在孩子六岁之前,父母与孩子保持亲密、频繁的身体接触极为重要。我的一位朋友曾这样感慨过:“这个肌肤之亲,其实就是对爱的感知。我小时候特别羡慕一个经常和我一起玩的女孩子,我羡慕的不是她家境比我好,也不是她比我漂亮,而是她可以肆意地坐在她爸爸的腿上撒娇。这个让我羡慕的场景,是我一直渴望却得不到的。我和父亲之间,一直保持着疏远、严肃的关系。长大后,我会自我安慰:家里孩子多,照顾不来是正常的。但事实上,这种肌肤之亲的缺失和渴望,会延续至成年,严重的,就是肌肤饥渴症。”

言语表达主要指的是父母应该把对孩子的喜爱与鼓励说出来。传统的中国父母普遍都不善于表达爱,最多也就是在孩子成绩取得明显进步时,给予一些言语上的肯定。好在今天的父母在这方面做得越来越好了。

生活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父母认为自己每天都有向孩子表达爱意,但孩子却并没有感受到这种爱。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父母没有去真正地倾听、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和需求。我有一个朋友,家里有好几个孩子,除了最小的女儿外,其余的都上学了。有一天,小女儿突然问:“妈妈,你怎么不爱我?”朋友感到很诧异,自己明明每天都陪着她,每天都在爱她啊,为什么孩子却觉得自己不爱她呢?直到其他孩子陆续放学回家,一个个跟她大声地招呼、拥抱、亲吻时,她才突然明白了小女儿的委屈。原来,小女儿那句话的意思是:“妈妈,你怎么不像爱哥哥姐姐那样爱我?”对于小女儿来说,妈妈跟哥哥姐姐的那种大声招呼、拥抱、亲吻是一种很特别的爱,自己每天待在家里,从未享受过这样的“礼遇”,所以她会感到困惑:是不是我做得不够好?是不是妈妈不那么爱我?后来,就这个问题,妈妈专门跟小女儿谈了一次心,小女孩听完妈妈的解释才释然了。

坚持每天与孩子沟通

除了表达对孩子的爱,日常化的沟通与交流也非常重要。有些父母在孩子上学后,对孩子的教育意识会减弱,以为孩子上学之后教育的责任就可以完全交给学校了。殊不知,在中国的学校中,每个班里的学生都很多,老师每天还有很多繁杂的事务要处理,很难随时随地关注到每个孩子。所以,父母应该每天都问问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同伴交往、教师的评价等情况,多跟老师沟通,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父母们应该养成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的习惯,做到每日三问:今天在学校里过得怎么样啊?有什么特别快乐的事情吗?有什么需要爸爸妈妈帮助的?尤其在孩子上低年级时,“每日三问”应该成为父母的一种雷打不动的习惯。

从我的女儿1岁多开始,只要不是刮大风下大雨,或者孩子正好发烧生病了,我每天一吃完晚饭,就会带她到我们家楼下的社区公园玩耍。因为大家天天都会看到她,女儿就成了社区里最著名的小孩。在她上小学之前,每个周末我都会陪她去公园里玩。后来我参加了一个读书会,有时候晚上读书读到非常晚,到凌晨三四点才回家,尽管只来得及稍微休息一下,但到了早上我一定会送孩子去上学。

接女儿回家的路上,是我们父女之间最美好的对话时间。我每天都会问她,今天学校里面有什么好玩儿的事情吗?今天有没有觉得不太愉快的事情呢?今天有什么特别需要爸爸帮助的事情吗?孩子就会很兴奋地跟我讲班级里各种各样的事情,有时候实在没有什么事情要跟我分享,孩子就会为难地说:“爸爸,今天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

这样的时刻,对我了解孩子是非常有益的,更重要的是我和孩子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牢固、亲密又极其美好的亲子关系,这是父母一生的精神财富,也是孩子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后来,我这样描述这段美好的时光——

 

清晨,

淫雨绵绵,

破旧的自行车上路了,时钟般的,

或者遵从唯一的时钟,

车的后架上是珍贵的女儿,

穿过一段从生命中流逝的道路。

 

曾经有一位教师朋友和我分享自己教育孩子的故事。她说凡是她答应了孩子的事,她一定会坚持做到。比如她答应了孩子每天晚上要给他读童话,有时候赶上她出差,实在没办法做到这一点,她会事先给孩子打电话说明:“今天妈妈可能×点才能到达目的地,那个时候你可能已经睡着了,今天晚上我就不给你读童话了。”有一年她到新加坡去进修一个月,她也坚持每天晚上打国际长途给孩子读童话。很多人看到这里时可能首先会想到,国际长途多贵啊!这样做有必要吗?一个月不讲故事,问题有那么大吗?但是这个妈妈跟我说,她觉得所有父母对孩子做出的所有承诺都得当真,都得严格遵守,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今后重视自己的承诺。同时,每天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孩子就不会觉得妈妈离开他了,即使妈妈在外地,甚至在国外,他也觉得自己跟妈妈在一起,这种母子之间的亲密感才不会受到损害。

孩子的习惯,是一天一天慢慢形成的。一件有意义的事,中断一个月,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之后想让孩子继续这件事,可能就需要父母费特别大的劲儿了。如果一件事情不断地被中断,孩子就不会重视这件事情了,之后父母再跟孩子讲这件事的重要性,无论怎么讲,都很难再说服孩子了。

教育是一个常态化的过程,教育对所有人而言,都是用最平常的方法教出一个正常的孩子。这种常态化要求父母要把对孩子的爱和教育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我们相信,只要父母一直坚持这种教育方式,孩子的成长就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就算会遇到波折,最终也都能安稳地度过。

比如说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心理会出现一些波动,这时父母不需要过于担心,只要继续坚持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等到了高中,孩子的成长进入了稳定上升期,孩子在青春期呈现的一些让人不安的现象就会自然消失。

我把这个方法告诉其他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并不是因为我可以未卜先知,而是我相信,人的成长有它基本的规律——只要一个家庭一切都是正常的,这个孩子最后也一定是正常的。

建设家庭的日常生活

我有一次出差去澳大利亚,看到很多人在礼品店里买各种各样的贺卡,有一些类别的卡片,我在国内很少看到。后来我问我在澳大利亚的朋友,澳大利亚人在生活中要使用这么多不同类别的卡片吗?他说卡片太重要了,比如今天我和你第一次见面,明天你就会收到我的一张卡片,我会在卡片上亲手写上我见到你的愉悦心情、希望我们以后还有机会见面之类的文字,他们在朋友相聚、分别、生日、纪念日时,都会通过寄卡片来向朋友表达感情,就像我们在过年过节时给亲朋好友发短信一样。在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澳大利亚的孩子们,也从小就学会了随时用卡片向自己的伙伴、父母、兄弟姐妹表达感情。这件事让我深受触动。我们常说,孩子要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但这个习惯来自哪里呢?其实正来自孩子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得到的“浸润”。好的父母,自然会把最简单的日常生活建设得有声有色,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浸润”式的家庭教育。

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气质优雅、待人得体的人,不是只要我们把孩子送到什么学校,让他经过一番培训,就能成为这样一个人的。我们要认识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父母付出很多的心力,才有可能让孩子真正变得优秀。父母首先要把孩子的教育放在首位,要尽到家长的责任,用更多的时间去建设家庭的日常生活,制定并恪守家庭固定活动的时间,比如说晚餐是家庭的共同时间,全家人应该聚在一起吃饭、交流;周末至少有一天是家庭日(Family Day),全家可以一起出游、看一场合家欢的电影,等等。为人父母者,应该在保障这一切的基础上,去谈论和考虑别的工作、别的安排。

每天将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固定下来,最容易让孩子形成安全感。我建议父母每天都拿出一部分时间来,不拿手机,不看电脑,也不做其他的,就是单纯地陪孩子一起玩儿、说话。这样孩子就会形成一个心理认知:我的爸爸妈妈是真真正正属于我的,他们愿意陪伴我。家长也能够在完全关注孩子的过程中,去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以及满足孩子各种各样的、既是合理的也可能是很离奇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