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的动力影响:人生脚本与7岁看老
我们一生下来就会被一些标签所界定,在这些标签里,有属相、乳名、学名、绰号、自我概念等。
生肖的动力
每个中国人一生下来,根据他的出生年月,就会得到一个对应的生肖。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与十二地支相配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每个人一辈子只和一种生肖相联系和匹配,而且终生不得更改。因为是一出生就被匹配,所以,我们就会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不会怀疑其是否合理或正确与否,因为所有人都一样,自然我们也会全然接受。我们和十二种动物之一的动物相联系,我们自然也就和这个动物所绑定。那么,和这个动物特征相关联的部分也会与我们的特征相关联,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也会把自己的一部分弄得和这个生肖的一部分相似或相同。我们可能会被这个生肖所催眠,会把自己变成这个生肖的一部分。
乳名的动力
如果说我们的生肖会成为动力,那么乳名无疑也会成为一种动力。和生肖不同的是,乳名是可以选择的,而生肖则是被出生的时间所决定的。乳名和学名也不同,乳名是一生下来我们就会用的名字,而学名是在我们上学时要用的名字。乳名是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和家人用的,从我们一出生就用,可能在我们还没有出生时,我们的乳名就被父母起好了。我们的乳名通常都包含了父母对我们的期待或愿望。这些期待和愿望会通过乳名象征性地放在我们身上,我们又会潜意识地承接过来,然后努力地实现父母所传递给我们的期待。我们从小就这样被叫着乳名,我们俨然就是乳名,乳名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和乳名俨然已经浑然一体,难分彼此。所以,乳名给我们带来的动力影响可见一斑。
我们中国人起乳名有时为了让孩子能够具有抗挫折、抗伤害的能力(这样,孩子就更容易活下来),于是父母给孩子起名字时,喜欢会起一些比较“贱”的名字,如石头、二狗等,这样的名字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个性上的影响,也会带来尊严上的影响。
自我概念的动力
自我概念最早是“我”发展而来。而“我”是随着意识的出现而产生的。“我”的出现大概是在我们1岁半到2岁的时候。我们和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站在镜子面前,动物在镜子里看到的是另外一个动物,而我们知道镜子里的那个人是我们自己。
我们最早的自我概念是出生后与母亲的互动过程中,尤其是在与母亲的乳房的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像前面我们看到的那样,当我们遇到的母亲的乳房是“好乳房”时,我们的自我概念就是“好自己”;如果我们遇到的母亲的乳房是“坏乳房”,那么,我们的自我概念就是“坏自己”。由此我们看到,我们的自我概念是被母亲的哺乳质量所影响或决定的。
我们的自我概念还被父母的性别期待所影响。如果我们的性别被父母所期待的,那么我们就是一个令父母满意的孩子,我们的自我概念就是一个“有价值的孩子”。如果我们的性别不是父母所期待的,我们就会觉得我们是一个无法令父母满意的孩子,那么,我们对父母而言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孩子。在我们的自我概念里,“男人”和“女人”是我们最基本的属性和概念,我们是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可爱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认同自己的性别。当我们的性别部分在一生下来就被父母所拒绝时,那么,这对我们的自我概念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这不仅会导致我们对自我性别的否定,也会导致对自我的否定。
随着我们慢慢地长大到3到5岁,我们会从和母亲的二人关系,过渡到和母亲与父亲的三人关系。在三人关系里,我们是否能够顺利地完成俄狄浦斯期,对我们的自我概念影响很大。如果我们不能顺利完成这个心理发展期,那么我们就会形成俄狄浦斯情结,就会面临来自同性父母的威胁,我们会觉得自己不够好,对自己同性父母不够忠诚,也会因此否定自我。
当我们到了6岁左右,我们的父母经常会给我们一些标签,这些标签大多通过诸如“你是胆小的孩子”“你是乖孩子”“你是听话的孩子”“你是没有出息的孩子”等来展现,因为那个时候的我们还很弱小,我们对父母往往是崇拜的、仰慕的,我们不会怀疑父母给我们的这些标签。当我们慢慢长大,这些自我概念就会进入到我们的潜意识里并不为我们所知,我们可能就会按照这些自我概念来发展自己。这可能就是我们文化里的俗语所说的“7岁看老”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