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十五讲(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 宋元以来南方新道派

任何一种学术思想或宗教的产生都有具体的地域文化氛围,而在流传过程中往往又因地域文化氛围的变化导致某些变更或分化出新的派系。所以,在宋、金、元三足鼎立时期道教在北方形成一些新派别之际,南方也出现了新道派。随着历史的变迁、政治经济诸因素的作用,南北新道派在一定条件下又发生融合或合并,从而呈现了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

(一)白玉蟾与金丹派南宗

在王重阳于北方建立全真道的前后,南方也有一批道人潜心于性命修行理论的探讨和丹功修炼实践活动,从而形成一个以内丹修炼为特色的道派,称为金丹派南宗。该道派的主要活动地域是江南,因与北方的全真道相对,故称“南宗”。该道派祖述五代至北宋时期的道士锺离权和吕洞宾,而以张伯端(984—1082)为开派祖师。张伯端之后,有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承传道法,信徒称张伯端以来五人为“南五祖”。正像早期金丹派的传授一样,白玉蟾以前虽然有内丹道法的秘密传授,但基本上是一人传一人或者二人,严格来说并未形成教团,只是到了南宋的白玉蟾才组织成一个较为严整的道派。

从渊源上看,金丹派南宗的确发端于锺离权、吕洞宾的内丹道法。锺离权道号和谷子,一号正阳子;吕洞宾,名岩,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据说于唐末累举进士不第,遂萌出世学道之思,游长安,与锺离权相遇,锺离权通过玉枕催梦,启迪其于梦中悟道,所以有“一枕黄粱梦”的典故流传于世。后人编纂锺离权与吕洞宾探讨道法的言论记录,成《锺吕传道集》。这部书在金丹派南宗之内授受不绝,张伯端的《悟真篇》继承和发展了锺、吕的道法,为后世金丹派门人所推崇。

在组织与思想建设方面,白玉蟾的活动也颇受道门称颂。白玉蟾(1194—1229),世为闽人,因其母曾梦玉蟾,所以有玉蟾之名。其祖父任于琼州,所以白玉蟾生于海南,自号海琼子,后来于武夷山传道,又号武夷散人等等。据说白玉蟾幼举童子科,长游方外,师事翠虚子薛道光九年,方得其传授。薛道光去世之后,白玉蟾往来于罗浮、武夷、龙虎、天台诸名山,平日蓬头跣足,神清气爽,善草书,能作画,一生著作很多,有《上清集》、《武夷集》、《海琼问道集》等行世。

金丹派南宗以张伯端《悟真篇》的内丹修炼理论为基础,在思想上也提倡“三教合一”,以道禅融通和先命后性为旨归。白玉蟾深化了张伯端的丹道宇宙论,强调心性修炼,进一步融摄神霄雷法,将法术与内丹修炼相结合。元代以来,金丹派南宗与北方的全真道发生理论的融合,对于后来的道教思想建设具有比较突出的促进作用。

(二)江南符箓新派与净明道

江南本来就是符箓道派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基地。早先,天师道虽然由于曹操等统治者的操纵而蔓延于北方,但后来该道派的领袖又南渡至江西龙虎山,形成了正一天师道龙虎宗,而原来的灵宝派与上清派从总的情况看也属于符箓派,它们在南方曾经颇为流行,这就为符箓派的分化和创新奠定了基础。同时,流传于南方的内丹派也注意运用符咒来为内丹修炼服务,这就促成了丹法与符咒秘法的相互融合。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许多以符咒为主要修持手段并且兼容存想与内丹修炼的新符箓派,其中最主要的有神霄派、清微派、净明忠孝派。

神霄派形成于北宋末,肇始者是一位不知名的道士,后来因林灵素的推行而大行于世。林灵素,字岁昌,温州永嘉人,政和末,奉召入宫。他向宋徽宗宣传“神霄”境界,以宋徽宗为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长子,称自己是玉清王者的弟弟,号青华帝君。宋徽宗欣赏林灵素的一番说法,赐号“通真达灵先生”,下令全国皆建神霄万寿宫。神霄派以行雷法为主,行风火山水土的五雷秘法。林灵素之后,传授五雷秘法的有王文卿、萨守坚、王嗣文、高子羽。其后,历有传授,至元代有徐无极、邹铁壁等先后受学于斯法。

在江南由上清、灵宝、天师三宗符箓派分衍而出的另一重要符箓支派为清微派。正如其他诸多道派一样,该派也将其传授系统推至极早。“清微”之名,出于道教仙境说,以为元始天尊居于“清微天”,故所传之法为清微道法。学术界认为,清微派在早期基本上属于单传性质,直到黄舜申,其教派组织才成立起来。黄舜申(1224—?),名应炎,字晦伯,舜申是他的法名。黄舜申是福建建宁人,出身闽中世家,少通经史百家之学。于广西幕府侍父之际,染疾,遇南毕道,以符疗之。病愈,南毕道授予清微雷法。黄舜申继续传布该法,有弟子百余人跟随学习,宋理宗还召见了黄舜申,足见当时他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

江南有关符箓派新的分支还有天心派、东华派等等,限于篇幅,不作介绍。这里想再稍作论述的是净明道。

净明道,又称净明忠孝道,是产生于南宋时期的一个南方道派。净明道的名称,该道派的经书已有解释,如《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以为净明乃是得日月之光明,天地之本根,由此则阴阳相感,道体圆虚。

净明道的产生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它是在民间许真君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许真君信仰在晋代已经形成。他是江西南昌人,学过道教法术,是东晋的著名道士,曾经当过蜀郡德阳县令。当时正值瘟疫流行,许逊植竹水中,以符咒神方拯治,被救活的人很多,所以许逊受到老百姓的拥戴。他在世时蜀民为了感谢其恩德,立生祠祀之。不久,因感世道衰乱,许逊弃官东归。蜀民念其德化,于起行之日,多“赢粮而送”,有的甚至跟随许逊到了江西南昌服劳役,改其姓为许,故而形成了“许家营”。人们对许逊的信仰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宗教情感,许逊因此也被神化,其神迹在四川、江西一带广为流传。早在宋代以前,民间朝拜许逊已经成为一种习俗。据传,许真君精于杀蛇斩蛟之术,有弟子十一人,在江西多次为民除害,此类传说后来都成为道教建立许逊信仰教团的神话素材。唐代以前,许逊信仰在民间已经相当盛行,甚至受到朝廷的重视。于是,许真君最终被纳入道教神仙谱系。

到了南宋时期,由于战乱,玉隆万寿宫道士便托以许逊降世,建立净明道。其始作俑者是何守澄。据说何守澄得许真君降授《飞仙度人经》、《净明忠孝大法》,建翼真坛,传度弟子五百余人。到了元朝,道士刘玉再度扶乩降笔,度人传教,推进了净明道的发展。净明道以忠孝为修持的入门功夫,以忠孝神仙为理想典型,具有比较明显的伦理道德色彩。

综上所述,可知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道教不论在北方或南方都衍化出一些新的支派来,在理论上往往也因新的支派的出现而推陈出新。还必须看到,在一定条件下,新旧道派又发生融合或合并。正当全真、太一、净明诸道派改革教规、教义,不断发展壮大之际,原有的道派如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也大力发展教徒,扩大影响。渐渐地,各个道派的道士增进往来,促进了彼此教理的融通。


【复习与练习】

1.什么是符箓派?早期符箓派主要有哪些组织方式?它们是如何发展与演变的?

2.如何看待《太平经》在符箓派中的地位与作用?

3.什么是金丹派?《周易参同契》与早期金丹派有什么关系?

4.如何从社会政治背景来认识与理解道教组织派别的演变?

5.试比较唐末以来南北道派的特点。


【参考读物】

1.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第一册,知识出版社,1994年。

2.胡孚琛:《魏晋神仙道教》,人民出版社,1989年。

3.詹石窗:《南宋金元的道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