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全两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经 解 上1

六经不言经,三传不言传,犹人各有我而不容我其我也。依经而有传,对人而有我,是经传人我之名,起于势之不得已,而非其质本尔也。《易》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夫为治为察,所以宣幽隐而达形名,布政教而齐法度也,未有以文字为一家私言者也。《易》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经纶之言,纲纪世宙之谓也。郑氏注谓“论撰书礼乐,施政事”,经之命名所由昉乎?然犹经纬经纪云尔,未尝明指《诗》、《书》六艺为经也。

三代之衰,治教既分,夫子生于东周,有德无位,惧先圣王法积道备,至于成周,无以续且继者而至于沦失也,于是取周公之典章,所以体天人之撰而存治化之迹者,独与其徒相与申而明之,此六艺之所以虽失官守而犹赖有师教也。然夫子之时,犹不名经也。逮夫子既殁,微言绝而大义将乖,于是弟子门人各以所见、所闻、所传闻者,或取简毕,或授口耳,录其文而起义。左氏《春秋》、子夏《丧服》2诸篇皆名为传,而前代逸文不出于六艺者,称述皆谓之传,如孟子所对汤武及文王之囿是也。则因传而有经之名,犹之因子而立父之号矣。至于官师既分,处士横议,诸子纷纷著书立说,而文字始有私家之言,不尽出于典章政教也。儒家者流乃尊六艺而奉以为经,则又不独对传为名也。荀子曰:“夫学始乎诵经,终乎习《礼》。”庄子曰:“孔子言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又曰:“翻十二经以见老子。”荀、庄皆出子夏门人,而所言如是,六经之名起于孔门弟子亦明矣。然所指专言六经,则以先王政教典章纲维天下,故《经解》疏别六经,以为入国可知其教也。《论语》述夫子之言行,《尔雅》3为群经之训诂,《孝经》4则又再传门人之所述,与《缁衣》、《坊》、《表》5诸记相为出入者尔。刘向、班固之徒,序类有九而称艺为六,则固以三者为传而附之于经,所谓离经之传,不与附经之传相次也。当时诸子著书,往往自分经传,如撰辑《管子》者之分别经言,墨子亦有《经》篇,韩非则有《储说》经传,盖亦因时立义,自以其说相经纬尔,非有所拟而僭其名也。经固尊称,其义亦取综要,非如后世之严也。

圣如夫子而不必为经,诸子有经以贯其传,其义各有攸当也。后世著录之家,因文字之繁多,不尽关于纲纪,于是取先圣之微言与群经之羽翼皆称为经,如《论语》、《孟子》、《孝经》与夫大小《戴记》之别于《礼》,《左氏》、《公》、《》之别于《春秋》,皆题为经,乃有九经、十经、十三、十四诸经6以为专部,盖尊经而并及经之支裔也。而儒者著书,始严经名,不敢触犯,则尊圣教而慎避嫌名,盖犹三代以后非人主不得称我为朕也。然则今之所谓经,其强半皆古人之所谓传也;古之所谓经,乃三代盛时,典章法度见于政教行事之实,而非圣人有意作为文字以传后世也。



1 据《章实斋先生年谱》所载,此篇作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这年三月末,章学诚在安徽太平,为安徽学使徐立纲编辑宗谱,自四月十一至五月初八,得《通义》内外二十三篇,约二万余言,自云“生平为文,未有捷于此者”。统名《姑熟夏课》。大约有《原道》三篇,《原学》三篇,《博约》三篇,《经解》三篇。此外还有:《史释》、《史注》、《习固》、《文集》、《篇卷》、《天喻》、《师说》、《假年》、《说林》、《匡谬》、《黠陋》、《辨似》、《朱陆》、《知难》、《感遇》、《感赋》、《文理》、《家谱杂议》、《与冯秋山论修谱书》等。此篇之宗旨,仍在申述“六经皆史”的观点,说明《六经》本为先王之政教典章,只是“儒家者流,乃尊《六艺》而奉以为经”,因此,《六经》之名,“起于孔门弟子亦明矣”。到了后来,称经的书就越来越多,就连《论语》、《孟子》、《公羊传》、《穀梁传》亦都称经了,于是便有《九经》、《十经》、《十三经》等等。他还指出,“儒者著书,始严经名,不敢触犯”,犹如“非人主不得称我为朕也”。在谈了《六经》之名起源以后,得出结论说“古之所谓经,乃三代盛时,典章法度见于政教行事之实”,理所当然都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依据。由于儒家尊奉“圣师”之言为经,于是墨家、道家之徒亦都纷纷称其创始人之书为经了,这就有《墨经》、《道德真经》、《南华真经》等。当然,文中也讲了称经者未必都出于尊崇,如李悝的《法经》和《水经》及隋唐时代盛行的图经等等。也有一类,著书者虽不为圣人,由于习是术而奉为依归,如匠祭鲁般,兵祭蚩尤,亦尊以为经。至于《禽经》、《相马经》、《茶经》、《棋经》等等,则多出于“附会”或“谐戏”而已。总之,此篇所述内容相当丰富,也较其他篇容易理解,如同一篇称经简史。

2 子夏《丧服》:子夏(前507—?),春秋时卫国人,孔子弟子。名卜商,字子夏。才优而品第高,尤以文学见称。自孔子死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国,他定居西河(今山西临汾)。魏文侯任为太常,以师事之,咨问国政。其弟子李悝,为魏文侯相。著有《诗序》、《易传》。今传之《诗序》二卷,撰人不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参稽历代诸说,定序首二语为毛苌以前经师所传,以下续申之词为毛苌以下弟子所附。现存《诗序》有大序、小序之分。列于各诗之前,解释各篇主题者称小序,在首篇《关雎》小序之后,有大段文字概论全经者,称大序。《丧服》,《仪礼》篇名。

3 《尔雅》:相传为周公所作,一说为孔子弟子解释六艺之作。实为汉初学者缀辑先秦以来旧文,递相增益而成,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是我国最早解释词义之书。《汉书·艺文志》著录二十篇,今存三卷,十九篇,前三篇所释为一般词语,后十六篇解释各种名物。经学家常用以解释儒家经义,故唐宋以来列为“十三经”之一。为之作注者很多,唯晋郭璞注,宋邢昺疏本最为通行,《四库全书》所收即为此本。

4 《孝经》:作者说法不一。《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以为孔子弟子曾参作,亦有说孔子所作或曾子弟子子思所作。近人金德建在《司马迁所见书考》中以为是曾参的学生乐正子春等人编写,较为可信。今本《孝经》仅十八章,一千七百九十九字。内容陈腐,文字浅陋,但因历代统治者利用它来宣传孝道,并由“孝”以劝“忠”,故一直受到推尊。汉文帝时,《论语》、《孝经》皆置博士官,可见其重视。且在儿童识字以后,均为必读之书。先后为该书作注的有晋元帝《孝经传》、梁武帝《孝经义疏》、梁简文帝《孝经义疏》(均佚)和唐玄宗的《孝经注》。现传的《十三经注疏》中《孝经注》即为唐玄宗所撰,宋邢昺作疏。

5 《缁衣》、《坊》、《表》:即《缁衣》、《坊记》、《表记》,均为《礼记》篇名。

6 九经、十经、十三、十四诸经:据皮锡瑞《经学历史》云:“唐分三《礼》、三《传》,合《易》、《诗》、《书》为九经。宋又增《论语》、《孝经》、《孟子》、《尔雅》为十三经。”后又加《大戴记》而有十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