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研究与学科建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一场大辩论

陈达、费孝通、吴景超等社会学派被打下去之后,人口节制理论并没有从此消声匿迹,因为马寅初先生提出了更加完整系统的新人口论,并由此引起一场更大规模的、旷日持久的大辩论。

马寅初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民主人士,竟因一纸人口论落得如此下场,的确震动很大,对人口研究来说更是一次灾难性的摧残。其实,上百篇批判文章大同小异,说来说去是一个调子,即马寅初把人口看成了消费者,没有看到首先是一个生产者,是“见口不见手”。按照“人手论”的观点,就应该是人口增长越快,劳动力就越多,生产越多,积累越多,发展越快,于是乎人口越多越好。这一套“逻辑”表明,如果说第一次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播下了人口越多越好论“种子”的话,那么50年代后期关于人口问题的大辩论,那颗“种子”便破土而出,从而给社会主义人口理论造成了一连串的混乱,有必要认真加以澄清。

“人口增长越快,劳动力就越多”吗?要作具体分析。第一,从长远看可能是这样,但是人口增长快首先是婴儿、儿童未成年人过多,而不是劳动力过多。据美国人口情报社最近出版的《1979年世界人口资料表》提供的材料,现在发达国家1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25%,其中美国和法国为24%,英国为23%,联邦德国为21%,而我国是35%(1975年1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7.4%),比起它们来高出10多个百分点。与此同时,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我国则大约比它们少了10个百分点。就是说,人口增长快首先增长的是未成年人消费者,这些人成长为劳动力是十五六年以后的事情。第二,要看增加的是什么样的劳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还是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我国劳动力十分充裕,但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人只占总人口的0.5%左右,具有中学文化水平的也只占22%,还有相当数量的青壮年文盲半文盲,产生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数量虽多,但专家、教授、工程师、科学技术人员不足,并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应注意到,人口增长过快,加大了培养费用和生活资料的需求,反过来又妨碍着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剧着人口数量和质量的矛盾。第三,从概念上说,如果各年龄组人口年龄别死亡率不变,劳动适龄人口随着出生率的增长而增长,但必须从劳动适龄人口中减去非自立人口才是劳动力数量,不应将劳动力混同于劳动适龄人口。

“劳动力越多,生产就越多”吗?不见得。如果那样的话,中国早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了。谁都知道,要想从事生产必须有生产者和生产资料,没有足够的生产资料与之相结合,劳动力再多也是枉然。前面说到,我国人口发展史上有两次大幅度的急骤增长,特别是解放以后的大幅度增长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困难,用外国人的话说是在经济没有起飞之前人口提前起飞了。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劳动力越多生产越多”的理论,是同历史唯物主义背道而驰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要求: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就是要提高生产的技术构成和有机构成,不但不需要大量增加劳动力,相反原有的一部分劳动力还有可能节约下来,主要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力不仅相对减少,而且大有绝对减少的趋势。历史发展到现在,早已结束了单凭劳动者的体力和手工技巧决定生产发展的时代,“劳动力越多生产越多”的理论,已经同手摇纺车一样显得古老了。

“劳动力越多,积累就越多,发展就越快”吗?不尽然。人作为劳动者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一般地说,一个人一生中创造的财富要大于他自己消费的部分,这样社会才能有积累。但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消费者,年老退休以后又是一个纯消费者,人口越多也会因加大消费而减少积累,这也是一个事实。解放以来,安排现有劳动力就业一直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劳动力再来一个“越多越好”,岂不只有增加待业人员、增加消费和减少积累!积累多少不取决于劳动者的数量,而取决于国民收入和积累率的高低,归根结底取决于劳动生产率水平。

“积累越多是否发展就越快”?也要作一些具体分析。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但生产发展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就积累而言,不仅受积累量多少的制约,而且要受到积累的分配使用和投资效果的制约。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积累率为24.2%,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5%,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8%,生产发展既迅速又平稳,人民生活得到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二五”期间积累率超过30%,积累额比“一五”增加74%,但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降4.3%,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仅增长3.8%,国民经济发展大起大落,被迫进行三年调整。“三五”和“四五”积累额和积累率也都超过“一五”很多,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却远没有“一五”时期那样快。事实说明,只要积累多就一定发展快的观点也有一定的片面性,把它同人口多中间用等号连接起来,从而得出人口越多、发展越快的结论,就更是一种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