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重要意义
在一个社会多元的价值体系中,总有一种处于主导、支配地位的价值理念,代表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应然趋向,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理念,这就是核心价值理念。核心价值理念是社会整个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代表整个社会基本的、长期的、稳定的价值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表明,同一社会的价值体系虽然是多元并存的格局,但代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理念则是一元的,这是一个社会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思想基础。在全球化的语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确立,对外可以塑造国家形象,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中赢得话语权;对内可以凝聚价值共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盘”
任何社会价值理念的首要或基本功能无疑都是该社会发展方向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同样也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思想旗帜和团结一致的精神纽带。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意识形态领域也是风云激荡,唯有树立并坚持彰显社会主义特征的核心价值理念,才能引领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前进。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制度,同时也是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如果没有正确的、系统的价值理念予以支撑,社会主义制度将会不堪一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日益显现,公民个人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意念形态领域也出现了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主流价值与非主流价值相互交织的复杂态势。此时,如果不对不同价值观念间的碰撞、摩擦乃至冲突进行引导、协调,就会引发思想危机甚至是社会危机。历史证明,价值的多元化取向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何在多元价值并存中达成价值共识,确立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成为当今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项紧迫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适时提出,就是为了解决以改革求发展的当代中国社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要大问题。
旗帜与道路的问题至关重要。旗帜是方向,既汇集前进的动力又为动力的精神依托;道路是选择,正确的选择不仅事关效率还事关前途。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价值取向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历史一再证明,社会变革越是艰苦卓绝,就越需要坚定的信念;思想文化越是纷繁复杂,就越需要主旋律;社会生活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旗帜的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为逻辑前提,概括、提炼和升华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就是这样的一面旗帜,它由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性质所决定,反过来又保障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与发展,关系着国家的兴衰成败、社会的进退治乱。
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化指导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整个中国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统摄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标志,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性质和方向。因为,事物的性质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37],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去引领整个社会思潮,核心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社会思潮的现象、认识本质,了解传播的途径、特点和规律,科学评价其功用,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中的问题,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使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排斥社会价值理念的多元化。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斗争中发展的,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亦是马克思主义的活力表现。社会价值理念的多元化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不可避免的现象,只有尊重差异,才能扩大社会认同,从而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齐心协力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包容多元,才能增进思想共识,从而挖掘不同社会价值理念中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相互比较、相互竞争中焕发光彩,从而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公民价值取向的“参照系”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该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该社会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为此,所有的主权国家都将核心价值理念作为意识形态的基础进行建设,把核心价值理念作为公民价值选择的评价标准,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了基本的尺度和规范,使人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等。事实是,严格的是非界限、明确的善恶底线和清晰的美丑标准,不仅是一个国家正气昂扬、精神奋发的鲜明标志,也是一个社会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坚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伦理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完美结合,既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又是公民的价值取向。社会的价值导向对公民的价值取向起着主导和规范的作用。价值导向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约束并引导着其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因而是公民价值取向的参照系。公民的价值取向必须以社会的价值导向为前提和基础才能使自我的行为和思想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使自身价值在社会规定的价值体系中得到合理确认,因而才能得到有意义的实现。
作为社会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革命的经典论述是:“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8]由此看来,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选择,从消极方面来说,是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从积极方面来说,是建立让每个人都能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这一价值导向规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本质属性,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作为公民个体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人生的目的、意义、理想以及生存的状态。人的存在只有在人的社会创造中才有意义,而意义的本质在于对社会和个人的有用性,即人生的意义本身就是要实现人生价值目标的追求。已故哲学家高清海先生曾指出:“人追求的是‘类’生命,即是不断获得‘类’的规定性,占有‘类’本质。”人的肉体虽然重要,但它不具有单独自足的能力,脱离“类”本质和“类”生命的那个个体生命与动物的生命个体便没有多大的区别,因此人要超越自然,去追求自己的第二生命,即价值生命。价值生命的本质就是人的自我社会性的追求。在追求价值生命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无疑是推动公民间达成价值共识,把社会的价值导向内化为个体的价值取向,实现从价值观念到价值实践转化的内在动力。作为个体自我肯定的心理体验,社会主义核心理念能够有效保持个体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导向之间的适度张力,从而实现个性与共性、现象与本质、个体行为与集体行动的统一,此时,人的生存状态才会拥有幸福感,人的价值选择亦会成为人自身存在的意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黏合剂”
任何社会都会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这是该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系的基本精神依托。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曾指出,强国必须具有内部凝聚力,旧社会的解体是以核心价值的崩溃为先声,新社会的诞生亦以核心价值的形成为先导,现存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以其核心价值的完善为支撑。核心价值理念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而且对公民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一个社会难以形成以核心价值理念为主旨的主流价值观念,就会降低公民个体对社会的认同感,社会的抗风险能力就会减弱。如1997年拉美爆发金融危机时,阿根廷由于缺乏主流价值导致社会无法形成合力,一周内换了几任总统,一个人均GDP高达8000美元的南美发展中大国因缺失“黏合剂”而迅速瓦解。
核心价值理念作为社会的“黏合剂”,可以通过社会主流价值的统摄作用,在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外部行为发生前进行有效地控制,未雨绸缪,把各种错误的思想倾向消除在萌芽之中;并通过增强社会成员的自觉意识,提高全社会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降低防范危机成本,减少社会震荡。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无疑是这种社会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来自于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共识,这种社会凝聚力是凝聚人心的文化纽带、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力量的表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发展的世界、多样化的世界,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引领,充分挖掘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益价值,不断从时代的火热实践中汲取新鲜养分,才能在国际舆论格局中展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不断增强海内外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断促进血浓于水的亲和力。与此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还有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有效地维护中华文化的自身安全,增强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使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扩大国家的影响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激发社会成员的创新潜能是由其本身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包容性决定的,其科学性体现在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有利于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发挥。现实性表现在它规定了中国社会基本的价值导向,这个价值导向是广大社会成员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以及人生态度等方面的价值共识,必将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拥护和共同捍卫。包容性体现在对社会成员多元取向的兼容并蓄。当代中国,社会价值日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除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外,还有非社会主义甚至是中外腐朽的价值观念,对其中的合理价值持尊重和包容态度,能最大限度地达成社会共识,促进和谐发展。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昭示着国家的未来。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凝聚人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会失去向心力和创造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出发点、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鲜明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是走向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汇集了海内外华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共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神州大地56个民族不断融合,最终形成多元一统的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精神品格的传承,在共同理想的感召下,伟大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互砥砺,必将会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向心力,鼓舞亿万华夏儿女开拓进取、成就伟业。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溶解剂”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某种意义上是为实现多元价值的整合服务的,有效溶解与社会主流价值分化乃至对立的价值观念。这种整合作用不是以国家机器的强制手段来解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矛盾与冲突,而是一种“软整合”,即通过吸收非主流价值中的合理成分,最大限度扩大共识基础;溶解不合理的成分,将其限制在可掌控的范围之内。其手段主要是宣传教育,通过国家机器将其辐射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以其感染力吸引社会成员,以其说服力争取社会成员,以其整合力团结社会成员,进而达到价值整合的目的。
所谓价值整合,是对社会核心价值理念达成共识基础上的认同性整合。社会成员在思想观念上达成共识是实现有效价值整合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基础之上的价值观念,是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能够引起或激发社会成员达成价值共识的力量,作为社会思潮的引领者,能够整合社会各阶层的价值诉求,取得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确立了价值导向,为人们提供了价值观念上的方向性指导,有效扭转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价值错位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明确了价值追求,引领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民族的美好未来而进行的价值实践活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明晰了社会的价值导向,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形成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鲜明的时代精神是社会达成价值共识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确定了价值评价的标准,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的引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整合的目的是要实现价值认同。在核心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取得全社会广泛而深刻的价值共识,可以消除社会成员间的分歧与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核心价值理念所供给的共识基础越坚实,对社会的整合能力就越强。所谓价值认同,是指价值主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话、交往、互动,不断调适自身的价值取向以顺应社会价值导向的过程,它表现为社会成员对社会共同价值规范的自觉接受、自觉遵循的态度,它标志着社会成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某种社会共同的价值要求作为标准来规范个体的行为,并使之内化为个体自觉行为的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之上的社会价值,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独立与繁荣、民族解放与复兴所进行的伟大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是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通过自身的实践所凝聚的价值共识。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最高层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国家、民族的美好未来的价值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对实现共同理想的力量源泉的价值认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成员行为规范选择的价值认同。
实现社会成员的价值认同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有不断发展演进的品质。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清醒地认识价值认同的过程性、实践性以及其发展性的品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正确引领社会思潮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价值认同所要面对的客观现实。就一般意义而言,现代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而产生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的变迁;就其价值意义而言,不仅意味着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转变,更为根本的是人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改变;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则强化了这种改变。因此,如何合理地保持集体主义的共同价值要求与个人主义的合理价值诉求之间的适度张力,如何在社会成员的价值实践中构筑个性与共性、现象与本质、个体行为与集体行动相一致的基础,是直接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所蕴含的价值共识真正与时俱进,始终主导并引领社会思潮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建设,就是要在全社会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认同,最大限度在积聚共识中溶解分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48页;德法对照版,第11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8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
[5]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孟子·离娄上》。
[7]《论语·为政》。
[8]《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9]亚里士多德:《尼可马克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19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12]《欧文选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页。
[13]《傅立叶选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4、142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9页。
[15]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38页。
[16]罗伯特·达尔:《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8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0页。
[18]《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页。
[19]《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4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0页。
[23]同上书,第198—203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2页。
[25]《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8页。
[2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
[27]《毛泽东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3—344页。
[28]《毛泽东书信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7页。
[29][美]R.特里尔:《毛泽东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97页。
[30]《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780—781页。
[31]《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7页。
[3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3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147页。
[34]《人民日报》1980年3月23日。
[3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36]《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8—1179页。
[37]《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页。
[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