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第四卷:文明与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古代印度文明

印度古代文明的发现 1922年,考古学家在印巴次大陆的信德地区一个叫做摩亨佐·达罗的地方发现了一座古代城市的遗址。同年,在西北旁遮普地区的哈拉帕也发现了古城的遗址。以后,在印度河流域的广袤区域内,先后发现了100多处大大小小的古代城市的遗址,经碳14法测定,年代为公元前2400—前1700年。这些城市遗址有着统一的文化内涵,普遍发现了红陶器皿、青铜器物、雕塑、砝码和文字印章等实物,考古学家把它们命名为哈拉帕文化。

哈拉帕文化 尽管仍然是农业文明,但是哈拉帕文化发达的城市建筑,却令人拍案称奇。笔直的城市街道,精心设计的居民住宅、发达的城市排水系统和规模可观的公众设施,都表明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的独特风格,城市生活已达到很高的水准。

哈拉帕文化的城市规模都很大,由城堡和下城两部分组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划布局的。在卡利班根,南北向街道中的一条主要街道宽7.2米,其他南北向的街道跨度为该街的3/4,横街和小巷又是南北向窄道的一半或1/4。在摩亨佐·达罗,发现的房屋建筑物都是窑砖砌成。普通房屋都有庭院,庭院四周有4—6间起居室,此外还有一间洗澡间和一间厨房。大的房屋有20—30个房间,还有楼梯,表明是楼房。多数房屋都有自己的水井供应淡水,此外还有公用水井。污水通过用窑砖砌成的地下排水沟排放。排水沟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入口,以便清理。除普通民房外,还有大浴室、学校、粮仓和会议厅等公共建筑。摩亨佐·达罗的大浴池长12米、宽7米、深2.5米。南北两边都有台阶下到池底。浴池底部和四壁使用涂胶泥的灰泥板以防漏水,四壁还加了一层防潮湿的沥青。围绕浴池四周是用柱支撑的走廊,有通道通向一系列可称之为“更衣室”的房间。在大浴池的西南边是粮仓,长55米、宽37米。城堡内还有一座大型建筑,占地超过750平方米,它由20根砖砌的方柱支撑。考古学家们推测这个巨大的建筑物是城市的会议厅。

考古发现表明,这些城市的居民已经通过海路与外界有了交往。在距阿拉伯海坎贝湾不远的洛塔尔城市中,发现了一个船坞遗址。与此同时,考古学家也在印度古代城市的遗址中发现了来自伊朗、两河流域的天青石、绿松石等宝石和别针饰物,属于印度河文明的印章和印记在两河流域的乌尔、苏撒、拉迦什等地也多有发现。这说明古代印度河流域和西亚两河流域之间已经发生了贸易联系。

哈拉帕文化的造型艺术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准。人与动物的雕像表现出印度河流域古代居民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其中,摩亨佐·达罗出土的蓄胡男子像尤其引人注目。雕像的主人公被认为是一个祭司,深沉的双目和宁静的表情,显示出冥思苦想的神情。在哈拉帕出土的一尊舞者像,一条腿盘绕在另一条腿上,其翩翩舞姿表现得栩栩如生。即使与两千年后的希腊雕像相比也毫不逊色。

哈拉帕文化之谜 创造了哈拉帕文化这样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的人是谁?哈拉帕文化城市中的大浴池究竟有什么用途?哈拉帕文化的居民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城市生活水平?这些问题从一开始,就萦绕在研究者的心头。直到今天,人们仍没有获得确切的答案。比较通行的看法是,印度河流域的这些古代城市,是由印度河流域最古老的居民达罗毗荼人创造的。但达罗毗荼人是从哪里来的?他们有什么人种特征,使用何种语言,也没有确切的结论。一些印度学者认为,达罗毗荼人可能是由多种来源的部落混合而成的。

哈拉帕文化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逐渐衰落下去了。大的建筑物为小房屋所取代,街道和排水设施遭到破坏。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它的衰落?是外敌入侵还是自然灾难?人们谁也说不清楚。有人认为它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有关。但是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显然站不住脚。首先,雅利安人入侵是公元前1500年前后的事情,与哈拉帕文化开始衰亡的时间相差了几个世纪;其次,在发掘的遗址里也没有发现外来文化紧叠在印度河文明之上的证据。另一种说法将哈拉帕文化的衰落归之于水灾。这种解释可能部分属实。因为在摩亨佐·达罗和洛塔尔都发现有洪水的痕迹。还有人认为,所有的城市都毁灭于水患似乎也不尽然。大概是洪水造成的灾害使摩亨佐·达罗等一些城市毁灭,哈拉帕文明的力量由此而开始衰落。剩余下来的城市因未能阻挡住来自北方的雅利安人的入侵和南部土著居民的同化,而彻底地衰亡了。目前人们还不能对哈拉帕文化衰亡原因作出确切的判断,这还有待于考古学上的新发现。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 公元前1500年后,来自中亚草原的游牧部落雅利安人取道阿富汗、越过兴都库什山口,进入印度。雅利安人属于印欧语系,皮肤白皙,鼻梁高耸。他们的入侵遭到了土著居民顽强的反抗。双方之间展开了无数次的战斗。雅利安人的文献中把土著居民“达萨”(意为敌人)说成是黑皮肤、扁鼻子、说邪恶语言的人,可见他们的外表与当地的土著居民有明显的差异。经过几个世纪的斗争,雅利安人才征服了土著居民,占领了印度河的中上游以及恒河、纳巴达河流域。以后,雅利安人从土著居民那里学会了农业生产技术,开始了定居的农业生活,逐渐地进入了文明时代。

种姓制度 在对外征服的过程中,雅利安人原始部落制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分化成武士贵族、祭司和平民三大等级。随着对土著居民战争的胜利,雅利安人有了强烈的民族优越感,他们将黑皮肤的土著居民看作下等人,拒绝在社会职业上与他们混合,划分了种种等级的界限,逐渐发展起了四大世袭种姓制度。前三个种姓由雅利安人自己的职业等级组成,即祭司等级婆罗门、武士贵族刹帝利、农民手工业者吠舍,第四等级首陀罗则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达萨。这就是对印度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种姓制度的由来。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雅利安人不可避免地与土著居民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混合,但各种姓之间的界限却被保持下来,在四大种姓之外又产生了贱民旃陀罗这一种姓,并衍生出了各式各样的种姓。种姓制度有三个典型特征即职业世袭、种姓内部通婚以及各种姓之间在社会交往上的种种禁忌和限制。它们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印度社会的一大特征。

婆罗门教 雅利安人原来盛行自然崇拜,相信万物有灵。雅利安人最早的文学作品《吠陀》中保留了许多自然崇拜的记载,如雷电战争之神因陀罗,天神梵伦那、火神阿耆尼、太阳神弥陀罗等。随着国家的兴起和种姓制度的形成,原始的自然崇拜逐渐发展成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保留了原始宗教中的多神崇拜,但神的性质却发生了变化。天神梵伦那成了法律的象征,战神因陀罗成为贵族和王权的保护神。在众神之上,又产生了主宰整个宇宙的最高神梵天。婆罗门教以雅利安人古老的文献《吠陀》为经典,祭司们掌握着对《吠陀》的解释权。他们通过关于法、因果报应和灵魂转世的教义,宣传社会分成四个种姓是梵天的意志,种姓之间的高低贵贱是与生俱来的,人们只能服从梵天的意志,安于自己的种姓,服从现行的法律和秩序。以此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婆罗门自己,则通过掌握着的宗教祭祀权力,为自己谋取世俗利益。

释迦牟尼和佛教的诞生 公元前6世纪,由于波斯人侵入印度西北部,印度文明的重心移到了恒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在北印度形成了16个大国,重要的有居萨罗、伽尸、摩揭陀、吠舍罗、跋祈等。其中势力最盛者是摩揭陀,在国王频毗沙罗时(公元前544—前493年),摩揭陀崛起为霸主,国都华氏城成为恒河流域的繁华都市。经济的发展和列国之间频繁的战争,使出身刹帝利的军事贵族和吠舍上层大工商业主的权势大增,他们越来越不满于婆罗门种姓的专横和自己的低下地位,公然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发起挑战。而身居社会中、下层的吠舍和首陀罗,也深受频繁战争之苦,对现实社会持批判态度。印度社会普遍兴起了反对婆罗门和种姓制度的运动。这种剧烈动荡的局面,为各种思想的互相砥砺和交锋提供了社会大舞台。印度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代表社会不同集团、种姓和阶层的哲学、思想、宗教、教派等“外道”有96种之多。佛教便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一个新的宗教。

佛教的创立者是释迦牟尼(公元前563—前483年)。释迦牟尼原名为乔达摩·悉达多,出生于北印度的释迦部落,其父首图驮那(净饭王)是北印度一个小国迦毗罗卫的国王。乔达摩自幼生长在王宫,生活优裕,深得父爱。净饭王为了让他继承王位,建立功业,让他选修了哲学、文学、算学、艺术、骑射等课程。直到29岁之前,他都过着这种高高在上的地位带给他的荣华富贵生活。但是,生性喜欢沉思的乔达摩,对世间一切善恶、人的生老病死都有所感悟。29岁上,乔达摩出家修行,35岁时彻悟人生和世界,开始在北印度一带传播自己彻悟得来的思想和观念。此即佛教。新的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和种姓制度,反对梵语的神圣性,传教用语使用的是通俗的方言,因而在印度社会很快获得成功,不仅在社会下层有广泛的信徒,而且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支持,成为印度社会最有影响的宗教。

释迦牟尼时代佛教教义的核心内容是“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的基本内容是道苦果。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等。集谛是说苦因。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是人的欲望和贪婪。有欲望就有行动,有行动便造业,形成苦果。灭谛是脱苦之道。那就是去除欲望,寻求解脱。道谛讲的是修行,即解脱的途径。

释迦牟尼本人直到去世都不承认自己是神,拒绝人们对他的崇拜。他一生没有留下任何著述,除了精神影响和行为之外,他完全以口授的方式对弟子和公众讲道,而且用的是摩揭陀、居萨罗等地的方言。公元前483年,释迦牟尼圆寂后,其弟子500多人集会,根据记忆,将他的口传教义和平生言论加以汇集,编成佛法,成为佛教的经典。这种汇集佛法的行为,在佛教史上称为“集结”。这个过程经历了好几个世纪,流行于世的佛教经典大约是在公元1世纪至10世纪这一千年间形成的。

佛教的全部经典分为三藏和密典等四个部分。三藏是律藏、经藏和论藏。律藏是戒律集,主要是用以约束佛教隐修士寺院生活和行为的规范和戒律;经藏是教言集,是以对话或宣讲的方式记录下来的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们的言论,是了解佛教基本教义的原始资料;论藏是对经藏的解说,是一部对教义进行系统的哲学阐述的论集。密典是最奥秘的经典,主要论述的是礼仪和瑜伽。此外,律藏和经藏还包括了许多释迦牟尼那个时代印度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文化知识以及人们的精神希望与恐惧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研究印度古代文明、文化、历史、社会和宗教等的最丰富的资料。

佛教的发展与传播 传统认为,印度的佛教从释迦牟尼圆寂到1197年那烂陀寺被毁,经历了小乘、大乘和金刚乘三个发展阶段。小乘即小车、小道的意思,因仅仅宣扬个人的自我解脱而被后来的大乘佛教这样称呼。小乘主张个人苦修,把精神生活与修行生活完全等同,在俗信徒只要遵守基本的戒律,崇拜佛舍利、供养僧人,便可积聚功德,获得再生,其最高境界就是证得阿罗汉果即脱离生死轮回达到涅槃。至于阿罗汉与佛的区别,只是获得功德与神力的先后问题。大乘的字面意思是大车、大道,因其宣扬普度众生而得名。大乘认为,小乘并没有错,只是不充分而已,是佛向那些资质较差的信徒们传授的,他们不会对佛的实质大彻大悟,只有大乘才真正体现了佛教的卓越光辉。大乘认为,证得阿罗汉果只是修行道上的一个阶段,而不是最高成就,最高的目标是要证得佛果。在大乘看来,佛不仅是一位觉者,而且是宇宙背后的真理和实在的象征。大乘崇尚的理想境界的菩萨,即经过千万次生命、修持六度或十度,为一切有情众生而渴求佛果的勇士。金刚乘的意思是无坚不摧的“霹雳”与“金刚”。金刚乘认为,修行到最高境界,就可以摧毁一切障碍,达到与宇宙完全一致、不受任何束缚、能够操纵自己内心和身外宇宙力量的境界。金刚乘的主要特征是瑜伽和魔法,主张集中力量修炼极玄奥的瑜伽功,并且依赖法师传递法力。小乘、大乘、金刚乘这三个发展阶段,虽然在时间上有先后,但在存在上并不是互相排斥或取代的。后期的“乘”出现后,早期的“乘”依然独立存在,而后期乘也吸收了早期乘的因素。

佛教自形成之日起,便通过佛陀及其弟子的宣讲活动在印度迅速传播。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统一了印度,把佛教定为国教,并且企图把全印度佛教化。他在首都华氏城举行了佛教史上的第一次“集结”,对佛陀的教义进行了一次完整而可靠的编集,并且派出佛教僧侣向国外传输佛法。从阿育王时代开始,佛教向外传播。在东南方向,它传播到斯里兰卡,经斯里兰卡传播到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在西北方向,它传入中亚、阿富汗,并沿丝绸之路越过帕米尔,在东汉明帝永明7年(公元67年)传入中国,经中国又传入朝鲜和日本。近代以后又传入欧洲和美洲。

犍陀罗艺术 公元1世纪初,来自中亚的游牧部落大月氏人建立了贵霜帝国。贵霜帝国在迦腻色迦统治时(约公元78—102年)达到顶峰,其辽阔的帝国西至喀布尔,北至疏勒。迦腻色迦和阿育王一样积极推崇佛教,使佛教声势大振。

贵霜帝国与波斯、希腊等地区有密切的经济联系,深受这些地区文化的影响。正是在贵霜帝国时期,佛教打破了早期不拜偶像的传统,开始刻画佛陀的形象。贵霜帝国发行的货币上不仅铸着摩尼教、希腊宗教诸神的形象,而且还有身着希腊服装的佛陀形象。在贵霜帝国的边境城市犍陀罗,佛教艺术在希腊艺术的影响下兴旺发达。工匠们用希腊艺术风格表现佛教的内容,刻画佛陀的形象。这种将希腊艺术手法与印度文化融于一体的犍陀罗艺术风格,奠定了后来佛教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

印度教的兴起 公元4世纪,月氏人统治的贵霜帝国被摩揭陀地区兴起的芨多帝国所取代。在月护王和超日王统治时期,芨多帝国囊括了整个北印度。芨多帝国极盛时期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为文化的昌盛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印度产生了杰出的文学家迦梨陀娑、毗沙迦达多和苏陀罗伽等。

芨多帝国以后,印度又陷入四分五裂。在此后的几百年里,印度经历了一个小国林立、外族入侵的动荡时期。就是在这一时期,雅利安人的文化在德干高原和泰米尔平原得到迅速发展,种姓制度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首陀罗种姓中出现了不同的职业集团“阇提”,而在四种姓外,又出现了受到各种姓歧视的不可接触者“哈里真”。

芨多帝国以后印度社会这种动荡和征战局面,对社会的政治价值观和人们的宗教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战争被看作正当的事业、刹帝利的天职。佛教关于众生平等观念和对和平的呼吁,逐渐被社会淡忘。佛陀的思想和佛陀所倡导的精神境界,对一般印度人来说,由于太高尚而不可企及。于是,印度人又悄悄地回到他们熟悉的古老神祇那里。公元8世纪,在吸收、融合佛教和耆那教的基础上,原始的婆罗门教演化为印度教。9世纪,印度教成为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一度兴盛的佛教在印度逐渐走向衰落。

在印度教形成过程中,南印度的一些婆罗门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以《奥义书》、《薄伽梵歌》和《梵经》为基础,撰写了大量文献,对经文进行解释,从而发展了印度教的神学、哲学思想以及政治伦理观念。其中的许多内容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往事书》中,得到系统的阐述和保存。

秉承婆罗门教的万物有灵论和多神崇拜传统,印度教崇敬的主神有三个:梵天、毗湿奴和湿婆。原始婆罗门教中主宰整个宇宙的最高神梵天,地位已大不如前,除了创造世界之外,没有什么作为;毗湿奴是主持世界之神,湿婆是破坏世界之神,而其他诸神,则为湿婆和毗湿奴的化身。

吸收了原始宗教的万物有灵说和佛教的造业轮回思想,印度教也宣扬因果报应和灵魂转世。在印度教神学中,灵魂既不是从生开始,也不是以死结束,而是从生命走向生命。人的生命只是一系列无穷无尽的生命连环之中的一个环节。人和动物,甚至众神都是这个连环中的一环。每一个人在此生的命运都是由其前世的作为所决定的,而他在此生的作为又决定着他在来生的命运。灵魂通过正在死亡的肉体和正在衰败的人世进行着漫长的生命历程。而修行、赎罪正是摆脱来世厄运的有效途径。印度教的这种善恶、生死轮回说,极大地巩固了印度社会的伦理规范,它为人们自律向善、杜绝恶行提供了强有力的道德约束力,并且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印度民族性格的形成。

受造业轮回思想的主宰,印度教主张非暴力、不杀生、提倡素食和自我克制。印度教并不认为在一切情况下使用武力都是不道德的,《薄伽梵歌》中就有强调武士义务和国家权力的内容。但是,在印度教中,杀生的权力被严格地限于自我生存和防御的界限内,习俗允许人们食肉,但更提倡素食。而在举行宗教祭祀的日子里,是严格禁止食肉的。

印度教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复杂的宗教仪式和各种各样的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社会礼仪和习俗,如出生仪式、婚丧仪式、素食传统和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等。这些宗教礼仪和传统习俗,给印度社会罩上了一层神秘的气氛,更使印度的文化独具一格,在人类文化的宝库中大放异彩。

古代印度的文学 古代印度的文学成就,以《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两大史诗为杰出代表。《摩诃婆罗多》全诗有10万颂20万行之多,相当于古代希腊人的《荷马史诗》的8倍。《摩诃婆罗多》讲的是婆罗多族的后裔般度族与持国族之间为争夺居楼王位而发生的一场大战。般度和持国是一对兄弟,都是居楼王国的王子。盲兄持国根据法律不能继承王位,不得不将它让与弟弟般度。般度死后,其子坚战被立为王储,持国借摄政之机攫取大权。野心勃勃,工于心计的持国之子难敌,通过一场精心设计的赌博,赢得了王位,将坚战和他的兄弟流放。坚战一行兄弟五人在流放的12年中历经艰辛,后来成为婆磋国国王毗罗陀的仆役,逐渐积聚起势力。羽翼丰满之后,坚战便派出使者黑天去婆罗多,要求难敌归还国土。遭难敌拒绝后,双方之间展开了异常激烈的大战,战争进行了18天,直杀得天昏地暗。最后,坚战采用了黑天的计谋,打败了持国族,重新获得王位。后来,坚战在得知黑天惨死后,把王位传给了弟弟阿周那的孙子,到喜马拉雅山隐居。

作为古代印度最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不仅记叙了般度和持国两族的战争过程,而且也表现出了对这场兄弟相残的悲剧的伦理思考,在描述战争的同时,也阐发了古代印度的哲理。其中第六章“薄伽梵歌”,就是对印度教的经典《奥义书》中有关社会生活内容的韵文解说。它强调,婆罗门的义务和职责是学习和祭祀;刹帝利种姓的责任是作战、统治和保护臣民;经商、务农、促进社会经济福利是吠舍种姓的义务,而首陀罗种姓的义务就是服侍上等种姓和从事杂役。社会分成四个种姓是神的意志,各个种姓都应该严格履行其社会生活地位所赋予他的道德和社会义务,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安定和平。《薄伽梵歌》因其内容被印度教奉为经典,而其优美的韵律,深奥的哲理,也使它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伟大的哲学诗篇。

《罗摩衍那》约两万四千颂,5万行,是印度诗圣蚁蛭根据民间传说和诗歌整理编写的。它描写了居萨罗国王子罗摩和他的妻子悉达的事迹,特别是罗摩远征锡兰的故事,反映了雅利安民族向南部的扩张。两大史诗充满了神话传说和英雄颂歌,成为后世印度文学取之不尽的源泉,许多情节被用来做小说和戏剧的主题。同时,史诗的内容也随着印度文明的传播,流传到东南亚各地,对那里的戏剧舞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活在公元5世纪的印度诗圣迦梨陀裟,以温柔敦厚的风格而受人赞赏,他的抒情诗《云雀》,描写了远离爱人的情人如何心烦意乱,托天上的白云带去对远方情人的问候。除了抒情诗以外,迦梨陀裟一生还创作了三个剧本:滑稽剧《摩罗维迦和火友王》描写的是宫廷艳事和趣闻,情节可笑;音乐剧《广延天女》描写了吠陀中的呼洪王和优哩婆湿仙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具有浓厚的抒情成分;三部剧作中最著名的是《沙恭达罗》,剧中人物沙恭达罗公主和德福香塔王的爱情故事,情节跌宕,动人心魄。该剧不仅在印度极受推崇,而且饮誉世界文坛。迦梨陀裟的剧作把古代印度的戏剧推向了一个高峰。

除诗歌、戏剧之外,古代印度文学形式还有故事和小说,著名的有记述佛陀生平事迹的《佛本生经》、宣扬轮回观念的寓言小说《人生寓言》,还有描写尘世生活的小说《鹦鹉故事70则》等。《鹦鹉故事70则》中的许多故事被译成波斯文,传到了阿拉伯和欧洲。阿拉伯人的小说《天方夜谭》就吸收了很多印度故事的成分,脍炙人口的水手辛巴德的故事最早就源于印度,经《天方夜谭》传到了欧洲,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流传。16世纪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先驱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描述其理想之社会时,也使用了一些古代印度小说的主题。

科学和技术 孔雀王朝时代,旃陀罗芨多国王的首相考提利亚写了一本著作《政事论》,不仅记述了公元前4世纪孔雀帝国的政务和历史,还记述大量有关古代印度陆路和海路交通、农业和灌溉、矿石和采矿、植物和药物、兵器和机械装置等内容。1909年,该书被学者们发现,成为现代人了解古代印度社会生活和生产技术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政事论》中提到,印度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建造了灌溉渠和人工水库,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就修建了大型的水库。公元初,已经有了用于清新空气的转动洒水器和旋转木马用的齿轮。

古代印度的科学擅长分类法,依靠知觉和经验积累而形成,与希腊人的依靠演绎法分门别类截然不同。分类的概念和方法,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使古代印度科学的某些方面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世界科学史上居有一席之地。

古代印度人对数学有很深的造诣,不仅很早就有了“0”的概念和“10”进位制,而且很早就开始用10的幂来表示非常大的数。在《吠陀》、《梵书》、《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中,就出现了这些大数的幂。古代印度人最重要的一部数学著作是《准绳经》,它系统地记述了古代印度的几何学成就,内容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的作图、边与对角线的关系,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形的作图,与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的作图,等等,并且把2 的平方根计算到1.4142156……离现代数学的偏差只在小数点后的第六位数。

到中世纪,印度的数学已经发展起了两大研究领域:根数算法和因数算法。根数算法主要包括算术和测量,因数算法主要涉及代数方程式的解法。印度人抛弃了古希腊托勒密计算圆弦的算法,发明了正弦的计算方法,从而创立了三角学,并且发展出了解析几何。

受其宗教和哲学观念的影响,古代印度的医学发展出了一种生命呼吸现象的理论。古代印度人认为,人体健康状况的维持,依靠三种体液——黏液、胆汁和气息——保持正确的比例。在三种体液中,气息具有重要意义,它支配着身体的原动力。正确的体液比例取决于适当的饮食,饮食不当会导致体液的比例失调,产生疾病。因此,古代印度的医学非常重视食物的成分,认为某些食物中的要素与体液中的物质是一致的。并且用各种植物配制具有特定疗效的草药。

古代印度人已经积累了对疾病的丰富认识。《吠陀》中提到的疾病有腹泻、热病、浮肿、结核、肿瘤、脓肿、麻风和皮肤病等。《佛本生经》中也记载了许多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而成书于公元1—2世纪的《阇罗伽本集》,为贵霜帝国迦腻色迦国王的御医阇罗伽所撰,是对公元前后几个世纪印度医学成就的集大成。8世纪,婆拜他继承了阇罗伽的医学传统,撰写了《八科精华集》,系统地论述了印度医学的八个方面。

天文学 古代印度的天文学成就集中体现在《太阳悉昙多》中。《太阳悉昙多》为6世纪天文学家彘日所著,共14章,分别论述了行星的位置、运动、速度、方向、地点和时间;行星的会合;星座、偕日升和偕日落,月亮的升落;星象、宇宙和地理,天文测量器,如浑仪、漏壶和日晷;计算时间的方法等内容。现代学者研究认为,《太阳悉昙多》虽然吸收了希腊人的天文学知识,但其特征仍然是印度的。彘日不仅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论述各种天文现象,而且保留了许多印度的传统因素,其中对时间的计算和划分,表现出了典型的印度风格。

印度文化的影响 伴随着不同民族之间的和平交往和受帝王野心驱使的武力征服,印度文化传播到周边的广大地区,对中亚、东亚和东南亚各民族的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公元1世纪,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佛教与中国社会流行的各种思想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色彩的佛教,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佛教通过中国传播到朝鲜和日本,并且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

也是在公元1世纪,印度文明开始越过孟加拉湾,传播到东南亚的岛屿和大陆。到5世纪,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许多地区,都受到印度文明的影响。许多东南亚语言,如马来语和爪哇语等,包括了大量梵语和达罗毗荼语的词汇,泰语字体的书写带有明显的印度风格。东南亚一些国家关于王位和权力的概念,与印度教的政治理论有密切的关系,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的民族传统舞蹈和民间戏剧,也常常可以见到罗摩、悉达这些印度神话人物的影子。印度文明对东南亚民族的这种影响,广泛而深刻。虽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它已经融入了这些民族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成为他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直到今天,印度文明影响的痕迹仍然依稀可辨。

随着佛教的传播,中亚、东亚和东南亚的许多地区发展起具有不同风格的佛教文化,修建了许多佛教建筑。世界著名的佛教建筑、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婆罗浮屠,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婆罗浮屠萃塔波,又叫千佛坛塔,大约建于公元800年,其建筑风格和雕刻的图案花纹和整个建筑的装饰主题,都与印度宗教教义有密切的联系。另一世界著名佛教建筑柬埔寨的吴哥寺更是如此。大约5—6世纪,柬埔寨成为东南亚佛教的中心。12世纪高棉王朝国王阇耶跋摩七世热心于小乘佛教,曾动员了30万人,花了十年时间,修建了吴哥窟、巴扬寺和佛塔等建筑。当然,这些东南亚建筑遗迹,并不纯粹是印度原型的翻版,它们在吸收印度文化风格的同时,都带有明显的东南亚情调。(王建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