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1)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为理论指导,结合调研数据和文献历史数据,采取构建模型的分析方法,既从宏观层面分析农业巨灾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又从微观层面分析一些巨灾对我国区域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影响,并具体分析农业巨灾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2)对现有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工具拟合分析。本书以历史数据为基础,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现有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工具进行拟合分析,查找分析现有各种分散工具在进行风险分散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最优路径。
(3)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长效机制的建立。单一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方式和体系往往很难达到“有效性的评价目标”要求,本书将致力于积极寻求政府与市场机制科学结合的方式,设计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本书力图以新的视角——生物学中的“共生”视角,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共生模式及其演进机理,探讨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提出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路径,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长效机制的建立,以提升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水平,充分满足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社会性”和“市场性”结合的要求。
二 研究意义
1.现实意义
由于农业巨灾风险具有强大的破坏性和衍生性,农业巨灾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更是破坏大量的生产设施、生态环境、社会秩序以及减弱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日益严重的农业巨灾风险已经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安全祸患。因此,本书的研究主要采用实际调查法、模型化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对我国农业巨灾经济损失、农业巨灾经济发展影响、农业巨灾风险分散现状、农业巨灾风险分散行为、农业巨灾风险分散工具拟合和责任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最后结合农业巨灾风险分散的国际经验,以共生和和谐准则构建和优化农业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为提高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2.理论意义
我国关于农业巨灾的理论研究相对比较滞后,现行的农业巨灾管理水平不高,本书相关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
(1)基于共生视角探求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日益显现出其进展比较滞后的新兴的交叉学科的特点,其理论研究尚在探索和发展之中。相比而言,以传统的自然科学为主的研究方法相对成熟,但是基于生态学中的共生视角作为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研究方法和体系等确为首创。从生态学共生的角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探讨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运用多学科交叉理论研究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在中国,灾害理论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单一种类的灾害研究、区域综合灾害研究、防灾减灾理论研究以及灾害保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总的来说,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学、工程科学等理工科范畴。而近年来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趋势体现为多学科理论交叉和研究相互渗透的特点。本书除了充分借鉴以前的研究成果,更重视基于灾害经济学、风险管理学、社会学、保险学、生物学、行为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众多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以实现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