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推进的历程表现为主体方面就是人由“片面的人”向“全面的人”发展的进程。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本质的意义上讲就是人类不断“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6]的历史。人类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是同时产生、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没有对客体世界的改造,就没有对主体自身改造的物质基础;而如果没有对主体自身的改造,那么改造客观世界也就失去了可能。马克思认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成果如机器、铁路等“是由人类的手所创造的人类头脑的器官;都是物化的智力”[7],这就极好地揭示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这二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的关系。正是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汇成了奔腾不息的人类文明史的长河。由此,我们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就表现在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一方面是人们对客体物质世界的改造,这种改造的结果表现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是人们对自身世界的改造,这种改造的结晶就是人类的精神文明。[8]
因此,社会的进步与人自身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就存在于社会之中,社会发展进程同时也是人的发展进程。社会发展与个体人的发展如同球之双面,互为表里,难以割裂。社会发展内在地包含作为个体人的发展,是个体人的集合体发展的合集。社会的发展并不是抽象的进程,首先表现为个体人的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逻辑前提,离开个体人的发展抽象地谈社会的发展就如同空中楼阁。可见,人类对自身世界的改造,是以个体的形式所进行的对总体的社会人的改造。马克思说:“如果说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和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那么,同样地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可以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之主体的、自为的存在。……特定的个人不过是一个特定的类的存在物。”[9]这就是说,精神文明是社会的文明,是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享受的文明,是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在这个进程中,人类不断建立与完善着他与现实的对象性关系,将自身从自然的人、感性的人、必然的人改造成社会的人、理性的人、自由的人。恩格斯对这个历史运动的过程做了很好的揭示:“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0]社会的、理性的、自由的人,这可以说是人类达到精神文明境界的标志,是人类自身改造所追求的目标。
在今天,当我们谈论社会发展的同时,不能仅仅关注 GDP的提升,更应看到社会发展的多维性、全面性与人自身的发展的重要性。发展不仅指经济增长,还包括人的文化意识的进步。也就是说,发展既包含物质的、经济的发展,也包含精神、文化、伦理道德等意识层面的发展,当代的发展观应该是保持整个社会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发展,是整体发展观。
纵观社会历史的发展轨迹,我们会发现人类的发展观也正是随社会的进步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各战后国都不约而同地把经济水平的提高作为本国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发展被定义为经济增长,于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被理所当然地当作衡量社会发展的唯一尺度。然而,经济的增长并不能消除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像人们希望的那样带来幸福,反而导致社会发展的危机,于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便应运产生了。20世纪7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厄瓜多尔召开的“研究综合发展观”会议认为发展是整体的、综合的、内在的;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随后,“可持续发展观”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1992年由183个国家和70个国际组织参加的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倡议保持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作为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内含三个要素:一是生态持续性原则,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以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二是经济持续性原则,经济的增长应达到公平与效益的一致;三是社会持续性原则,社会的发展既要追求当前的利益,更要放眼于未来。实质上这些都在强调发展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不仅物质生产水平要发展,人们的社会精神文化面貌更要提高,也就是说,应该保持社会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否则社会只能是畸形发展,最终导致发展的停滞。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清晰地表明,知识经济更为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它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智力为支柱,知识成为价值创造的核心资源,资本和知识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角色换位,知识居于非常突出的地位,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对人力资源创造能力的开发在经济中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可见,以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精神性的生产方式所进行的物质生产,是社会生产力中以物质因素为主的客体生产力向以精神因素为主的主体生产力的转换,由此,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凸显。知识经济的根本是知识化了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人,人的知识化的程度是实现知识经济的关键,知识经济时代所需求的知识,并不是单一的编码型知识(科学知识)或意会型知识(人文知识),而是这两者的统一;并不是单一地对知识的传授、积累、选择和保存,而是知识的创造、更新和转换。历史唯物主义历来都把人作为一切社会进步中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力量,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历史主体——人的各种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因此,社会的现代化必须以人为本,一切现代化首先必须是也必然是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派生物和副产品,而是经济增长和现代制度取得成功并保持可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是一切现代化过程的核心或灵魂。“那些先进的制度要获得成功,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依赖运用它们的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无论哪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的心理、态度和行为都能与各种现代形式的经济发展同步前进、相互配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11]人是社会发展的中心和现代化的灵魂,人的发展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最大效用和最高目标,一切社会发展均必须为人的社会需要服务,与其他方面的需要相比,人的发展应当占据绝对优先的地位,这正如英格尔斯所言:“发展最终所要求的是人的素质全面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获得更大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方式,同时也是发展过程自身的伟大目标之一。”[12]因此,社会发展必须建构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框架,只有以人为中心才能从根本上启动和推进可持续性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化是人类历史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演化变迁的动态过程,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和演进,也是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质变和飞跃,是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质量、行为模式和心理结构等深层文化的异质重构过程,现代人必须具有现代化的科技内涵、制度内核和精神特质,其中精神面貌尤为突出。总之,人的现代化才是真正能够打开现代化宝库的密码和金钥匙,才是到达现代化彼岸航船的现代发动机。
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作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中的人处于低层次的“自然”状态,没有什么明确的个人理想与人生目标的追求,日常生活的一切衣、食、住、行都是“从众”,也不去探究行事原因或者思考深层的意义等问题;功利境界中的人是有目标的,那就是一个“利”字,“无利不起早”是其行为的驱动力的最好脚注,一切围绕自身利益活动,当然,客观结果也可能有利于他人或者社会,但其核心还是非常明确的个人利益;道德境界中的人能较好地协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个人中心主义,能将社会利益置于正确的位置,并以此作为个人行为的目标而献身于社会公共事业;天地境界中的人能将目的性与无目的性、工具性与未来性、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等辩证统一,是“诗意栖居”的人生。在这里,真善美获得了高度的统一,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天地合一的审美人生的状态。这也是我们倡导艺术教育的意义所在。
因此,艺术活动与艺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和谐的意识体系过程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