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育的重要形态:观赏文明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主观世界是一个复杂的意识体系,这个体系的构成是由人对现实的对象性关系体系决定的。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根据“对待对象的关系就是人的现实界的活动”这一基本原则,以对象世界与主体世界之间所形成的各种对象性关系为依据,将人与客观世界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种主客体关系——对象方面的真、善、美与主体方面的科学意识、伦理意识和审美意识相对应的关系体系。

审美关系的客体方面,是真与善统一的美。马克思指出“美的规律”是人类懂得按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并以此来建造世界。这就深刻揭示了人类的生产劳动是把客观规律性和人的目的性辩证、生动地体现在自己的存在过程中,美的规律也就是客观必然性和人的目的性和谐统一的规律,是人与现实间和谐自由的对象性关系的生成。

真与善统一的美是客观的,它的主观反映形式是理智与意志统一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理智反映客观真理,意志追求理想的善,审美情感则把握真与善统一的美。作为审美关系的主体方面的审美情感,既不同于理智也不同于意志,同时又不同于一般情感的一种综合的全新的心理结构、心理功能。康德曾把审美判断作为沟通因果必然性的纯粹理性和主体自由性的实践理性的桥梁,以此来把握它的本质特性,正是审美意识这种特殊的心理结构所具有的综合整体性。黑格尔对这个问题的见解也很值得思考,他认为美不是知性认识和意志实践的对象,但却离不开知性认识和意志实践,是这两者内容的融会。他说:“从美对主体心灵的关系上来看,美既不是困在有限里的不自由的知解力的对象,也不是有限意志的对象”,“如果把对象作为美的对象来看待,就要把上述两种观点统一起来,就要把主体和对象两方面的片面性取消掉”。[13]上面的论述都说明了正是真与善统一的美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它必然成为与之对应的理智与意志统一的审美情感的对象;也正是理智和意志统一的审美情感这一特殊的人的本质力量,决定了它只能在真与善相统一的“美”这个对象上得到肯定和证实。这就是它们之间形成特定的审美关系的必然性。审美关系作为人对现实的对象性关系体系中的中介结构,决定了审美意识在人类主观世界这个意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审美意识是一种既包含科学意识的内容又不是科学意识,既包含伦理意识的内容又不是伦理意识,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渗透着这两者内容的一个具有独特本质的意识领域。这就是审美不能为科学和伦理实践所取代的根本原因,是其在人类社会中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根据。而从另一个方面看,人的主观世界又是一个完整的意识体系,正是科学意识、伦理意识和审美意识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地统一在一起,才构成了人全面完整的主观世界,形成了人正常有机的心理功能。人的科学意识是客观的,它只是为了掌握客观必然规律,因此它偏重于主体服从客体;人的伦理意识是主观的,它只是为了满足主体的意欲和目的,所以它要求客体为主体服务。这样一来,这两者之间必然要形成一种主观和客观的对立关系,这种对立是感性与理性、受动与能动、特殊与普遍的对立,是意识体系的分裂。而审美意识正是作为沟通科学意识和伦理意识的桥梁而存在的,它消除了理智与意志间的对立,并使它们结合在一个新的统一体中。这个统一体不是对立双方的混合,而是双方不留任何分裂痕迹地融会在一起的第三种状态。在这种状态里,片面的感性被引导到理性,单纯的理性为感性所渗透,被动和主动、有限和无限、主体目的性与客观必然性错综交替而浑然一体。人们既获得了不让客观必然性盲目起作用的认识自由,又获得了对必然规律自由驾驭的意志自由,从而实现了自由地运用客观规律去实现社会目的的美的自由。美的自由是认识自由与意志自由的统一,是认识关系、伦理实践关系通过审美关系而形成的相互渗透和交融,是人完整的主观世界形成的标志。[14]

由于人们又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自身的无机自然进行改造,使人的感性自然中渗透着理性,个体心理中积淀着社会历史内容。人类就是在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创造了人丰富的本质内涵、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心理结构是审美的基础,历史上形成的不同的审美形态,就源于不同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心理结构作为一种历史成果,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不可超越性,它制约着人们采取某种特定的方式进行审美和其他创造能力的发挥。

审美活动有助于建构人的和谐的意识体系的作用在于将人的科学意识与伦理意识所表现出的受动性和主动性统一起来。

人的一切对象性关系都是受动性和主动性的统一,但在不同的对象性关系中却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从而构成了人的对象性关系主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的不同形态。人与对象的认识关系,主动性与受动性的结合偏重于受动,是受动性的主动性;人与对象的价值关系,主动性与受动性的结合偏重于主动,是主动性的受动性;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则不同于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它不是受动性的主动性和主动性的受动性,而是达到了二者否定性的统一。

我们强调审美关系与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的区别,主张不要把审美关系归结为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认审美关系与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有联系。因为美虽然不就是真,但却以真为基础,与真相对立的假的事物是不能构成美的内在本质因素的;同时从审美的角度说,否认审美中的认识态度,必然导致对审美意识的唯心主义解释,否定审美意识中的现实内容;从美和价值的关系来说,美是有一定价值的,审美关系的客体本身就具有价值性。苏联美学家图加林诺夫说,没有对社会或阶级以及人的需要和利益的关系,价值是不可思议的,而美是离不开对象与人的价值关系的。因而他说:“漂亮、美绝不是自然现象的天然属性,也就是说,在脱离人的自然中没有美。”[15]没有价值的态度,要把握美是不可能的。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本质都具有某种价值评价的性质,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就是价值评价的主观标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审美对象作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客观对象上的统一,实质上就是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的否定性统一。认识关系作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关系,价值关系作为实践关系,共同构成了审美关系本质的客观规定性。价值作为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社会实践关系。主体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满足其需要,实践的目的就是创造价值以满足人的需要,所以价值关系表现为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它虽然受动于客体,但突出地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改造,人的主观能动性或者说能动性的受动性。所以有人从社会物质实践活动中规定美的本质,有它正确的一面。但美绝不仅仅具有价值性、社会必要性,而且具有必然性、客观真实性、形象性以及表现出受动性的主动性。所以美的客观性既包含有现实形象的、不取决于人而存在的自然性质,也包含不取决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社会属性。美的客观性具体说明了审美关系是主动性的受动性和受动性的主动性的统一。

我们从审美对象作为主客体关系在客观对象上的统一的角度揭示了审美关系所具有的认识性和价值性,以及它具有的主动性和受动性。从审美的角度看,它同样具有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的性质。审美是对审美关系的反映,作为第一层关系,审美所反映的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所结成的客观关系,也就是对主客体关系的主观反映,它构成审美意识。审美意识作为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形式,它类似认识关系,主观要受制于客观,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受动性的主动性。第二层关系,审美所反映的是主体审美意识自身,也就是审美意识以自身为对象进行反映,即主体对自己的审美的精神活动加以反映,并以这种反映为中介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体验、评价。这种感知、体验和评价具有一般价值评价的性质,但比一般价值评价更复杂,它以各种意识形式出现,常有极大的综合性。如认知(对对象真假的判断)、情感(对对象的体验)、意志(对对象价值的自觉的保证),正因为审美以多种意识形式呈现出来,它就是既确定又不确定的,既自觉又非自觉的,既清晰而又模糊的,既可表达又不可表达的。审美作为认知判断,它是认识关系在头脑中的反映,它可以用确定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但审美更重要的是以情感体验的方式表现出来,它是一种感性的心理形式,它以内在的爱、憎、亲、疏及外露的喜、怒、哀、乐作为对审美对象价值的肯定和否定,所以它又是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审美中的意志形式作为对对象价值的自觉保证,它表现为主体为了实现价值所进行的自觉努力,对审美价值的肯定,即审美的功利目的性。正是审美的这种多功能的意识活动,表现出审美具有的本质特性。它不单纯是主体反映客体的活动,表现为受动性的主动性,同时体现为人的创造的本性,表现为主动性的受动性。

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理性的人、自由的人;是通过形成以审美意识为中介的科学意识与伦理意识和谐统一的人的完整的主观世界,来建立和完善人对现实的对象性关系。这就具体规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整体性,规定了它缺一不可的理智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这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那么,审美教育与理智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有着怎样的关系?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呢?

所谓理智教育,是指引导受教育者建立与完善同现实的认识关系的一种教育方式。它通过不断改造人们的认识能力,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来逐步增强人对客观必然性的把握。自人类有文明的历史以来,人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就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构成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基础。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人类有文明以来的历史又不断证明了单纯的枯燥的理性主宰状态也造成了人主观世界的分裂,造成了思想与情感、精神与肉体的脱节,以至于破坏了人丰富完整的本质特性。

所谓伦理道德教育,就是引导受教育者建立与完善人对现实的伦理实践关系的一种教育方式。它通过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陶冶,培养人们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和献身事业的坚定信念,以不断提高人们移风易俗、改造自然的能力。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人的主观目的性在实践中对客观规律把握的程度,始终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然而,人类社会发展史又不断地证明了单纯的感性主宰状态只能使人陷入一种文明的野蛮状态之中。在这里,人们把自己的意志贪婪地强加于自然对象,使人的丰富的感性片面发展为粗野的感受和冷漠无情的占有。人的这种只知道简单地使用对象,而对对象本身的特性,对对象的独立存在丝毫不感兴趣的被动的感觉状态,只能造成其自身感性和理性、精神和肉体的分裂,造成官能享受与精神的自我节制之间在道德上的巨大冲突。同片面发展的理智教育一样,这也是片面发展的伦理道德教育所必然产生的恶果。对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理智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的两极恶性发展,片面的理智教育使人陷入枯燥的理性主宰状态,片面的伦理道德教育使人陷入粗陋的感性欲求之中,这两者对立和冲突的结果是造成人的感性和理性、肉体和精神的对峙和分裂,是对人的本质全面发展的束缚和摧残。当然,它们的对立不仅是在各自的对象范围内的对立,单一的理性主宰在要求外在现实服从必然规律的时候,并不追求人自身感性基础的消亡;而单一的感性欲求在让自己的目的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也不希求人自身理性本质的泯灭。因此,它们在本质上又是可以得到统一的,即人可以在认识自己自由的同时也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他既不单纯是物质的,也不单纯是精神的,而是这两者的和谐统一,这种统一才是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理智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通过审美教育这个中介环节得到统一并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应进一步对审美教育的本质加以说明。

在建立和完善人对现实的对象性关系的活动中,以强化认识关系为目的的理智教育是以外来知识的身份加于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屈从于客观必然性,结果用对象的自由换来了主体的被动。而以强化伦理实践关系为目的的伦理道德教育,则用人主体的自由换来了对象的被动,使客体变成了被主体改造和消灭的对象、为主体服务的工具,对于前者来说,片面的理智教育造成的理性主宰状态排斥意志目的的内容,在一定的意义上使自己超脱于善恶范围之外。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是人类智力发达的表征,但它导致的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则又是对单纯发达的智力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6]这就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只有当高度发达的智力与造福人类的目的统一在一起的时候,人类才能迈入真正文明的境界。同时,片面的伦理道德教育使人沉溺的意志欲求排斥客观规律的制约,把主体的意志目的强加给对象,以满足目光短浅的自发欲望对抗普遍的社会理性。因此,只有把个人的官能享受与自我节制间的心理冲突统一在社会理性的基础之上,才能使人的性格潜力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达到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单一的理智教育的局限,在于它离开了伦理道德教育的制约;单一的伦理道德教育的局限,是在于它脱离了理智教育的基础。而只有通过它们二者的统一,才能将其各自的局限消除掉。审美教育的本质就在于通过自己的中介地位,使理智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得到协调和统一,把这两者的作用综合起来,从而克服它们各自的局限和片面性,使人在与现实的和谐自由的对象性关系中自由地运用客观规律,去实现造福社会的目的。审美教育一方面包含理智教育的内容,启发受教育者对客观现实作本质的揭示,使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律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又包含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人们对意志目的的追求,鼓舞他们去参加变革现实的伟大斗争。正是审美教育包括的这两个基本方面,才使它与理智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表现了本质的不同。审美教育把理智教育灌输给受教育者的认识内容渗透于伦理道德教育过程中意志活动的想象、情感等心理形式之中。通过个别和一般、本质和现象、偶然和必然、理想和现实的直接统一,使人在情感得到陶冶和愉悦、意志实践得到肯定的同时,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和概念。审美教育就是这样在由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等认识、心理因素自由结合在一起的综合心理结构中,实现了理智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的协调统一,从而成为一种既联结着理智教育又联结着伦理道德教育,把真与善、理智与情感意志、主体与客体、普遍性与个别性统一在一起的具有自己质的规定性的独特教育方式。

审美教育的自由本质不仅在于它内容的特殊性上,而且还表现在它用独特的形式所建立起来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和谐自由的关系上。理智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知识的灌输,让人们屈从于客观规律之下;伦理道德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意志目的的强化,让人们凌驾于客观必然性之上。其主要弊端都在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不是自由的关系,而是必然的关系。审美教育正是要在理智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的统一和协调中建立起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和谐自由的关系,把受教育者的依赖性变成自觉性,被动性变成主动性。这种既定的目的是通过无目的的特殊形式实现的,是目的性的高级表现形式。它使受教育者把对客观必然的理性把握内在地作为自己灵魂的一部分,把客观必然性与人类利益和需要的统一化作自己的“第二天性”,化作普遍的社会习惯;把直接的外在实用目的升华为以自身为目的。把理智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所追求的外在目的升华为以发展人的各种能力本身为目的,这就是审美教育的无目的,即以自身为目的。这种外在实用目的向以自身为目的的转化,是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和谐自由的关系的建构,它让人们能够主动、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把普遍的社会理性,把为人类造福的创造意志真正地深入我们的血肉里面去,真正地、完全地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17]我们所培养和造就的,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把个体和社会、自身发展的目的和社会发展的目的统一为一体的人。这种统一性才是人真正的自由性,才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真正实现。[18]

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典型形态,其突出的自由本质特性,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的必然根据就在于此。因此,大力开展艺术活动,通过艺术教育这一途径可以有效促进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